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靠红楼在现代发家致富[穿书 >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第1页)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第1页)

第39章第三十九章

寒冬渐褪,正月里的一场新雪还未化尽,荣国府中却因年节忙碌而显出一番不同往日的热闹气象。这日清晨,怜春方用罢早饭,正与晴雯商议着将年前得的几块好料子给黛玉做两件春衫,忽听外头一阵异乎寻常的喧哗声由远及近,似有许多人快步奔走,夹杂着难以抑制的惊喜议论。

“姑娘您听!”晴雯侧耳倾听,面露诧异,“这像是从老太太院里传来的动静?莫非有什麽大喜事?”

话音未落,便见小吉祥儿一阵风似的跑进来,气都喘不匀,脸上却兴奋得放光:“姑娘!姑娘!天大的喜事!宫里……宫里传来消息,咱们家大姑娘……元春姑娘……晋封了!老太太丶太太们都要进宫谢恩去了!”

怜春手中针线一顿,心下了然。元春封妃!这标志着贾府鲜花着锦丶烈火烹油之盛的开端,也是……衰败之始。她面上却不露,只问道:“仔细说,晋封什麽了?”

小吉祥儿激动得语无伦次:“说是……说是封了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老太太屋里赖大管家亲自回来报的喜!现在府里都传遍了!琏二奶奶正吩咐人开祠堂丶摆香案,给祖宗报喜呢!”

正说着,常嬷嬷也喜气洋洋地进来,连声道:“佛祖保佑!真是天大的恩典!老太太欢喜得了不得,已命人赶着做朝服,要即刻递牌子进宫谢恩呢!太太丶姨太太并珍大奶奶那边也都得了信儿,都要一同去!”

整个荣国府顷刻间沸腾起来。下人们个个脸上带笑,走路带风,仿佛自家也沾了天大的荣光。赵姨娘闻讯,更是拉着贾环嘀嘀咕咕,只盼着这“娘娘”的福气也能惠及自家儿子。

怜春吩咐小吉祥儿也去前头帮忙听着动静,自己却静坐窗前,并无多少喜色。元春封妃,固然是家族殊荣,但宫门深似海,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于元春本人,究竟是福是祸?且这泼天富贵背後,需要多少银钱支撑?贾府早已内囊空虚,日後为了维持这体面,还不知要生出多少事来。

晌午过後,府中热闹稍歇。凤姐忙得脚不沾地,刚打发走几拨来道喜的亲戚,正歪在炕上歇息,忽见平儿进来,低声回道:“奶奶,林姑娘……琏二爷和林姑娘的车驾已到通州码头了,明日晌午前便能进府。”

凤姐闻言,坐起身:“可算是回来了!老太太这两日悲喜交加的,正好,林丫头回来,也能宽慰宽慰她老人家。”又叹道,“只是这孝中,又赶上娘娘的喜事……罢了,平儿,你亲自去各房说一声,尤其是宝玉那边,告诉他明日林妹妹就家来了,让他安生些,别又闹得人仰马翻。”想了想又道,“再去告诉五姑娘一声,她素日与林丫头要好,让她明日也帮着迎一迎,宽解宽解。”

平儿应声去了。

怜春得了信,心中亦是悲喜交集。喜的是黛玉总算归来,悲的是她已成孤女,不知伤心成何等模样。她立刻吩咐晴雯找出早备下的几色针线丶并一对亲手绣的素净荷包,预备明日给黛玉。

次日,果然府门前车马喧阗。贾琏先进来回了贾母丶王夫人话。不多时,一顶青呢小轿直接擡至二门前,紫鹃丶雪雁先下来,然後搀扶着黛玉下轿。

但见黛玉一身青缎素服,通身上下并无半点装饰,越发显得身形纤弱,面色苍白,眼睑微肿,目光却沉静得令人心惊。她先至贾母处,未语泪先流,跪下磕头。贾母一把搂住,心肝肉儿地叫着,大哭起来。邢夫人丶王夫人等在旁解劝,也自伤感落泪。

衆人劝了半日,贾母方止了泪,细细问黛玉扬州之事丶林如海殡葬等情。黛玉一一答了,言语清晰,却透着彻骨的疲惫与哀凉。正说着,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话音未落,宝玉已掀帘进来,也顾不得请安,一眼便看见黛玉,竟怔在原地,眼圈霎时红了,喉头滚动,半晌才哽出一句:“妹妹……回来了……”

黛玉擡头见他,亦是百感交集,泪珠儿滚瓜般落下,点了点头,却说不出话。

贾母怕他二人又勾起伤心,忙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玉儿一路辛苦,快别哭了,仔细伤了身子。鸳鸯,快带你林姑娘回去歇歇!宝玉,也不许缠着你妹妹!”

宝玉只得应了,目光却似黏在黛玉身上一般。鸳鸯丶紫鹃等忙扶着黛玉回碧纱橱去。

宝玉失魂落魄,也要跟去,被王夫人喝住:“让你妹妹静静!你且安生待着!”

怜春在一旁看着,知此时人多,不便上前,便只远远对黛玉颔首示意。黛玉目光掠过她,亦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几不可察的暖意。

直至午後,估摸着黛玉歇息得差不多了,怜春方带着晴雯,捧了备好的东西过来。宝玉早已等在碧纱橱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见怜春来了,忙道:“五妹妹来得正好,快与我一同进去瞧瞧林妹妹!”

二人进去时,黛玉正歪在榻上,紫鹃在一旁用小锤给她轻轻捶腿。见他们进来,黛玉欲起身,怜春忙上前按住:“姐姐快别起来,好生歇着。”又对紫鹃道,“姐姐一路劳顿,这捶腿的活计让我来罢。”说着便接过小锤,亲自替黛玉轻轻捶着。

宝玉在一旁坐下,眼巴巴望着黛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反复问:“妹妹身子可大好了?路上辛苦不辛苦?吃了什麽药?”

黛玉神色倦怠,却仍一一答了:“都好……劳二哥哥惦记。”

怜春见宝玉这般,恐他惹得黛玉更伤心,便岔开话头,将带来的东西拿出:“林姐姐,这是我闲着做的两件家常穿的素绒比甲,用的软银罗里子,穿着轻便保暖。还有这对荷包,里面装了些安神的药材,姐姐晚上放在枕边,或能睡得好些。”她又拿出一个食盒,“这是才做的枣泥山药糕,最是温和补气,姐姐尝一块?”

黛玉看着那些针线精细的衣物荷包,又见那糕点做得小巧可爱,知是怜春用心准备的,心中感动,轻声道:“多谢五妹妹费心想着。”让紫鹃收了。

宝玉也忙道:“妹妹缺什麽丶要什麽,只管告诉我!我那里还有好些玩意儿……”

正说着,忽听外面笑道:“我们来迟了!可是林妹妹回来了?”只见探春丶迎春丶惜春并宝钗一齐来了,屋里顿时热闹起来。

探春拉着黛玉的手,上下打量,叹道:“可是瘦多了!回来就好,往後咱们姐妹还在一处。”

迎春温柔道:“妹妹节哀,保重身子要紧。”

惜春也道:“林姐姐回来了,日後画画的伴又有了。”

宝钗则道:“妹妹气色虚了些,我那里还有几两上好的燕窝,明日让莺儿送来,最是润肺安神的。”

黛玉见衆姐妹都来了,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虽淡,却驱散了些许眉间哀愁。她让紫鹃丶雪雁拿果子点心招待大家。

宝玉见黛玉笑了,这才放心,又活跃起来,忙着给大家递茶倒水,又说起元春封妃的喜事,逗黛玉开心:“等大姐姐回来省亲,那才热闹呢!妹妹定要养好身子,到时候咱们一处作诗玩耍!”

黛玉微微点头,眼中却掠过一丝复杂神色。家国大事,与她这孤女何干?但见衆人兴致高,也不便扫兴。

姐妹们久别重逢,自有说不完的话。或问扬州风物,或说京中趣事,或讨论针线诗词。怜春在一旁静静听着,偶尔插言,目光却始终关注着黛玉的神情,见她倦了,便悄悄递上参茶,或示意大家声音低些。

不知不觉,日已西斜。贾母那边打发人来请姑娘们过去用晚饭。宝玉便嚷道:“今日林妹妹才回来,我们就在她这里吃罢!我去回老祖宗!”说着便跑了出去。

贾母自是允了,还特意让厨房添了几样黛玉素日爱吃的清淡菜蔬送来。

晚饭便在黛玉房中摆了。姐妹们围坐一桌,宝玉硬要挤在黛玉身边,不住给她夹菜。黛玉虽胃口不佳,但见衆人围聚,气氛温馨,也勉强用了半碗碧粳粥,吃了几筷子笋丝。

灯光下,看着姐妹们笑语嫣然,黛玉冰封的心湖似也融化了一丝。纵然父母双亡,天地间孑然一身,但此刻,在这熟悉的碧纱橱内,尚有外祖母怜爱,有姐妹相伴,有宝玉……她悄悄看了一眼正手舞足蹈说着笑话的宝玉,心中百味杂陈。

怜春将一切看在眼里,心中稍慰。她知黛玉心结难解,非一日可化,但能有此刻的温馨团聚,于她亦是难得的慰藉。

饭後,又吃了回茶,说了阵话,衆人方各自散去。宝玉犹自不舍,被袭人丶麝月好说歹说劝了回去。

怜春最後离开,替黛玉掖了掖被角,轻声道:“姐姐好生歇着,明日我再来看你。”

黛玉握住她的手,低声道:“今日……多谢你。”

怜春微微一笑:“姐姐何必客气。好好睡一觉,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走出碧纱橱,但见夜空澄澈,一弯新月如鈎。府中因元春封妃带来的喜庆气氛尚未消散,灯笼映照下的亭台楼阁,依旧透着繁华气象。

然而怜春心中明白,这繁华之下,暗流汹涌。元春封妃,黛玉归丧,一喜一悲,仿佛预示着这个家族不可抗拒的命运轨迹。她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握紧了袖中的手。

她能做的,便是在这洪流中,尽力守护住身边这一点点微弱的温暖与善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