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治理好洪水的问题,之後每一次来都要淹死人的话,到游戏最後,钜巧族人不可能存活500以上。”
米璃:“所以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怎麽治理?”
“大禹治水的传说,我刚才只说了一半,其实最重要的是,为什麽鲧失败了,禹却成功了?”
江南:“他们治水的方式不一样?”
米璃:“对,不一样。”
“实际上,鲧采用的方法就跟现在钜巧族一样,修筑堤坝,逐年增高。”
“此方法为:堵。”
“而禹的方法截然不同,他做的事情是疏通河道,让水流更容易流走,而不是堆积。”
“此方法为:疏。”
“治水,堵,不如疏。”
江南惊讶:“所以建造这个堤坝,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我们十年前就不该帮他们?”
“是不是因为建了堤坝才会导致这麽大的洪水?我们又跟上一关一样,一开始犯错了呢?”
米璃:“这我倒不这麽认为。”
“堤坝确实有擡高河床的作用,但这个度是有限的,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
“但昨天的洪水简直就像大海倾倒了过来一样,那种程度,跟建不建堤坝,扯不上关系。”
江南:“嗯,我也觉得那只是游戏设置的固定关卡,当我们第二次来,就一定会发生。”
米璃:“嗯,所以建造堤坝跟第一关演错剧本并不一样。”
“而且,居于北岸的民衆确实需要堤坝,这些年他们也依赖堤坝生活了下来。”
“只不过对于南岸……”
她说着,转身面向南面广阔的荒地:“大禹疏通华北地区的多处河道,花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这个钜巧族做不到,人数有限,能到达的范围也有限,不可能对洪河进行全流域的疏通。”
“但是,我们的任务并不是保护这整片大地,只不过保护钜巧族一个部族而已。”
“所以,我们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
米璃看向江南,郑重发声:
“保北岸,弃南岸,让洪河改道!”
*
“……!!!”
江南十足震惊,不由睁大眼睛望向这看不到头的漫漫长堤,“……改道?!”
这麽大的一条河……
米璃细细道来:“我昨天在堤坝上仔细观察过,南岸的地势比北岸更低洼,而且有越远越低洼的势头,这就说明,洪河水是天然就有条件向南流的。”
“既不能失去洪河水对农业的帮助,又不能受洪水侵扰,最佳的改道位置,就该在钜巧族地界的上游,且不能太远。”
“选一个合适的点,让水流在抵达钜巧族地界之前就转向,但距离又在引水灌溉的范围之内,就能解决问题。”
“北面的堤坝依然保持完整,只要在南面凿开一道口子,河水就会分流向南。”
“之後慢慢将口凿大,再慢慢把东面堵死,洪河就会逐渐彻底转而向南。”
“现在南面的新河床还不够深,但随着流水增多,慢慢就能冲击而成。”
“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也许加入人工干预会快一点,但只要守住了北面,南面什麽情况,都不必在意。”
“可能是一条流走的河,也可能是一个天然蓄水池。但无论怎样,洪河水的高度都不会再越过北岸的堤坝。”
“北岸,将永不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