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大营救 > 第6章 渐行渐远(第1页)

第6章 渐行渐远(第1页)

第6章渐行渐远

喜兰小学毕业的这些年里,母亲丶爷爷丶奶奶陆续去世,几个哥哥虽都很孝顺,但毕竟各自成了家,各忙自己的一份生活,不常回来。家里家外的活儿基本都是喜兰在帮着老古忙活。经历了六七年的频繁的变故之後,古家的生活终于渐趋平静。

在村子里生活了快二十年,操持整个家五六年,喜兰已经从儿时那个恣意欢脱的少女成长为一个从容持重的姑娘,虽然性格依然洒脱,做事依然风风火火,但早已不似当年那样疯张。

当初和父亲约定好世道一太平就可以去上中学,可终究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外面的世道渐渐安稳了,自家却屡遭变故。终究年岁大了,再去上学,似乎不太合适了。

也算是经历过世事变迁和生离死别的人了,在这些年里,喜兰越发地感到人世无常,世事难料,她期盼着一种新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期盼。尤其是,在凡江上中学後,每周从他手里接过那些书,看着书的扉页上盖章县中学图书馆的印章,喜兰总是会用手指摩挲着那些深蓝色的印记,好像触摸到了,自己就真的跟中学生活有了关系。

喜兰羡慕凡江,可以毫无挂碍地去上学,去看书,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但过去,她只能想想,而现在,二十岁的她,不想只是想想。

村里已经有一些女孩去县里干活了,有的去了供销社卖货,有的在印刷厂里做些勤杂,当然,前提是家里得有一些关系。古家没有,只能自己想办法。

一个周末,三哥回来了。他现在已经成了店铺的副手,闲谈之间,三哥说,县里刚成立一个花圈厂,正在招女工,据说待遇还可以,但毕竟是做花圈,很多人忌讳,报名的不多。

听到这话,喜兰眼睛一亮,脱口而出,哥,我想去,咋报名?

三哥瞪大眼睛看着她,半晌才说说话来,真的假的?你真想去啊?做花圈?你不害怕啊?

喜兰笑了一下,认真地说,是去做花圈,又不是去死,伺候咱妈和咱爷咱奶这麽多年,眼看着他们过世,我早就不怕了。

三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迟疑了一会儿,又说,那。。。。。。咱爸会同意吗?

喜兰说,你明天回县里的时候,帮我把名报上吧。爸那边我去说,他会同意的。

两周後,喜兰成为了县花圈厂的一名女工。她的主要工作是扎花,先是一朵朵扎好,然後再组装成一圈一圈的花盘,一个花盘计一件的钱,一个月一结算。这项工作对于手巧的喜兰来说并不难,每周日厂里还能放一天假,这让她觉得很知足了。

当初老古也不同意喜兰去花圈厂上班,毕竟,听上去毕竟怪怪的。但是喜兰说,自己当初本来有机会念书的,却耽搁了下来,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再次走出去,不想再留下遗憾。老古本就心疼女儿,再加上没能兑现当初和女儿的约定,心里总是有点愧疚,经喜兰这麽一说,也就答应了。姑娘大了,总是要离开自己的。老古不舍,但也不愿意把喜兰一辈子和自己困在小小的村落中。

喜兰上班的那年,凡江正读高三,这回两人都在县里了。刚到县里的那天傍晚,喜兰去凡江的学校找过他,一来是把孟叔托她带去的衣物和吃食交给凡江,二来是还掉手中看完的那本书。

喜兰一直记得,那天,凡江请假没上最後一节课,亲自带她去校图书馆还书。向来不怯场的喜兰,在整个过程中,竟觉出了局促。她尽量让自己像其他女学生那样从容地走在通往借阅室的走廊里,尽量让自己进到借阅室里的时候不好奇地东张西望,尽量从容地模仿着其他人的样子第一次亲手还了书——虽然,自己早就触摸过这间屋子里的几十本书。

从图书馆出来,正是晚饭时间,凡江带喜兰去校食堂吃了顿便饭。虽然那味道远不及家里,但那种陌生的新鲜感给寡淡的饭菜增添了别样的味道。饭後,凡江领着她在校园里四处逛逛,还带她到自己经常出现的篮球场,期间有几个男生招呼凡江打球,还把篮球抛向凡江怀中。凡江轻轻跳起,随手将球投进了篮筐。

喜兰看着眼前的凡江,一时间竟觉出了陌生。不知怎麽的,她脑海中浮现出凡江四五岁时的样子,躲在凡湘和孟叔身後的他,坐在孟家院子里听故事的他,渐渐地,那个小小的他身影一点点拉长,变成站在主席台上发言的他,灰色长衫,雪白领子,字正腔圆。。。。。。

在喜兰眼中,凡江好像一下子从当年村小学那个小男孩长成了如今县中学这个青年,这中间必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可这段岁月,自己并未真正参与过。除了每周一次的借书还书外,喜兰和凡江再没有其他交集。

成长是缓慢的,慢到喜兰和凡江彼此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对方是在什麽时候已经长大。成长又是迅速的,迅速到喜兰在见凡江这天,突然觉察出彼此之间的距离。这距离让她惊讶,也让她心底一株叫“自卑”的小苗陡然破土。

那天之後,喜兰正式在县花圈厂上班了。都在县里,喜兰却再也没有去学校找过凡江。周末回家,喜兰也再没有去找凡江借过书。

第一周,喜兰没有来找自己,凡江有些纳闷,却没多想,他猜也许是喜兰刚上班忙,好不容易回家一次,顾不上来借书吧。

第二周,第三周。。。。。。等凡江回过神来的时候,喜兰已经一个月没找过自己了。他竟觉得有点儿心烦意乱的。

终于,又一个周末,隔壁的喜兰回来了。凡江在自己院里徘徊很久,看喜兰从屋里出来,便装作偶然遇上,笑着打了个招呼。喜兰也笑了一下,说,你也回来了。

凡江点点头,问,厂里挺忙的吧?

喜兰说,还好,不算特别忙。

凡江说,那就好,我还以为你太忙了。

喜兰看了他一眼,问,为啥?

凡江顿了一顿,说,我看你挺长时间没来借书,就以为你是刚上班太忙了。那你。。。怎麽不借书了?

喜兰没有说话,平静地看着他,半晌,笑了一下,说,宿舍人太多,乱糟糟的,看不下去。

凡江愣了一下,点点头,又摇摇头,说,看书还是挺好的,如果能看还是看看吧,等我毕业借书就不那麽方便了。

喜兰“嗯”了一声,迟疑了片刻,说了句,我出去买瓶醋,先走了。

凡江没有说话,看着喜兰走出隔壁的院子,走上门前那条小路。

喜兰今天穿着一件淡粉色的确良衬衫,深灰色粗布裤子。还是那两条长长的麻花辫,随着脚步在背後轻轻的丶随意的甩动。

她的脚还是那麽大。想到这,凡江不由地笑了一下,嘴角却泛起了一丝苦涩。当年凶巴巴的大脚姐姐长大了,不知道从什麽时候开始,她看自己不再是小时候那样睥睨的神色,从平视到仰视,虽然喜兰已经能够正眼瞧自己,虽然自己已经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怕她,凡江却突然觉出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好像比小时候还要远。这种距离是什麽时候有的呢?他说不清。

只是,从那天开始後,俩人似乎约好了一样,没有再多说话一句话,本来就不常见面,偶尔回村里碰到,也只是礼貌性地打个招呼,再无其他。周围人也没觉出什麽异样,毕竟从小喜兰也没有和凡江一起玩耍过。只有老孟问过凡江几次,喜兰怎麽不来借书了?凡江只说,她厂子里忙,没时间看。後来老孟也不再问了。

此後的日子里,彼此的消息都是从自己的父亲那里知道的。孩子们不常在身边了,老古和老孟来往的比之前更多了,老哥俩儿颇有点儿相依为命的感觉。

喜兰从父亲那里听说凡江高中毕业了,进了县里的中学当老师,还教两门课;凡江从老孟那里听说喜兰已经成了小组长,管着十多个人,年底的时候还评上了先进;喜兰还听说凡江学校有不少人给他介绍对象,他都没有去看,孟叔有点儿着急;凡江听说喜兰厂里有个姓周的男青年送喜兰到村口两次,凡江不知怎麽的,也有点儿着急。

孟叔觉得凡江找对象也不一定非让别人介绍,隔壁的喜兰就很好,俩人现在又都在县里上班,但也只是在心里想想,孩子越大,他越不能说太多,都是邻居,他和老古关系又一直很好,如果真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处成了还行,处不成,两家还怎麽来往。况且,这两年虽然凡江没跟他多说,他也觉出了两个孩子之间似乎发生了些什麽,却不敢多问。

老古觉得喜兰眼瞅着长大了,也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她厂里那个姓周的小夥子应该是对喜兰有意思,第二次送喜兰到村口的时候,正好被自己碰上。小夥子长得倒还周正,人看上去也还算老实,但回家後,喜兰只说小周是一个厂子的,家住在前面村,上次回家发现彼此顺路,这次就一起回来了,除此之外没说其他。老古也就没有主动问。毕竟是父亲,开口问女儿感情上的事,还是有些抹不开面子。

老古想起老孟过去说起过的“娃娃亲”,不禁怅然了一阵,如今的凡江,已经不是小时候那个怯怯的小男孩了,人家上了高中,又当了老师,按现在的话说,算是知识分子了。如今要是和孟家拉亲家,恐怕还要被别人看成是高攀。

唉!儿女的事情,还是让儿女自己定去吧。何况,在老古和老孟这一辈的眼中,谁和谁能成为两口子,都是上辈子定下的事儿,谁也急不得,改不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