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洲水军造船就没停过,火炮也已提上了日程。
要造火炮火枪,炼钢的支出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这些都是优先级别最高的事,哪样不是花钱如流水之事。
虽然前两年,朝廷在肃南府抄出了四千万两的家当,但也经不住这么折腾。
所以,姜远也不敢保证,赵祈佑会马上采购罐头。
但姜远敢肯定的是,这罐头定能走进军中成为军粮的一部分。
如果明年不行,那便后年,因为赵祈佑不是什么昏君。
只要道理给他说明白,他自会知罐头的好处。
等他缓过气来,这东西终究会被他采纳。
姜远随后又尝了各种肉类罐头,又询问了这些罐头到底放了多少天。
那几个站在一旁的学子连忙应道:
“先生,这些罐头大多存放了六十天,最短的也有一月以上。”
姜远点头道:“这些罐头吃起来,虽然味道稍差,但却是符合要求的。
且说说,你们是怎么做到密封的?”
那几个学子听得姜远问起密封之法,挺直了胸膛,朗声答道:
“先生,说起这密封之法,起初我等是用蜡封法,但发现用蜡封法加瓷盖虽能封住,但里面仍有空气,做不到真正的隔绝。”
姜远颌首:“不错,这样封口断然不行的,你们如何解决的?”
学子们只道是姜远在考量他们,答道:
“我等起初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后来还是何昌想了个法子,这才解决了。”
姜远将目光看向一个个子细小,白白净净的书生:
“何昌,说说你是如何解决的?”
何昌忙拱了手,腼腆的笑了笑:“先生,您不是教过学生,空气遇热则胀,如那烧水冒气一样。
而空气遇冷,则会收缩,如这寒冬茶盖下凝的水珠。
所以,学生在想,可不可以将罐头放入水中将其加热,使空气尽量跑多一些出来。”
姜远一怔,何昌所说的不就是热排气法么?
此子悟性不差啊。
姜远上上下下打量着何昌,替他说道:
“而后趁了热气排出时,将瓷盖塞上,再浇上蜡封口后,置于井水之中。
玻璃罐内的残余的空气,一遇冷便会收缩,将瓷盖吸住。
虽然此法不能完全排尽空气,却已是最好的办法了。”
何昌惊讶的看着姜远:“先生,您早就知道了?”
姜远暗道一声惭愧,他自是知道这么一个法子,但他却是没有记起来。
“那倒不是,这是你想出来的法子,为师只是听你说了前半段,便将后半段推测出来而已。”
何昌却越发敬服起姜远来,自己想的这法子,也是试过许多次才摸索出来的。
而先生,只听了一半的法子,就能立即推测出后面的事,先生的学问恐是已达天人之境了。
“学生不及先生万一,若不是先生教我等认识什么是空气,我等也想不出这法子。”
何昌恭敬行礼,腰弯得极低。
姜远当然不会说自己也是从别处学来,然后忘了之事,咳嗽一声,干脆来个现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