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奇妙大营救第60集免费观看 > 第110章 无以为报(第1页)

第110章 无以为报(第1页)

第110章无以为报

刚接班时,统计学生家庭信息,罗永忆就曾留意过孟与胡的资料。最初,罗永忆只是对这个学生的名字好奇,也和别人一样猜测这是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将两个人的姓氏与他们爱情的结晶融为一体。可这个学生资料中母亲那一栏却是空白,每次开家长会,来的也都是他的父亲。

是离异,还是母亲亡故?罗老师心里添了些许的疑惑,但毕竟涉及到个人隐私,她也没有去打听,还是某一天,罗永忆偶然听到孟与胡等几个学生闲聊说到父母离异的事情,这才确定这又是一个和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孩子。

上班这些年,罗永忆眼见着学校里离异家庭子女的数量逐年增长。离婚在这个时代已经不足为奇,高中生们也早已不再对离婚丶外遇这些字眼谈虎色变。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早已从父母身上学会了这些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九十年代初期,从内陆过来的那批人的子女们,很多人都经历过父母从两地分居,到联系甚少,再到各自安好的过程,也早已习惯跟随其中一方或是在重组家庭中生活。不习惯又能怎样呢,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改变,总有一些人不再甘心居于一隅过平淡的一生,总有一些人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去寻找人生多种的可能。不是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渴望外面的世界,三四十岁,甚至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同样渴望,欲望的小火苗一旦被点燃,便再也无法轻易熄灭,以或快或慢的速度蔓延着,最终都会发展成燎原之势。

大时代的浪潮波涛汹涌,每个被裹挟其中的人都在主动或被动地做着人生抉择。渴望现世安稳的人坚定不移地固守着眼前的幸福,躁动灵魂无处安放的人义无反顾地寻找下一个灵魂的栖息地。无所谓对错,不过是个人选择罢了,只是,近旁的人难免被这抉择所波及,尤其是孩子。

当班主任时间长了,罗永忆对班里学生的家庭状况也更加了解。也许是内心深处的同病相怜感作祟,她对内陆地区过来的那些单亲家庭的学生格外关注也格外照顾,孟与胡就是其中一员。抛开这些因素,孟与胡也的确是非常讨人喜欢的孩子,他身上的阳光和自信有时会让罗永忆很难将他归于单亲家庭子女的行列。她也十分好奇,到底是怎样的父亲,怎样的教育才能让眼前的这个孩子丝毫不见怯懦丶孤僻和颓废。直到孟与胡这次意外受伤,罗永忆和他们父子近距离接触下来,才明白为什麽教育学书籍里总是强调家长爱与陪伴的重要性。

高三学生只有周日白天有短暂的休息时间,一些住校离家较远的学生嫌来回折腾麻烦,便不周周都回家,罗永忆便利用这个时间隔仨差五地邀请一些不回家的学生去自己家里吃饭,虽然这样不免会让母亲受累,但好在母亲也喜欢热闹,喜欢烹饪,平时就她们母女二人吃饭,母亲的厨艺总不能完全施展,现在有了客人到来,母亲算是有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得知孟与胡的父亲出差还没回来,这个周日,罗永忆也邀请了他去自己家吃饭。学生们凑在一起,聊开了,言语之间难免会对学校紧张的作息时间有所微词,顺理成章的,也就有孩子聊起父母过于严厉,给自己的压力过大,大家又七嘴八舌地吐槽起家长。骂学校的时候孟与胡也是眉飞色舞,别人抱怨起家长的时候,他却坐在一旁微笑不语。

同学孙迪问他,“怎麽不说话了,是不是怕罗老师给你告家长啊?放心吧,罗老师是咱们的人,不会泄露机密的,是不是,罗老师?”

大家都笑了,罗永忆也笑着问道,“是啊,小孟同学,你父亲就没有什麽可‘批判’的?”

虎子笑了,说,“当然有,但是比起他给我的,好像又没有了。”

孙迪不依不饶,“孟与胡,我记得你爸妈也离婚了吧,你就不恨他俩?反正我恨,我爸我妈都再婚了,还都有了新孩子。你们是一到周末回不去家,我是有家也不想回,那是他们各自的家,不是我的家,我在广州没有家。”

一句话说的大家都沉默起来,罗永忆的心底也泛起一股酸涩。父母离婚的时候,她和这些孩子的年纪也差不多,虽没有如此强烈的恨意,却也曾有过很多的不理解,也因此陷入过自卑。虽然长大之後,她渐渐理解为人父母也有许多的身不由己,却也始终觉得父爱的缺失是她成长路上不能承受之殇,以至于直到现在,她仍不相信爱情和婚姻,仍不愿意将自己的人生和另外一个人连接在一起,更不用说生个孩子。

“小时候刚知道我爸妈离婚的时候,我更多的是害怕而不是恨,我害怕自己没有家,害怕他们俩谁都不管我了,可是後来我发现他们对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关于我的事情他们还是一起商量,只是不住在一起而已。我奶奶和我大姑也跟我说,爸妈只是换了一个方式相处,并不影响他们对我的爱。後来我到广州和我爸一起生活,看他又忙工作又忙我,太辛苦了,我实在没有理由再去埋怨他。後来我彻底想明白了,父母不光是父母,他们还是他们自己,也会有烦恼,也会被迫做出一些决定,我们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生养了我们,对他们可以抱怨,但说到恨就太严重了。换作我们自己,要是和他们有一样的经历,未必会比他们做的更好。”

孙迪盯着虎子看了半天,想要反驳,却发现无话可说,也陷入了沉默。

同样受到巨大触动的还有罗永忆,她很惊讶眼前这个不满十八岁的男孩子面对离异的父母丶不完整的家庭居然能有如此通透的想法。看来,他的积极阳光是源自于他内心的强大,而这强大心灵的塑造,当然要归功于他的父亲和他的亲人。都说教学相长,罗永忆没想到,在课堂之外,她的学生也给她上了一课。

过了两天,令谦从香港回来了,看着儿子一切都好,听儿子说上周末还去罗老师家里做了客,令谦觉得得赶快找个时间见见罗老师,表达一下感激之情了。第二天接儿子下晚自习的时候,令谦特意提前一个小时去了学校,门卫不让家长随便进去,他便打了电话把罗老师请到了校门口。

聊了一会儿虎子这几天的状态,令谦才把话题过渡到此次前来的目的。他给罗老师带了两份礼物,一份是香港着名品牌的点心礼盒,另一份则是当地一家有名的手工作坊出品的纯手工制作的手包。

罗永忆百般推辞无果,妥协道,“这样,点心我留下,毕竟给孟与胡做饭的是我母亲,算是感谢她的。手包太贵重了,我真的不能收。”

令谦无奈地笑了,“我们爷俩留个女士的手包也没什麽用啊,您还是收着吧,这段时间真是没少麻烦您,我是专程来道谢的。”

罗永忆坚持不收,令谦没办法,也不好强求,想着以後有机会再说。俩人互道再见,离开之前,罗永忆叫住了令谦,转述了那天孟与胡在她家说过的话。

“别告诉与胡我跟你说了这些,他是个好孩子,你也是个好父亲,我告诉你这些是想让你放心,你做的一切孩子都能理解。你也不用再特意来感谢我,我做的都是当老师该做的,你放心,在校期间,我会好好照顾与胡的,咱们共同努力,让他顺利度过高三,考个满意的大学。”

说完,罗永忆微笑着说了句“留步,再会!”便转身返回了校园。

罗老师的身影已经渐行渐远,令谦却仍然站在原地。他的内心极不平静,儿子的那些话不曾当着他面说过,这麽多年,虽然父子感情融洽,但他一直不确定儿子对他的选择到底持怎样的态度,不确定儿子是否对父母的离异心生怨怼。现在他完全明了了,原来,那个他眼中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早已自己消化了来自家庭的苦,留给了他父子天伦的甜。他感谢儿子的懂事,也感激罗老师的善解人意。

儿子的理解他可以回以加倍的父爱,可是,对罗老师的人情真是缺欠越多了,令谦看了看手中没能送出去的手包,无奈地笑了,没办法,只能有机会慢慢还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