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原版视频 > 第2章(第1页)

第2章(第1页)

老人恍然:“是你啊!”--罗芝芝跳楼发生在上周五下午,距今刚好过去一周时间。有关新闻各大媒体平台早就报道过一遍,新闻的时效性和社会影响力已经过去,没有再单独做课题的价值。可在报社提案时,许一冉却主动请缨申请了这次专访。为的却是另一则新闻——炎炎三伏天,垂垂老人大汗淋漓地站在校园门口,路过的学生嬉笑走开,路人们对他指指点点。老人毫不在意,他双手高高将横幅举起,举过头顶,声嘶力竭地喊:“我的孙女是在这个学校死的!她怎么死的?为什么会死?学校必须要给出一个说法来!”“无缘无故的,我孙女怎么可能会死呢?”每有一个人过去问问情况,老人就会定定看着他,重复:“我们家芝芝很乖的,她不会自杀。”老人遭到校保安驱赶,僵持不愿离去。他年迈疲惫,却坚持一直苦苦站着,直至最后中暑晕倒。自己孩子没教育好,尽想着找学校讹钱。他都晕倒了,再怎么也不能说风凉话吧。学校也不地道,多给点钱处理不就好了?网上的看客们或闲凉地批评老人,或事不关己地施以同情。而引起许一冉关注的,是老人晕倒前不断嘶喊的那句话——“我们家芝芝很乖的,她不会自杀。”罗芝芝跳楼当日,有学校的监控记录。在监控里,当天到校她没有和任何老师同学有过单独交流,当天下午最后一节物理课结束她走出教室一跃而下。警方由此判断,罗芝芝的死亡是早就计划好的自杀行为。--简单的寒暄后,许一冉打开录音笔。“您为什么觉得罗芝芝同学不会自杀?”老人神情恍惚,他回忆:“上个月是芝芝的生日,我给她买了蛋糕,她吹蜡烛许愿,我还记得她的愿望呢!她说,想要快快长大然后赚多多的钱,要带我去首都生活,要买大房子,她说要给我养老……”他执拗地抓着这一点,语气近乎偏执:“芝芝不会死的。她的愿望还没实现呢,人怎么就没了?”“您快别念叨这些了,”一个不耐烦的声音打断他,是罗芝芝的父亲。他坐在靠阳台窗户的沙发角落,脸色难看:“她过生日随随便便许个愿望你记那么清,还翻来覆去地讲。那我昨晚和您的叮嘱,怎么一句不见你提?”见老人抿着唇不理他,他怒急咆哮:“孩子早就死了,她已经死了,回不来了!”罗母也劝:“您也想开些吧,总不能我们这些做大人也跟着一起去了。”许一冉微微皱眉,但还是礼貌地朝罗父询问:“请问您和老人家叮嘱想说的事情是什么呢?”“是学校赔偿款的问题!”罗父怒容消散,语气热切起来:“记者同志,这件事你得好好帮我们报道一下。孩子在学校死的,是学校方没教好人,还害的她在校园里跳楼。十万太少了,至少也得赔个一百万!”许一冉微微点头:“有关您的诉求,等后续向校方采访时我会和他们反馈。”“光反馈有什么用?我们都闹过多少次了?”罗父不太满意地嘟囔。许一冉面带微笑:让她一个报社新人在采访稿里替死者家属找学校要赔偿款?这和让她重新应聘工作有什么区别?她于是换了个话题:“我想多了解点关于罗芝芝的事情。”她重新看向正在拭泪的老人。比起势利的罗父,和稀泥的罗母,也许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才是家里唯一真正关心罗芝芝的人。老人年纪大了,一回忆起孙女情绪难免激动说话也颠三倒四,只会反复讲他家芝芝有多乖巧、多听话、多懂事。不是所有人都能耐住老人的唠叨,罗父在沙发边反复踱步,脚步声跺的一声比一声大。罗母也进厨房自己忙了一阵,偶尔往客厅张望一眼。只有许一冉还耐心坐在老人面前,眼神柔和。她温和地引导着他的情绪:“您别着急可以慢慢说,我都听着呢。”老人断断续续地讲述了半个小时,许一冉也了解到罗芝芝家里的情况:罗芝芝父母平日忙于经商,经常出差在外地奔波,对孩子疏于教导和关心。孩子是由老人手把手拉扯着长大的。老人老伴去世的早,孙女几乎是他的全部寄托,但他不擅长和孩子引导沟通,多是靠给钱或买东西来表达关心。而忙碌的父母一回家也就是问问小孩成绩,是典型的望子成龙压力式教育。这就导致罗芝芝的家庭经济虽不错,但她的成长环境却更像是留守儿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会内向抑郁,最后走向死亡的极端,似乎都有了理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