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
“你就算对自己没信心,也该对应总有信心。”陈可最後只能这麽说,“我们还是先对剧本。”
。。。。。。
《风铃》是一个不复杂的犯罪题材电影,男主角温煦是个菜鸟刑警,但大胆细心,很得警局前辈的喜爱。
而在他任职的第二年,辖区内发生了恶性杀人案件,一个富二代被杀死在垃圾场,尸体上方的废旧铁架上,挂着一个破破烂烂的风铃。
随着案子深入调查,警方发现近几年全国各地共发生了四起类似的杀人事件,前四起已经并案调查。
每一起案子的死者死法不一,死亡地点也不一样,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案发现场都挂着一串风铃。
目前,案子的线索已经不少,这些死者曾经是一起玩乐的狐朋狗友,胡作非为干了不少混账事儿。
所以他们接连死亡,肯定是有人在蓄意报复。
可问题是,他们做得错事太多了,违法犯罪的事情也不少,许多事还是未成年时犯下的,仗着未成年的身份和富裕的家庭背景,几次逃脱法律制裁。
温煦在调查过程中,甚至産生了动摇,觉得这些人都是该死。
都说凶手不该以暴制暴,但这群死者几次逃脱制裁,让受害者还能如何选择?
每个人的绝望,都是被现实逼的。
女主角秦晚是温煦的高中同学兼邻居,因为秦晚性格活泼且富有正义感,两人高中时是很好的死党。
两人的重逢是场意外,温煦在四处走访时,遇见了在民营艺术班教陶艺和拳击的秦晚。
温煦甚至感慨,陶艺和拳击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兴趣爱好,也只有在秦晚身上才不显得突兀。
其实,按照悬疑题材作品爱好者的经验,已经能猜出凶杀案肯定与秦晚有关系。
是的,秦晚就是凶手。
秦晚是被养父母收养的,她有个异卵双生的妹妹。
妹妹性格比较听话乖巧,在福利院里很快就找到了收养家庭。
而秦晚性子独立,直到父母的故友找来,才获得了新家庭。
姐妹俩被两个家庭收养,但秦晚一直没有忘记妹妹,一直在养父母的帮助下寻找妹妹。
直到大学那年,她交往了一个有钱富二代,对方无意中提起秦晚有些面熟。
那时候秦晚已经察觉到富二代男友的表里不一和麻木不仁,正准备着分手,听到他这句话,便暂缓分手事宜,开始调查男友。
最後她查出男友在高中时,就和一群狐朋狗友厮混,还几次被警察拘留调查。
将他们犯过得案子一桩桩调查,秦晚在受害者中发现了自己的妹妹。
这群人和她妹妹在一所高中,其中一人看上了妹妹,开始展开追求,但妹妹以要好好学习为由拒绝了对方。
然後事情就发展成一群人开始阴魂不散的纠缠妹妹,不断骚扰晋升成了霸凌,最後还下药侵犯了妹妹。
妹妹也曾在养父母的支持下报警,却被反泼污水,案子不了了之。
最後妹妹跳湖自尽。
秦晚联系上了妹妹的养父母,发现养父母还在想办法为女儿申冤,他们说妹妹不可能自尽,她一直坚持要去找姐姐,连左邻右舍的异样目光都忍下来,怎麽会想不开自尽。
得知一切的秦晚,选择了一条最直接的复仇方法——将这些人都送下去陪妹妹。
至于尸体边上的风铃标志,是因为妹妹一直珍藏着秦晚手工制作的一个小风铃,她将风铃当成了妹妹的标记。
总体来说,这个故事比较老套,但好在逻辑通顺。
电影想要出彩,就得看导演的能力和演员的表演,故事的重点应该放在人物的塑造和引起观衆思考。
要是着重悬疑而故弄玄虚,可能会让观衆産生“就这”的失望心理。
毕竟这个故事没什麽大的反转,更多的是在刻画事情,而非案件。
而其中表演难度比较大的,肯定是女主角秦晚,但这不代表男主角就可以随便演。
作为观衆看故事的眼睛,男主角温煦必须将自己的情绪传递给观衆。一点点抽丝剥茧的震惊与彷徨,面对秦晚时的情愫和最後得知她是凶手的难受与无措,对自己职业的质疑和摇摆,这些都要演员去表达,要是没演出来,就会很影响观衆的观影感受。
因为网络上的质疑不少,徐颂安一直很认真揣度角色,去想象温煦的性格和情感,他不希望自己拖了後腿。
但为了不影响状态,他断绝了网络,全身心沉浸在在剧组氛围里,直到杀青,才重新登上了社交账号。
登录账号的徐颂安发现自己涨了不少粉,进入主页才了解,原来是因为《风铃》官方之前发布了定妆剧照,为他的颜值正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