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春笑道:“闲来无事,做了对小玩意儿,想着宝姐姐这里的莺儿姑娘手巧,必定喜欢,特送来给她顽。”说着便将那对丁香络子取出。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那络子上,银光紫韵,珍珠莹润,精致得令人移不开眼。便是宝钗见多识广,也不禁赞道:“好精巧的手艺!这丁香花竟像真的一般!五妹妹这针线,真是越发超凡入圣了。”便叫莺儿过来。
莺儿过来,一见那络子,眼睛都亮了,又听是赏给自己的,喜得忙磕头谢赏:“谢五姑娘赏!这络子真真好看!奴婢从没见过这麽精巧的!”
怜春扶起她,笑道:“不过是个小玩意儿,你喜欢便好。日後说话行事,还需更稳重些才好。”
莺儿是聪明人,立刻明白这是为昨日之事点她,脸一红,忙道:“奴婢记下了,再不敢了。”
宝钗何等聪慧,自然看出怜春此举意在缓和关系,心中受用,笑道:“难为五妹妹想着她。快起来吧,去把前儿姨妈送来的新茶沏一壶来,再把那碟子藕粉桂花糖糕拿来给五妹妹尝尝。”
莺儿欢天喜地地去了。宝钗与怜春便说起针线闲话。宝钗道:“妹妹这手绝艺,埋没在深闺真是可惜了。前日元妃娘娘省亲,若见了妹妹的手艺,必定也是要称赞的。”
怜春忙谦道:“姐姐快别这麽说,不过是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比不得姐姐博学宏览,才是真真令人佩服。”
两人正说着,忽见宝玉屋里的小丫头麝月跑来,笑道:“宝姑娘丶五姑娘,原来你们在这里!我们二爷和林姑娘在斗草呢,三姑娘丶四姑娘也在,让我来请宝姑娘和五姑娘也过去热闹热闹!”
宝钗笑道:“他们倒会顽。既如此,五妹妹,我们一同去瞧瞧?”
怜春自是点头应允。
二人便一同往贾母处来。还未进门,便听得里面一片笑声。只见院内石阶下,宝玉丶黛玉丶探春丶惜春几人围作一处,地上散着许多花草。宝玉正拿着一支兰花,嚷嚷着:“我这个是君子兰!必定赢了你的狗尾草!”
黛玉拿着一支不知名的紫色野花,嗤笑道:“你那兰花娇气,离了暖房便活不成。我这野花,风吹雨打都不怕,才是真有骨气的!你输了!”
探春在一旁拍手笑道:“林姐姐说的有理!二哥哥快认输!”
惜春也抿嘴笑着。
见宝钗和怜春进来,宝玉忙招手:“宝姐姐,五妹妹,快来帮我评评理!林妹妹她耍赖!”
黛玉哼道:“谁耍赖了?分明是你强词夺理!”
宝钗笑着上前,看了看两人手中的花草,道:“依我说,兰有兰的清雅,野花有野花的顽强,本就不该放在一处比。就如同人一样,各有所长,何必非要争个高下?”
宝玉听了,拍手道:“还是宝姐姐公道!”
黛玉却瞟了宝玉一眼,似笑非笑道:“是啊,宝姐姐自然是公道的,哪像我,只会‘耍赖’。”
宝玉顿时慌了:“好妹妹,我不是那个意思……”
怜春见他们又要拌嘴,忙从地上拾起一支开着小白花的荠菜,笑道:“要我说,这荠菜花才好。看着不起眼,却能做羹汤,济人饥荒。草木本无心,何须论高低?不过是看的人,自己心中有了分别罢了。”
衆人听了,皆是一怔。黛玉细细品味这话,看向怜春的目光多了几分深思。宝钗也点头笑道:“五妹妹这话,竟有些禅意了。果然是好。”
探春道:“既然不分高下,这斗草便算打了个平手。罚你们二人各作一首诗来咏这院中花草,我们都做裁判,如何?”
宝玉巴不得有事岔开,连忙叫好。黛玉也无异议。当下麝月便去取笔墨。
宝钗丶怜春丶探春丶惜春便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了,看他二人凝思作诗。阳光和暖,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伴着少年少女们的笑语低吟,一时充满了宁静而欢快的气息。
怜春坐在一旁,看着眼前这幕,心中亦觉宁静温馨。这些美好的时光,如同偷来的珍宝,她格外珍惜。只愿这样的日子,能再长久一些。
直至夕阳西下,衆人才尽兴而散。怜春回到房中,回想今日种种,与宝钗的默契,姐妹们的笑闹,心中那因昨日之事而生的郁气,也渐渐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