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卷轴外侧没有标签,她将夜明珠交到马舒钰手中,小心将卷底铺开在桌子上,一页一页地翻过,发现内容都是些阵法图画和心得,其中不时夹杂着些小字批注,范舒爻一路看到最後,终于看到了作者自陈:这些阵法的创制者,是二十年前玉华峰的舒字辈弟子魏舒建,为他批注的,是当时执掌玉华峰的玄字辈长老玄希。
范舒爻视线从那一排排阵法心得中掠过,仔细寻找着字里行间的线索,马舒钰一只手端着夜明珠,一只手拿起一卷方才范舒爻推到一边的上古秘术,来回看了又看,突然道,“我明白了!郭老师想告诉咱俩,玄希懂记忆封印术。”
“怎麽说?”范舒爻接过马舒钰手中的卷轴,看见了卷底夹着的一张小纸条,上面郭舒乂工整的字迹写着“记忆封印术”,看来她虽然没翻译整卷,但还是留了提示的。
“你看这卷里的批注,虽然用的也是上古文字,但字里行间的锋芒和这些阵法间的批注应该出自同一人。”马舒钰指了指记忆封印术卷轴上的小字,“你看这里的批注,这一折丶一撇的出锋,显然是同一个人写的。”
“那便是了。”范舒爻将卷轴里的小纸条拿出来随手以法诀焚化,抚了抚额角,愁容难掩,“从这卷轴上看,玄希师伯已经发觉自己就是贤靖大长帝姬了。”
“我的天,玄希师叔是太祖之女,依郭舒乂列出的这张年表,她今年,至少一百六十多岁了!”马舒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xue,“可她看上去只有五十多岁,真是道不问寿,修行复归。
道教养生精神中认为宇宙的发展有顺向过程的同时,也应该有逆向的复归,《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即俗话说的“返老还童”。
”
“若你好好修行,大概也能长命百岁不止。少室山上衆所周知玄诚师伯一百多岁了,除了一头银发,看起来不是比山下那些四五十岁的老者还要康健些。”范舒爻拿过方才一直放在一旁丶灰尘少些的一册《纯阳志》,翻找半天後又道,“这本是归一阁里目前存有的《纯阳志》,里面记载玄希师伯是元丰元年
1078年,元丰是宋神宗赵顼在位期间最後一个年号。
被师祖亲自收为入门弟子,赐道号玄希;元佑二年
1087年,元佑是宋哲宗赵煦在位期间的第一个年号。
开始执掌玉华峰,主要负责教导弟子符箓修行;崇宁二年
1103年,崇宁是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的第二个年号。]
接掌朝岳峰,负责管理入门弟子和一衆高阶弟子。”
“看上去没什麽问题。”马舒钰同她一起看着那一册《纯阳志》,心里想的和范舒爻一样。
二人只得将书册一直向前翻看,又前後对比了几次,终于发现了问题。
马舒钰思忖道,“纯阳立派以来,执掌各峰的玄字辈长老虽然多次调整,但除了创派最初的那几位是师祖亲传弟子外,其馀的都是先从入门弟子做到高阶弟子,而後各因造化被师祖看中收为玄字辈道人,只有玄希师叔,《纯阳志》中未曾记载她的来处,好像凭空出现在少室山上一样。”
范舒爻螓首微垂,接着道,“不仅如此,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比对,还能发现历任掌管各峰的玄字辈长老或羽化或下山,唯一不曾有去处的,便是这个
玄通
师伯了。”
“而且她和玄希师伯一样,也是女冠。”马舒钰顺着范舒爻的手指去看《纯阳志》,发现其中关于这位玄通长老的记载到熙宁十年
1077年,熙宁是宋神宗赵顼在位期间的第一个年号,其间王安石主持中兴变法,史称“熙宁变法”
戛然而止,好像这个人从此凭空消失了。
这不合常理。马舒钰将夜明珠仔细凑到这一页的装订处,发现胶装痕迹尽管很平整,但仔细对比後还是能看出来比前後页新上几分,是故意做旧。
“玄通大中祥符二年
1009年,大中祥符是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的第三个年号。
上山,是师祖最後一位亲传弟子;老郭查到的线索里,贤靖大长帝姬正是这一年薨逝的。由此基本可以推定,‘玄通’就是贤靖大长帝姬,也是如今的‘玄希’。至于她为什麽由‘玄通’变成了‘玄希’,大概是发生了什麽,让师祖不得不封印了她的记忆。”范舒爻顿了顿,说出结论,“若无意外,这就是郭老师想告诉咱们两个的答案。”
马舒钰点了点头,感到疲惫,她靠在椅子上,怔怔看着范舒爻,“范老师,若你发现自己是被封印了记忆的太祖之女,面对如今这样一个大宋,你会想要做些什麽?面对曾经封印过你记忆的纯阳,你又想要做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