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汴京调色手札免费 > 第 64 章(第2页)

第 64 章(第2页)

韩雨钟只围着柜子探查,这柜子就是普通的三寸见方的红木柜子丶两侧开门丶分为上中下三层,里面有放置过物品的痕迹,现在只剩下了灰尘。

“拿棕毛刷来”,韩雨钟要来刷子,将里头的灰尘全部扫进木盒里,端出去给骆抒看。

“能看出什麽端倪吗?”这话问出口他自己都是觉得是天方夜谭。

骆抒接下盒子,用手拈了拈灰尘,“里头杂质太多,得先分一分才行。”

他们手头的物证太少,居然只有这小小的一撮灰。

骆抒小心收起来,不过她也不是毫无办法,进宫办的红砂案与这也很雷同,既然红砂看得出,细灰也不是没有门道。

韩雨钟放心地交给她,自己去大理寺看验尸格目去了。

骆抒打算先取样,从中取出三堆一钱的灰来,好在灰多,够她造。

这几个月她也摸索出一些管用的套招,一滤二溶。

滤就是用筛子丶棉布各类能使得上的把灰尘按颗粒大小分开,溶就是溶在水里,方便她观色。这都是经验之谈,将来或许她也能集腋成裘,写成册子供大家传阅呢。

可看着手上的小小灰尘,骆抒预感,她这些招有点悬。

细灰细灰本就很细了,骆抒费尽心思也分不太出来,一放进水里,陶瓮里的水更是浑浊成一片灰黑色,在骆抒眼前世间所有色彩都易分辨,唯有一种,那就是灰色,纯的灰色,所有颜色混进灰,就变得难以捉摸起来。

她遇上难题了。

骆抒正思索如何入手时,韩雨钟回来了,带着大理寺那位红伞验骨的宋师傅。

宋师傅虽跟宋禀安同姓,但不是亲戚,他年近四十,为人斯文,看着像教书先生,不像个仵作,跟骆抒问好时文质彬彬,“骆娘子,久仰了。”

不用说,又是宋禀安替她宣扬过了。

韩雨钟解释说,“死者已经下葬了,他的验尸格目录是宋师傅亲手写的,他来为我们解惑。”

难怪,从前大理寺的人可没来过。

因着此案真是又简单又复杂,简单是说可以照着大理寺的原旨结案,路遇盗匪遭到惨不忍睹的劫杀,只能可怜死者一句冤枉,谁叫你倒霉。若想往复杂办,须费上些人力物力,光死者是谁就得查上一段时日。

宋师傅叉手,为大理寺说话,“我们也并非不做事的,小宋大人带人在那山坳附近的几个村落发了文书,询问有没有失踪者,最後都没有符合条件的,只能作罢。”

而且案发如此之久,也无人来报官,没人能验证死者的身份。

大理寺也是拖了又拖,实在没招了才结案的。

骆抒多嘴一句,“那附近山里真有盗匪吗?”

宋师傅很和气,他有一双细腻的手,比多数人都好看。听见骆抒发问并没笑话她,耐心地解答,“盗匪自然是有的,只是府衙丶巡检司多年经营,应当是不敢在汴京附近作乱的。”

他正色说,“听小宋大人说,骆娘子鉴物十分了得。某拜请骆娘子与我联手侦破此案。”

竟对着骆抒深深鞠了一躬。

骆抒示意韩雨钟赶紧拉起他,“宋师傅言重了,这本就是审刑院的职责,也是我的。宋师傅可别轻看我,我可拿着审刑院的俸禄呢。”

宋师傅听笑了,果然如小宋大人所说,骆娘子既有本事又心善。

“那事不宜迟,就请宋师傅替我们讲讲验尸所得吧”,韩雨钟适时开口,把话题拉回来。

“好的”,宋师傅挽起袖口,讲述起这具无头男尸。

“死者男,三十上下,头颈断口处切口平整,刀具为单刃厚背刀,类似朴刀;此处为致命伤口,一击断颈,无挣扎痕迹。死者右手掌心有灼痕,呈焦黑色,触之硬如革,疑似火烧所至。死者外着粗布短褐,腰带里夹藏靛青染布一块;脚穿黑色布靴,靴底沾有红土。”

“另外死者左臂手肘处有骨折过的痕迹,按压肺部有肿胀之感。”

他于两月前接手了这具男尸,一见断口宋师傅就知这绝不是盗匪所致,能够一击断颈的朴刀怎麽可能是区区乡野盗匪能拥有的。

韩雨钟也皱眉不语,这刀是不是太利了些。

他取出地图,查看山坳处四面山峰走势,并画线连接汴京方向,发现了一个细节,“是否是凶犯抛尸于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