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奇妙大营救第60集免费观看 > 第17章 岁月不薄(第1页)

第17章 岁月不薄(第1页)

第17章岁月不薄

这场骤然爆发的战争,如同一枚炸弹,炸开在令谦和秀莹的婚姻大厦旁边。原本地基就不牢靠的房舍,处在随时倾覆的边缘。随着炸弹的落下,华丽的婚姻墙皮也渐次脱落,斑驳的墙体露出,夫妻俩看到的对方,早已不是爱情粉饰後的彼此。

相看两厌,面目可憎,这些过去从不会出现在两人脑海中的词语,仿佛一夜之间被植入,且根深蒂固。夜深人静,相背无言,过去的种种美好不知道什麽时候已经抽身离去,曾经相拥而眠的两个人,终于无话可说。

也许,真的是吵累了,曾经水到渠成的婚姻,如今要歇斯底里,这之後又要用力去维护,夫妻二人都感到精疲力尽。暂时的战火平息,也许是为了休养生息或是积蓄力量,为了熬下去或者下次更大的战争。但是,总算,暂时,不争吵了。

在大哥娶妻生子,挣扎于一地鸡毛的婚後生活时,令如已经离开家,在省城度过着她的大学时光。从小到大,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她选择了省城的第一师范大学,既能圆大学梦,又离家不算太远,喜兰和凡江也很支持她的志愿。高考结束後,令如被省第一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系录取,成为孟家和古家的第一个大学生。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喜兰比令如还要开心。几个子女中,令如是长得最像喜兰的一个,性格既有凡江的沉稳,又带着喜兰的果敢。在她的身上,能看到父母最美好的品质。或许是基于这一点,喜兰和凡江一直对她寄予厚望。

中学时代的令如,属于那种平时不显山露水,但考试时总能跻身前几名的好学生。她长得很耐看,是那种大大方方的美,虽不惊艳,但看上去让人发自内心的舒服。从不多言多语,却自带一身正气,女生愿意和她成为好友,男生欣赏她,却不敢轻易造次。

从小到大,令如都是兄妹几个中最让父母省心和放心的,所以当她第一个离家求学的时候,喜兰夫妇虽有不舍却不过分担心,他们相信自己的大女儿,无论在哪都能安然处之,过好自己的人生。

令如报道的时候,喜兰和凡江都随她一起坐火车去了学校。之前夫妻二人的安排是只让凡江陪女儿去就好,後来是令如坚持母亲同去的。她曾经听父亲说过,母亲当年成绩也很好,但为了照顾家人,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後来再也没有弥补上这种遗憾。令如十分想让母亲去自己的学校转一转,去看看她梦寐以求的地方究竟是什麽样子,即使这样远远不能补上当年的缺憾,但多多少少,自己也算替母亲圆了一半的梦,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离家的前几天,喜兰一直在收拾行李,女儿的丶凡江的,最後是自己的。岁月的车轮碾过了几十轮,早已将少女喜兰的疯张碾碎成细碎的温和。但这几天,她却总表现出一种不安,消失了好多年的急躁也仿佛在一夜之间回来了。收拾行李的过程中,女儿和丈夫会提出带什麽或不带什麽的建议,她有时报以无声地反对,有时干脆厉声反驳,说他们没有出门经验,不要瞎掺和,并把令如自己选的那些衣服挑出几件扔出了箱外。

其实,喜兰远行的次数有限,她又何尝有过多少经验。可是她仍然反抗着,用多年不见的霸道捍卫着自己收拾出来的行李箱。令如只在母亲教训令超时见过她的雷霆手段,而对自己,母亲始终是和颜悦色。她很委屈,找父亲诉苦,她不理解,为什麽自己在家的时候母亲从不发火,自己马上要走了,她却这样蛮不讲理,难道是厌烦了,巴不得自己赶紧离开?

凡江把女儿领到外面散心。凡江说,等你有一天自己成了母亲,你就理解你妈妈今天的做法,她是舍不得你。令如不解。凡江说,她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掩饰心里的真实想法,越是激烈越是不讲道理,就代表她越想否认对你离家的舍不得,只不过你妈不善于表达感情,只能这样跟自己较劲。令如问,那我应该怎麽做?凡江回答,随她去。

喜兰的较劲在一家三口到了省城之後,渐渐消退。她开始高兴,开始自豪,为能借着女儿的光在省城的街道丶在大学的校园随意逛逛而骄傲。尤其是在省第一师范大学的校园中,令如觉得母亲仿佛变年轻了,和自己差不多年岁,她对一切都好奇,甚至是校园里那些柳树,只因为它长在师大的校园内,母亲就对其青睐有加,这让令如哭笑不得,又觉得母亲十分可爱。

在经过一栋建筑的时候,喜兰问令如,这里让进不?令如擡眼一看,建筑正面的房檐之上有“图书馆”三个大字,她想起父亲之前和自己说过母亲和父亲之间那些借书往事,说了句,我进去问问。

一番交涉後,虽然最终还是因为“非本校师生不能随意进入图书馆”的规定,喜兰和女儿的图书馆遗憾地擦身而过。但令如还是叫来了校门口的照相师傅,给一家三口丶父母丶以及母亲自己在图书馆前拍了照片,并且在自己入学拿到学生证後,郑重地在馆内阅览室的书架旁拍了张照片,连同之前那几张一起洗好寄回了家里。

这些照片她自己也留了一套,夹在日记本里。她很爱看母亲那张单人照,过去她总把母亲当成母亲,顶多当成一个劳动妇女。可是,这张图书馆前的照片,却让令如感到震撼,母亲是个女人,是个曾经是女孩的女人,她也有过年轻的岁月,有过青春的容貌,有过簇新的理想,可是,生不逢时也好,造化弄人也好,母亲成了母亲。

这种震撼,在父母离开後,她在宿舍中打开母亲收拾的行李箱後有过一次,那些当初被母亲赌气甩出的衣服,不知道什麽时候又被整齐地叠进箱中,令如的心情复杂的如同那层叠的折痕。

令如从母亲略显拘谨和羞涩的笑容中,仿佛看到了她年轻时的模样,虽然母亲更年轻的样子她早已记不清了,但是现在,看着这张照片,母亲隐约可见的白发,清晰可辨的皱纹,都不是衰老的痕迹,而是她年轻过的证明。那一瞬间,令如很想哭,在刚入学没多久的这一瞬间,她格外想念母亲。

喜兰在收到女儿寄来的信件和夹于其中的照片後,立即拽着凡江一起认认真真地看了几遍。女儿用文字记录着大学生活,那些文字连同喜兰之前所见过的师大草木丶楼宇变成一个个生活片段,在她脑海中上演,朝气蓬勃,活色生香,热闹非凡。

喜兰摩挲着那几张照片,不愿放手。在那之後的好多天,喜兰每天晚上,都要坐在台灯下看那照片。她会看着那张自己和凡江的合照出神,当年,她和凡江的缘分离不开县中学图书馆这个无声的媒人,遗憾的是那时候没有机会留下一张这样的照片,来证明那段仓惶又自卑的岁月。

她会看着一家三口的那张照片微笑,许多年前,自己从凡江手中接过那县一中图书馆的书,又可曾想过会有儿女成群的今天,自己和凡江是怎样从那样小的两个顽童一路长成自卑又自信的青年,又是怎样结为夫妻,变成相濡以沫的伴侣,时光啊,太神奇了。

更多的时候,喜兰会把自己以及女儿的单人照摆在一起看。昏黄的灯光下,自己和女儿的脸庞略带朦胧,却又更加相像。在女儿的眉眼间,喜兰仿佛看到了旧时光中的自己,一路奔跑丶一路或哭或笑,姿态渐渐矜持,表情渐趋含蓄,时空转换中,当年无知无畏的大脚少女已经长成了另一张照片中的沧桑妇人,而她的灵魂丶她的理想似乎又脱胎出一部分,塑造了照片中女儿的模样。

自己今生未能继续的求学梦在女儿的人生中得以延续,在那一刻,除了获得一种莫大的宽慰之外,喜兰豁然参透了生儿育女的真谛:原来,结婚生子,不光是为了传宗接代,这一辈又一辈丶一代又一代的血脉传承中,也许还有着理想的未完待续。

至亲血脉中延续的不仅仅是基因,还有可能是上一代的执念丶遗憾和希望,当血脉塑成人型,当新生命脱胎而出,执念会淡一点,遗憾会少一点,希望永远都在。只不过,这种转换与传承不是自私的丶强制的,而是毫无征兆丶潜移默化的,老一辈从未要求,小一辈却有可能早已踏上了前辈的来路。

当年,在图书馆和凡江同行时那种相形见绌的自卑,如今早已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想象女儿在校园的院落楼宇间穿行的自豪。喜兰很庆幸,在自己年过半百的时候,还能看到当年根植于自己心中的愿望的种子,在令如的人生中发芽开花。曾在某段时光中薄待过她的岁月,终于还是给了她不菲的补偿,她很知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