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机缘难料
2004年初,令谦部门的员工签下了一个大单子,这对于非常时期的公司来说是一件大喜事。过去一年,在“非典”的影响下,外贸运输业经受了巨大的冲击,很多中小规模的企业没能抗住这波重创,土崩瓦解。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未来的三五年内不求什麽大发展,能保住命就是胜利。
王松创业初期陷入过一次资金链断裂的险境,挣扎了好几年才走出困境。从那之後,他就有意识地每年往公司账上存一笔一定数额的备用金,不到万不得已任何人不能动这笔钱。如今,这比数目不小的资金不仅帮他平稳度过了“非典”的冲击波,也让他的公司在行业内进一步崛起。
这次的大单子是深圳一家知名企业,这家企业之前的合作夥伴出了一些问题,上一年的合约到期後双方没再续约。机缘巧合下,他们了解到了王松的公司,几番谈判後,合作顺利达成。王松格外重视这笔生意,对方实力相当雄厚,如果此次合作顺畅愉快,那麽彼此将很有可能续约,未来几年的业务也就不用愁了。
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这是对方老总提出来的。签约当晚,王松宴请对方以尽地主之谊,令谦也出席了,因为没有全程参与谈判和签约,他也是在晚宴上才头一次见到对方一把手。
那是一个气场很强的男人,举手投足完全是成功人士的做派。虽然他尽量用普通话和广东话掩盖着原本的口音,令谦还是听出来这人大概也是个东北人。果然,几杯酒下肚,双方聊开了,在得知令谦和王松来自东北後,那人面露惊喜,大笑着说,“原来是东北老乡啊,缘分啊,缘分!”
王松也很惊喜,“罗董也是东北人?难怪一见面就觉得亲切,咱三个老乡在异地他乡聚在了一起,还达成了合作,缘分真是不浅啊!”
罗董本身就是个健谈的人,在酒精和乡音的催化下,他就多聊了几句自己的经历。令谦因此了解到,罗董是辽宁大连人,是早期内地下海到深圳的那一批,多年来,摸爬滚打,商海沉浮,挣下了现在的家业。背井离乡的酸楚让王松和罗董有了更多的共鸣,俩人从创业的艰辛聊到第一桶金的喜悦,从守业的艰难说到过去一年的动荡,相似的经历让两个相差十五六岁的人颇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酒过三巡,俩人几乎要称兄道弟起来。令谦在一旁不多插嘴,毕竟这是王松的主场,他只需配合好即可。
罗董感慨做生意太费心力,坚持到现在也是为了给儿子铺路。
“令公子想必也是青年才俊,这次没跟您一起来?”王松问。
罗董一愣,笑了起来,“哈哈,他呀,上学呢,来不了!”
“哦?那应该是读博了吧?”
王松推测,罗董六十出头的年纪,儿子怎麽的也得有三十了吧。
“读博?哈哈哈,我倒是希望啊,可这小子不是块学习的料,等过个十年八年的跟我学做生意算了。”
王松和令谦面面相觑,似乎明白了些什麽。罗董也不避讳,“是这样,我和现在的妻子是再婚,我们的儿子才十一岁,小学还没念完呢!”说完又大笑起来。
令谦他俩恍然大悟,也跟着笑了起来。罗董收住笑,似乎是对着令谦他们感慨,又像是自言自语,“唉,他姐姐志不在此,不然我可能早就回家享清福了。”
“您还有个女儿?”王松问。
“没错,不过,跟我前妻生的,在广州当老师,我来这签约也是为了顺道看看她,去年也不方便见面。”
“老师啊,好工作。”令谦说。
“是挺好,主要是她喜欢,她妈妈之前就是老师,算是女承母业了。她对做生意不感兴趣,要不然现在和你们谈合作的可能就是她了”,罗董说,“唉,也是她们母女俩也不想和我有太多瓜葛,我这次来见人家,人家未必高兴见我。”
罗董这句颇有些无奈的自嘲让令谦听出这里面必然是有什麽故事,但也不方便打听人家隐私。
王松岔开了话题,“您女儿在哪个学校上班?其实,女孩子当老师挺好,安安稳稳的,像咱们这样天天一睁开眼睛就想着进账出账,钱钱钱,多操心。”
“那倒也是。她在市实验中学,教语文的。”
“实验中学?”令谦和王松异口同声地问,与此同时,令谦心里忽然有某种莫名其妙的预感。
“那不是虎子的高中吗。”王松说。
令谦点了点头,又看向罗董,“冒昧地问一下,您女儿叫什麽名字?”
“罗永忆,怎麽,你们不会认识吧?”令谦和王松的反应让罗董感到有些奇怪。
“啊?!罗老师,您……居然,您,果然,是罗老师的父亲!”虽有预感,得到答案的令谦还是有些语无伦次。
“你们真的认识?”罗董惊讶起来。
“啊,难道……罗董的女儿就是虎子高中班主任罗老师?!”王松也吃惊地看向令谦,脱口问道。
“罗老师”这三个字王松可不陌生,虎子高中毕业之前,这三个字有一段时间经常出现在令谦的口中,那时候,王松还猜测过令谦是不是对人家老师有什麽想法,却也没什麽後续。现在想来,似乎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听他提起了。
“哦,准确来说,曾经是,我儿子现在读大三。”令谦说。
“哦?居然是这样!竟然有这麽巧的事儿?!那咱们真是太有缘分了!”罗董惊叹道。
“是啊,是啊,没想到,真没想到,时隔几年,居然见到了罗老师的父亲。罗老师当年对我儿子非常好,一直想请她吃饭表示感谢,都被她婉拒了。没想到,今天倒有机会和她的父亲共进晚餐,真是意外之喜。”
令谦完全不是客套,他真的觉得又惊又喜。对于令谦来说,罗老师一直是个特别的存在。当初虎子在校时,罗老师给了他们父子很多的帮助,这让令谦感激不尽。除了感激,令谦知道他对罗老师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达不到倾慕的程度,又比欣赏多一些。如果她不是虎子的老师,如果他们年龄相差再小一些,也许令谦会主动改变他们的关系。但一切都只是如果而已,令谦有他的顾虑,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也就被压抑下来,不敢细琢磨。
再後来虎子上了大学,令谦和罗老师没了交集,也不好再去打扰人家,除了假期虎子回广州和同学去看望高中老师回来提上几句外,“罗老师”这三个字便不再频繁地出现在他们父子的生活中。
没想到,今天,在这里,居然认识了罗老师的父亲,这是怎样的缘分。罗海明,罗永忆,居然是父女关系!此时此刻,震惊之馀,令谦还特别想问一句,“罗老师,她过得怎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