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年终岁尾
师父怕冷,一进入深秋,令超烧水的频率就大幅度增加。除了续茶水,更重要的是师父那个暖手的热水袋要经常换烫水进去。虽然令超和陈耀祖他们这些小辈已经能胜任一部分工作,但有些精细的修复还需要陈继源亲自操作,戴着手套终归不方便,人上了年纪,血液循环又不好,天气冷一些,手指就不是很灵活,于是总要抱着个热水袋,保持手部的温暖。
随着师父那件深蓝色有暗纹的厚袄,从终日披在肩上变作领口严严实实扣好地裹在身上,令超来天津後的又一个严冬悄然到来。
也许出身东北,也许年纪尚轻,令超远不似师父和来自南方的师弟那般惧怕寒冷,况且天津的冬天相较于老家来说,那点儿寒气本就不是一个量级。于是,在陈继源先生的修复间里,一到冬天就会呈现这样的景象——老先生穿得严严实实,手里抱着暖水袋,在两个徒弟间溜达着指导,两个徒弟,一个穿着棉袄,另一个却着一件薄毛衣。不远处的桌上,茶杯里蒸腾出氤氲的热气,从日出东方,到星光满天,一日的光景就这般度过了
令超很喜欢天津的冬天,喜欢空气中那种不至于十分凛冽却又格外清冷的气息。有时候起得早,他便不去食堂吃饭,一个人走到附近的居民区,寻一家早餐店进去,在地道天津味儿的背景声中,吃一碗透着咸香的锅巴菜就一个微甜的糖果子,临走时给师父打包一大碗他最爱的豆腐脑,再配一个糖果子,再给习惯睡懒觉不吃早饭的耀祖捎带一个不加辣的煎饼果子。
来天津的四年,馆里常见新人涌入,也常有旧人离职。一开始令超不是很理解,这样一份充满意义的工作为什麽有些人好不容易挤进来,没过多久便要离开。後来他渐渐明白了,这是一份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枯燥单调,远不如手中画作那样丰富多彩。外面的世界太广阔了,诱惑也很多,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总有一些人渴望去不同的世界去看一看。自己刚毕业那会儿不也是因为杂志社的工作落空,而这里又可以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而改变了志向吗。
师父也常说,人和人讲究缘分,人和工作也讲究缘分,有人愿意留,就总会有人想要走,想走的留不住,想留的跑不了,总会达到一个平衡的。
令超也说不好自己未来会不会成为想走的那一个,但他知道,至少几年之内他是不会走的,这里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还有出国进修的机会等待着他,虽然不知道是在多久之後,但他愿意等,也不会因为等待而焦躁。在馆里工作的这四年,令超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沉静下来,杂念少了,人也就更从容了,至于其他的东西,自然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十一月下旬,令超先是被派到北京出差,没隔多久又去了西安参加一个业内的座谈会,回来已经十二月初了。馆里每逢年末便会格外忙碌,油画修复组的工作更是繁忙,除了完成手头的修复任务外,还要盘点一年入馆的画作数量,统计修复数量与修复程度,制定来年的计划,再由此预算出未来一年修复工作所需的用料开支,桩桩件件都是精细活儿,半点儿都马虎不得。
转眼来到了十二月下旬,这天下午,韩童拎着两包东西转悠到修复组,陈耀祖笑着招呼着,“稀客,稀客,快坐下,令超,赶快给童哥倒茶!”
陈继源也停下手中的活儿故意板着脸对韩童说,“中午吃饭你师父还跟我念叨,说你出差一走就是半个月,都没人帮他干活了,他攒了一堆版画等着你呢,你还有功夫到我们这儿来晃悠?”
韩童提了提手中的东西,笑着说,“陈老,您瞧,我这可是特意从云南带了点心来看望您的,您还赶我走。”
陈师父哈哈一笑,说,“东西留下,人随意吧!”
大家都笑了起来。令超给他倒了杯茶,拿把椅子让他坐下,“什麽时候回来的?还顺利吧?”
“昨天晚上到家的,一切顺利。我跟你说,昆明真是个好地方,温度适宜,我刚出火车站都有点儿不适应了。有机会你亲自去感受一下。”韩童眉飞色舞地说着。
令超在西安正要返程的时候,韩童就随版画组去了云南,两个人已经好久没见到对方了。
“我手头还有挺多活儿,长话短说,令超,耀祖,这周五下班要是都没什麽事儿,咱们聚一聚,你俩有没有什麽特别想吃的?要是没有的话,就还是我和海洋定。”
“去哪都行,你俩决定就好,是为了聚聚,也不是为了吃。”令超说。
“哎?不行啊!聚重要,吃也很重要!你俩得找个好吃的地方,天儿也挺冷,我看,打边炉就不错。”陈耀祖建议道。
“你小子来天津都这麽长时间了,还时时刻刻忘不了你的‘打边炉’,你别说,我媳妇单位旁边还真有家新开的火锅店,我俩去过一次,味道不错。这样,咱们就暂定周五下班在一厅旁边小门那集合,有变化提前说。海洋那边我一会儿告诉他。”韩童边说边起身,又冲陈继源挥了挥手,“陈老,我走啦,改日再来看您!”
陈师父笑呵呵地说,“慢走。对了,回去告诉你师父一声,今天晚上下班在传达室等我一起走,我新得了瓶好酒,找他喝两盅。”
“那我师父可真是有口福了,走了,回见!”
师徒三人目送着韩童走出了修复间,继续忙活起来。
入职後,韩童和王海洋被分到了版画修复组,他们的师父胡旭江和陈继源是师兄弟,当年出师之後,两人各负责一个部门,多年以来感情甚笃。因了这层关系,韩童丶王海洋和陈师父,令超丶陈耀祖和胡师父的关系也很不错,令超他们这些晚辈每次出差,但凡给师父带土特産,也必定是双份的。
韩童他们组和令超他们不在一个办公楼,平时忙起来常常好几天见不到彼此。过去一个宿舍还好,可自从韩童结婚搬出了集体宿舍,王海洋和女朋友搬到一起住之後,兄弟四个聚在一起的机会就很少了。但每个月末,但凡四个人都在单位,总是要聚一聚的。韩童今天来,便是为了这事。
毕业的时候,导师曾叮嘱过令超,进入职场,要多留一些心眼儿,不要太实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和同事搞好关系十分重要,但不要强求和他们成为朋友。毕竟职场不同于校园,有着很多利益牵扯。
因此,在令超心中,职场友谊是不可以奢望的,甚至和爱情一样可遇而不可求。但自从报道後和其他三人分到了一个宿舍,一直到现在,每个人身上都经历了一些成长和变化,他们的感情却越来越好了。令超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能在参加工作之後遇到三个性格迥异,却又志同道合的兄弟。
周五上午,海洋抽空跑到修复组,通知晚上聚会正常进行。下班後,四个人在一号展厅旁小门集合完毕,韩童开车载他们去上次说的那家火锅店。
明天不上班,大家就都喝了点儿酒,推杯换盏间一边感慨着一年又快结束了,一边畅想起新一年的生活。说起新年,韩童一拍脑袋,“差点儿忘了!”随後从外套兜里掏出两张票,递给令超和陈耀祖。
“你嫂子她们剧团给的新年歌舞剧演出票,时间是元旦那天晚上,本来我俩要去的,可是我老丈母娘他们临时决定元旦要过来待两天,我俩去不了了。海洋要跟对象回老家,你俩要是没什麽事儿就去吧,接受一下艺术的熏陶,听我媳妇说,规模还不小呢,还有从英国丶美国丶意大利来的艺术团呢。”
令超和陈耀祖收好了票,约定到时候一起去看。
兄弟四个吃饱喝足走出了饭店,韩童喝了酒不能开车,这天的温度不算低,四个人就沿着大街边走边聊,彻底尽兴,才各自打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