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海棠清梦 > 老太妃(第1页)

老太妃(第1页)

老太妃

鉴于端温太妃的兄长才亡故,袁家也遭贬,皇帝为弥补她老人家,特准袁清山携带家里人去拜望她。袁清山守礼本来问过正妻去不去,但是索绰罗氏不想去,最近很忙碌,甚至主动请我代替她,叫我陪着他去便好,于是我就顺理成章第一次进宫了。

进宫前,我特意打扮得隆重靓丽,一是为了让端温太妃看得顺眼,听说她喜欢漂亮的女孩子服侍她,她身边的宫女都长得较为端正秀气,比皇帝联姻的那些皇後丶妃嫔丶大小福晋和低位格格好看多了,後宫的满洲贵族女人好多都驼背含胸,精神气萎靡,加上穿着那身死气沉沉的满族服饰,她们和朝廷的满洲大臣都活像一堆别扭的僵鬼;二是我希望能见到康麻子皇帝,在他面前晃上一晃,好歹留个一面之缘的印象。顺便瞧瞧他是不是民间传闻的长了一脸麻子,听说他幼年曾患天花,病愈後脸上长满了坑坑洼洼的痘痕,相貌丑陋渗人。

早先是霍有秦先称呼皇帝是康麻子,说鞑子皇帝和满洲大臣都丑得要命,我才学了他那张喜欢编排人的嘴。

袁清山低声唤我跟上,他顺势牵住我的手,慢慢十指相扣。我回神过来,很是感奋,不禁东张西望,那年寒冬是我第一次入宫,更是第一次来到属于汉家的明皇宫,这是我们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的皇宫,宫中氛围很是庄严肃穆,此处从外表来看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气势磅礴,真是叫人开了眼界。

我一路上细致地打量周围,咱俩从皇宫侧门进去後,穿过一道又一道雕刻精美的宫门,我都走得有些累了。我们的身份坐不了轿子,如果得不到皇帝的特准,身份不高的文官须得下轿,低级武官也须得下马,大家差不多都得走路进宫。

我在皇宫里看到了我从未见过的宏伟宫殿,里面有非常多朱红的高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一座座宫殿在阳光下闪耀着朦胧的彩光色泽,是那麽的华贵庄重;宫内有在暴雨时能千龙吐水的排水龙头,是精巧的汉白玉螭首;有很巨大的水缸,上面也雕饰了金色龙头,兽面的下巴上有环,再有另一根弯长些的铜环将俩龙头的环穿在了一起。清山说这是专门储水的太平缸,是救火用的重要物;宫里还有洁白如雪和铜色威武的石狮子像等,令人应接不暇的雄伟壮观的建筑,皇宫里这一切是如此神秘宁静,看起来美轮美奂。

我们在宫中所经之处,都有我停留须臾的身影,袁清山温和耐心地等我看新鲜,我像个田舍郎一样忍不住东摸西碰。宫人在四周走动时,他就提醒我收敛点,如果有宫中贵人路过,我俩得随太监和宫女退到路边,低头肃立地回避。因此我们费了好些时间,才迟迟走到了端温太妃的宫里,她随太皇太後和皇太後居住在奢华的慈宁宫里,不过她住的是偏殿。

我们来时端温太妃还没换好衣裳,我瞧见她一身隆重朝服的严肃打扮,头上还戴着一顶镶金的薰貂皮冠帽。她刚从外面回来,咱俩看得出来她有些疲惫,尤其是女主人被这身老气横秋的古板衣服裹得不太舒展。显眼的是,她身前挂了两三串精致的琥珀和珊瑚朝珠,共有一百零八颗主珠,颜色沉稳素雅。这晶莹剔透的朝珠倒是高贵好看,我很少欣赏满族的服饰,我素来觉得他们大部分的打扮都丑陋和暮气沉沉。

端温太妃好像刚参加完某种仪式回来,听说她先前是去陪太皇太後去做什麽祭祀活动,她们这些有地位的後宫女人和部分女官从凌晨三点起床,打扮得非常正式,反正很早就去参加了太皇太後举办的祈福祭祀,她们这次祭祀结束得还算早。所以今天端温太妃在午间如约而至地接见了我们,不过我们得在外面等候片刻。

我们需等她拾掇一会儿,换上日常的满族服饰,我隐约望见她身边的嬷嬷替她取下冠帽和朝珠收放好。稍後,宫女将她那身繁琐僵硬的朝服换成了孔雀绿丝绸长袍,并为她戴了一条白底兰花图案的龙华遮住脖子。她头上插了不少珍贵精美的簪子和珠花,比较赏心悦目。其手上还戴了价值不菲的翡翠镯子和玉戒指,以及华丽的三寸护指。

端温太妃的贴身老丫鬟穿了墨青色的素净旗服,头上打扮得简单些,戴了点鲜艳柔和的绒花。不过眼下她们穿了一深一浅的青绿色衣裳,显得主仆像姐妹俩。宫里虽尊卑有别,规矩严苛,但端温太妃似乎不在意和贴身大宫女穿的衣服颜色相似。

我在偏殿初见养尊处优的袁慧兮太妃那一面,她长得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圆润,其身材反而比较瘦削,令我忽然想起了一根长满了黄叶的枯树枝。她神情寂寞又郁闷,没有多少神气的样子,脸上的笑容很少,只有面对亲侄子,她才露出了相对而言略多的微笑。她讲话的声音也很纤细,尖细到像是名角儿在抑扬顿挫地唱哭戏,反正一点儿都不中气十足,这贵妇仿佛很忧伤和孤单,生怕惊扰了谁一样。

端温太妃的举止虽然比较庄重,但她说话的口气还算和气,可我还是觉得面前的一切显得阴气沉沉。她换好常服坐在榻上歇息下来,才终于正式接见了我们,而我们最初向她请安行礼过後,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殿里。

端温太妃见袁清山表现出走累的样子,她会意过来很快就赐座给我们,附近的宫女分别搬来两个凳子,我和清山才端正地坐下,也不敢有过多的放松。

我来之前听袁清山说了,这些後宫寡妇的日子比较难过,至于那些位分低的太嫔妃通常集中住一处,她们待在萧条破败的宫殿里,大多吃不饱丶穿不暖,因此那些可怜的老妇人还做针线活或者写字画托人出去卖。

那端温太妃因为有袁家补贴,还有皇帝待她不错,她不仅能住在慈宁宫的偏殿,平时还有不少俸禄和赏赐。只不过她心里觉得冷清,盼望有人去探望她,能经常来她这里坐坐,哪怕是宫里其他人来了也好。不必说她最渴望的是娘家人进宫看望她,可惜这些妃子的家人一年到头也只能偶尔进宫,以至于我这种明面上身份低微的人来到这里,她见了我几乎不排斥。

我凌晨起床费心打扮了那麽久,端温太妃看清我的容颜後,终于露出客套的微笑,赞赏了我的美貌,她还说我真不愧是……顿了顿,她改口说,是清山相中的红颜知己。我估计前面她是想说我清梧姑娘的身份。

袁清山中途出去如厕了,殿内只剩下我和太妃後,月白的这位大姑姑依旧在表面上待我客气热络,她就近拉着我的手打量了我浑身片刻,就提起袁清山既然娶了索绰罗。婉扬,希望我别成为他人生的阻碍,我俩不要只顾小情小爱,请我多为他着想,我们汉军旗不比满军旗的待遇和地位。他今後在朝堂中往上走需要更多的筹码和精力,她老了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往後能帮袁家的不多了。她没有亲生的孩子依靠,所幸养过皇子和公主,也仰仗着少年皇帝的几分薄面,以前才能帮助一点娘家,她真是把清山这亲侄子一并当做了儿子看待,自然要为他着想。况且,当初清山娶索绰罗氏,原来也是皇帝的意思。

我嘴上服服帖帖地答应太妃了。

而後大姑姑啰啰嗦嗦地说了半天,横竖的意思就是不许我独占了袁清山的宠爱,她没看到侄媳妇婉扬一同来宫里,有些责备袁清山不懂事,说我一个小妾也跟着他胡闹。

我没多说什麽,只是认错。

此时袁清山从外面回来了,他刚好为我解释,是婉扬才接手袁府忙不过来,正妻才婉拒了进宫拜访太妃一事,她打算以後得空了再来拜访大姑姑,那样太妃就能享受更多的探望了。

这话由袁清山来讲,更有说服力。端温太妃一听以後还有娘家人来宫里看望她,她那点儿不悦就缓和了,也逐渐愉快地与我们叙旧。

老太妃喝着茶说:“我跟皇帝提过我有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侄女,本来跟他约好了,请他忙完就来我这儿放松歇息,小坐片刻,可以来看看新鲜,不过他有什麽事绊住了,应是处理政事去了,就差人过来说了一声不得闲。”

我和袁清山微微颔首,她再以轻松的语气对我讲道:“你下次进宫为皇帝表演也成,到时候你一定更要仔细打扮一番,面见圣上,需得整理好仪容,叫我们好好瞧瞧你的才艺,说不定皇帝看开心了,就封你做个女官在宫里陪我。等皇帝有空了,我就唤你来宫里陪我们,咱俩一起讨皇帝开心。”

我按耐住喜色,一口答应了太妃说:“好,卧毓听姑姑的话。”教我为顺治的儿子康麻子献技?若不是为了流放的家人,我心里巴不得鞑子皇帝死光了。我异想天开地滑稽腹诽,盼望将来接走家人後,就混到皇帝身边做汉军的眼线,必要时刺杀他,令他卸了一国的担子,天天歇息,我自然叫他开心。

康麻子没能过来,我也确实露出了遗憾的神色,这是真心流露。我想混到皇帝身边去并不容易,还好有端温太妃这条线,她似乎不排斥我有攀龙附凤的心思。既然她想撮合索绰罗氏和清山,便不防备我郑重见皇帝的事,我从她的三言两语中感受到,说不定她还想做媒让皇帝相中我,这样我就不会成为袁家和索绰罗氏联姻之间的阻碍了。达官显贵之间都有互相赠送女人的事,把清山的小妾介绍给皇帝又算什麽。

晌午用膳,端温太妃开小竈招待我们,但是宫里规矩森严,礼教繁琐。我得站着吃饭,不能跟他们一起坐下。按他们的规矩来说,清山也不该坐下跟太妃一起吃饭,并且最好是要等她吃完以後再吃,但是大姑姑一向心疼侄儿,待清山是视如己出,便不拘泥宫里的规矩,往常都赐座吩咐清山陪着她吃饭。这次因为我先站在一旁等待,需稍後再吃,清山便要等我,也同甘共苦说他等会儿站着吃好了。

太妃拗不过侄子,就不再守礼,最後吩咐我们一起坐下用膳,当是寻常人家吃团圆饭,不必再拘谨。

为此,我总是向端温太妃行礼谢恩,自己被这些啰嗦的规矩烦扰得有些郁闷,心想我要是真来了宫里,受得了这一切束缚吗?

我们吃完饭,端温太妃就领着我们进了御花园散步,我没料到皇宫里的御花园其实较小,没有我想象中那麽大,我有些失望和诧异,这还不如袁府的花园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