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天生爱说话,靠的就是一张能胡侃的大嘴,越说越停不下来,“再说了,你也知道,你家曾被倪家退过婚,而倪家可是百户出身,正经的官职,吃皇粮的。
别人要是给你家提亲,能不考虑考虑吗?”
二贤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张玉清听闻此言,脸面无光。
原本笑容满面的李武,此刻也冷下了脸。
真是荒谬。
“既然这样,那就不用麻烦您了。
巧得很,最近我因立功升了试百户,也算是正式的朝廷官员了,每月也领朝廷的俸禄。
他倪谅不过是个百户罢了,我以前也打过百户,有什么好怕的。
我还不信,因为这事,就没有人敢来提亲。”
说着,李武还指了指身后牵来的战马。
“看见没,这是朝廷配给的边军战马。
要是有人想攀这门亲,也得查清楚对方的底细。”
媒婆顿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官身可不是普通军户可以比拟的。
张玉清也是一阵发懵,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
我儿子这是成了?!
---
李家以后也会是百户之家了吗?
媒婆不愿相信,平日她家与李家旗鼓相当,可李家死了丈夫,还带着一群孩子,相比之下,李家确实不如她家。
如今她实在不想看到李家兴盛起来。
既嫉妒又羡慕。
但事实摆在眼前,现在谁会在这种事情上撒谎?
媒婆咬了咬嘴唇,想说些什么挽回一下,刚要开口,张玉清已拉着李武往家里走,连招呼都没打。
媒婆气得直瞪眼,最后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李家关门离开。
媒婆张了张嘴,忽然觉得整天给人牵线搭桥的生活毫无意义。
想到自己丈夫大半辈子在军队混,也没混出个所以然,更是对眼前的一切失去了兴趣。
李武家的邻居听到外面的动静,袖着手走到门口准备看热闹。
一看,只见媒婆一人,疑惑地问:
“刚刚怎么了?我听见屋里闹哄哄的,怎么一出来就只有你了?”
李家大儿子回来了,满脸得意。
刚才看他那模样,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当上了百户似的。
我觉得以后他肯定更瞧不上我们这些穷邻居了。
哎呀!
李武的邻居吓了一跳。
……
这时,李武跟着张玉清进了屋。
桌上放着燕王赏赐的东西:两匹布、两张皮毛,看着像是貂绒,至于好不好他也分不出来;一盒药材他认得,有人参和一小盒鹿茸;还有一盒珠宝,珠光闪烁,除了觉得好看,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家里几个女人,除了关注布匹和皮毛,眼睛就只盯着珠宝。
小六和老五忍不住要去拿,却被张玉清一巴掌拍开,瞪着眼警告她们。
小六可怜巴巴地望着李武。
李武笑着把小六抱起,说道:“姑娘家的,现在要什么首饰,等长大后,哥哥帮你准备嫁妆,保证让你玩腻了为止。”
小六还没笑。
张玉清就开口了:“哪家像你这样宠妹妹?她们出嫁哪需要这么好的东西。”
说着,又对四个女儿说:“娘提前告诉你们,这些东西你们别打主意,都是你们大哥的。”
说完,张玉清开始收拾东西,四处张望,想着藏在哪里好。
李武趁着张玉清起身找地方藏东西时,笑着对四个妹妹说:“放心,要是娘不给,我来想办法,每人一份。”
老四、老五和小六立刻眼睛发亮,只有二贤勉强笑了笑。
李武把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