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讽刺什么 > 第63章(第1页)

第63章(第1页)

“不知道、我不知道。”回答舅妈的,只有这一句话。许一冉流着眼泪,她没办法安慰人。她不想说话,也难受得几乎快要说不出话来。是爸爸和妈妈在安慰舅妈。他们说:“没事的、会没事的,人已经在抢救了。”“一个大小伙子,健健康康、年轻力壮,等把毒性排出去就会慢慢好起来。”“遇到什么事情,到时候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帮忙!”会好起来吗?许一冉僵硬无比地站在门口,翘首以盼地,等待着最后一个希望。服用安眠药自杀的病人,最佳抢救时间在六个小时以内。表哥被送到医院时是上午九点左右。在这最后的一个小时里,也许表哥还有救。……不知过去多久,抢救灯熄灭——穿着深绿色手术服的医生丧气走出,对着许一冉摇了摇头。医生满头大汗,眼底是歉疚与同情。他疲惫又无奈地道:“抱歉……”后面的话,许一冉就听不见了。手术室灯已经暗下来,床铺被蒙上一整张白布。惨白惨白。这种一望无际的颜色如潮水般直线漫过整个视网膜。它是一种名为绝望的情绪。脚底一软,许一冉脱力地跪倒在地上。她重生了,但依旧没能救下想要救的人。像一个跳跃在时空夹缝中的小丑,拼上力量,也只得来一个早就知道答案的结局。26霍文武的案子非常简单,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警方就结束调查。调查结果也与许一冉记忆中的一致——人是自杀的。这个结果,霍母不愿接受。许一冉陪她去了警局,向警方询问情况。“我的儿子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自杀?他一定是被谁给害了。”霍母语无伦次,反复对警方阐述着她对儿子的印象。“他从小懂事听话,从不让人操心。”“他体贴人、性格也好、朋友也多。”“她说过……”“可查案办案,都是要讲究证据的啊。”被唠叨的没有办法,警员无奈打断霍母的话。霍母就呆愣愣地站在那里流泪。“谁能帮帮我?”她说。出于对这位可怜母亲的中年丧子之痛的同情,负责案情的警员认真向许一冉等人解释过所调查到的情况:首先是小诊所附近的监控,在当天并未有可疑人员出现。其次,在晚上十一点后,接待完最后一位病人,是霍文武亲手关闭了诊所的门窗,诊所内也只留有霍文武一个人。再有是现场药品包装和遗书上均为检测出第二人的指纹,遗书的字迹对比也吻合霍文武本人的。这些证据足以证明,从买药、取药、服药,都是霍文武自己做出的选择。但若要让警员解释为什么一个准备自杀的人,会在前一天愿意陪妹妹去欢乐谷,还答应第二天要接她去爬山。他无法解释。“我们从他的取药记录里查出,他有长期服用安眠药的药史。”“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只保留了您和许小姐一家人的联系方式。没有任何朋友、或是其他认识的人。”“或许这两条线索,是唯二靠近他选择自杀的原因。”“可我的孩子,他性格开朗、开得起玩笑、和谁都能玩得开。他最喜欢和人交朋友了,高中时候经常会带朋友去家里玩。”霍母描述的霍文武和警方调查到的结果就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而前者是才是许一冉熟识的表哥。许一冉目光看向那位警员:“我想知道表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服用安眠药的。”虽然仍旧没能救下表哥,但不同于曾经的她,只会站在舅妈身边用苍白的语言试图宽慰,这一次,许一冉试图根据仅仅留存的一些线索,寻觅真相。她想知道表哥究竟是不是自杀,以及,为什么会渐渐疏远朋友,为什么会彻夜难眠,乃至长期服用安眠药物。表哥是学医出身,应该最懂这类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以及多次服用会产生的依赖性。警员道:“根据诊所的记录,从他开诊所起,就一直在服用药物了。”“可他大学一毕业就开诊所了啊?”霍母有些茫然地问,“是因为那时候创业压力太大了吗?”因为相隔两座城市,霍母对霍文武的大学阶段几乎没有过了解。许一冉问:“舅妈,表哥大学时候还带朋友去家里玩过吗?”“有啊,”霍母努力回忆,“大一大二他有带过同学来家里。”“大三那一年他在搞创业,还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做客,说是一起做生意的伙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