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靠红楼在现代发家致富[穿书 >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第2页)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第2页)

衆人说笑一回,品评梅花,又吃了些薛姨妈命人送来的精致茶点。怜春虽话不多,却也偶尔插言,点评梅花形态或是茶点滋味,皆言之有物,态度从容,倒也让宝钗多看了她两眼,笑对黛玉道:“往日只知五妹妹针线好,不料于这品鉴上也有见地。”

黛玉与有荣焉般,微微笑道:“五妹妹是心里有数的人,不过不爱显摆罢了。”

宝玉也道:“正是!五妹妹是深藏不露。”

怜春被他们说得不好意思,忙道:“哥哥姐姐们快别取笑我了。”

一时薛姨妈进来,见一屋子年轻人说笑,也十分欢喜,又留他们吃晚饭。宝玉第一个答应。黛玉本欲推辞,见宝玉如此,又见怜春也在,便淡淡应了。怜春见薛姨妈热情,也只好留下。

晚间便在梨香院摆了饭。薛姨妈知黛玉体弱,特命人做了几样清淡滋补的菜蔬,又温了一壶上好的金华酒,笑道:“孩子们都喝一杯驱驱寒,这酒不上头。”

宝玉忙先端起来敬薛姨妈,又敬宝钗丶黛玉丶怜春。黛玉只抿了一口便放下。怜春也稍沾了沾唇。唯独宝玉喝得高兴,连连夸酒好。

薛姨妈又命人将糟的鹌鹑热了来给他吃。宝玉正高谈阔论,言及“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等语,宝钗知他又要发痴,笑而不语。黛玉却忍不住刺他一句:“闭嘴罢,吃也堵不住你的嘴。”眼中却带着笑。

怜春在一旁静静看着,心中暗叹:这三人之间,情愫暗涌,机锋交错,真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自己倒像个看戏的,清醒,却也无能为力。

饭毕,又吃了回茶。天色已晚,薛姨妈便命小丫头们打好灯笼,送他们回去。

宝玉吃得半醉,犹自拉着宝钗说要看她的红麝串子。黛玉脸色便有些不好看,起身道:“五妹妹,我们走罢,让他在这里看个够。”说着便往外走。

怜春忙向薛姨妈丶宝钗告辞,跟了上去。宝玉见黛玉恼了,酒也醒了一半,忙追出来:“好妹妹,等等我,我不过白说一句……”

回到贾母院中,黛玉径直回了碧纱橱,也不理宝玉。宝玉讪讪的,自回去了。

怜春本欲回自己住处,却见黛玉进屋後便咳嗽起来,紫鹃忙着倒水捶背,脸色颇担忧。她便跟了进去,问道:“林姐姐可是又不适了?”

黛玉摆摆手,喘了口气道:“老毛病,不碍事。今儿劳烦妹妹陪我一天了,快回去歇着罢。”

怜春见她虽如此说,眉宇间却笼着一层郁色,知她必是因宝玉方才言行心中不快,又兼身体不适,愈发难过。便柔声道:“天色还早,我回去也无聊。姐姐若是不嫌我吵,我再陪姐姐说会话可好?”

黛玉擡眼看了看她,见她目光真诚,并无虚饰,心中微暖,点了点头。

紫鹃忙又沏了热茶来,笑道:“有五姑娘陪着我们姑娘说说话最好,我们姑娘今日笑得都多些。”

怜春便坐在黛玉榻前绣墩上,捡些轻松的话题说。又说回白日那盆绿萼梅,怜春道:“那梅花生在深山古寺,得天地清冷之气,方能开出那般冷艳的花朵。其实热闹有热闹的好,清冷也有清冷的味。世间万花,各有其时其地,原不必强分高下。”

黛玉是何等聪明人,如何听不出她话外之音是在宽慰自己不必与宝钗比较,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她沉默片刻,轻声道:“道理自是这般道理。只是有时身处其中,难免意难平。”

怜春道:“姐姐是玲珑心肝,一点即透。只是心思过重,最是耗神伤身。凡事看开些,于己宽一分,便是福气。”

黛玉叹道:“我也知如此。只是这心……由不得自己。”说着,又微微咳嗽。

怜春见她似有倦色,便道:“姐姐累了,不如早些安置罢。我瞧姐姐睡下再走。”

黛玉确实乏了,便由紫鹃伺候着卸妆洗漱,换了寝衣。怜春亲自替她将锦被掖好,又将从系统空间中悄悄取出的一枚安神香囊放入枕畔——那香囊用了“岁寒心”香饼的粉末,混了晒干的“春涧草”叶片,有宁神静气之效。

黛玉嗅得那清冷香气,只觉胸中郁结之气稍散,心神渐宁,不由道:“这是什麽香?倒别致。”

怜春笑道:“是我自己配的安神香,姐姐若觉得好,明日我让晴雯送些过来。”

黛玉微微一笑,闭上眼,轻声道:“多谢你,五妹妹……今日……我很欢喜。”语声渐低,竟很快沉沉睡去,呼吸平稳,不再咳嗽。

紫鹃在一旁看得惊喜,低声道:“我们姑娘许久未曾这般安稳入睡了!五姑娘这香真灵!”

怜春心中欣慰,低声道:“让姐姐好生睡吧。我明日再来看她。”又叮嘱紫鹃夜间仔细照看,方带着晴雯悄悄退了出来。

室外寒气凛冽,夜空中有零星星辰闪烁。怜春回头望了望那已熄了灯的碧纱橱,心中一片宁静。她无法改变那既定的命运轨迹,但至少在此刻,她能给这孤寂的绛珠仙草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温暖与安宁。

这便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