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水库附近治安事件”卷宗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雨果」-1999年2月孟延被安排到了蓝山分局实习,分在了刑事档案科。孟延深吸一口气,擡手在档案科的木门上敲了两下,“报告!警察大学三年级孟延前来报道!”推门进去,一股陈年的纸张和灰尘味扑面而来,办公室里空无一人。後来才知道,刑事档案科就两个人。一个是他,另一个是科长吴耀年。到了快中午,吴耀年才夹着一摞卷宗匆匆推门进来。见到坐在空桌旁的孟延,他脸上没什麽意外,“哦,分来实习的是吧?叫…”他腾出一只手敲了敲脑门,像是在努力回忆。孟延唰得一下站起来,“报告,孟延。”“对!”吴耀年拍了下脑门,“瞧我这记性,孟延!”随即脸上换上一种近乎懒散的平淡,“咱们档案科的规矩,知道吧?”“为人民服务,做好局里的後勤工作。”孟延挺直腰板。吴耀年把卷宗往自己桌上一撂,看了孟延一眼,“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争取能熬到退休。”此时的孟延根本不懂吴耀年的意思,吴耀年看起来也就四十出头。当年男子退休年龄是六十岁,孟延只觉得这科长话里话外都透着古怪。1998年,局里为了实现管理计算机化,咬牙购置了2台康柏台式机。档案科分到一台康柏,啓动时嗡嗡半天,才跳进蓝底白字的系统。吴耀年属于二指禅,戳个档案能戳一整天。而孟延是正牌大学生五笔字速度快,录入工作吴耀年自然而然地就全推给了他。吴耀年每天的生活极其规律:泡茶,看《滨城日报》或者《法制日报》,偶尔对着窗外发呆,到点就下班,一分一秒都不会耽搁。孟延有时和女友窦微约会时聊起工作的事,窦微撇嘴,“你这领导,听着就是个老油条混日子的。”孟延在档案科的日子,工作十分单一。录入那些尘封的旧案卷,其中就有当年轰动全省的“云城特案”:云城县一个偏僻村落,一户人家惨遭灭门,连同留宿者在内五人遇害。五人皆被割喉,连幼童也未能幸免,凶残程度令人发指。凶手极其狡猾,杀人後反锁房门制造密室并纵火。等民警赶…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雨果」
-
1999年2月
孟延被安排到了蓝山分局实习,分在了刑事档案科。
孟延深吸一口气,擡手在档案科的木门上敲了两下,“报告!警察大学三年级孟延前来报道!”推门进去,一股陈年的纸张和灰尘味扑面而来,办公室里空无一人。
後来才知道,刑事档案科就两个人。一个是他,另一个是科长吴耀年。
到了快中午,吴耀年才夹着一摞卷宗匆匆推门进来。见到坐在空桌旁的孟延,他脸上没什麽意外,“哦,分来实习的是吧?叫…”他腾出一只手敲了敲脑门,像是在努力回忆。
孟延唰得一下站起来,“报告,孟延。”
“对!”吴耀年拍了下脑门,“瞧我这记性,孟延!”随即脸上换上一种近乎懒散的平淡,“咱们档案科的规矩,知道吧?”
“为人民服务,做好局里的後勤工作。”孟延挺直腰板。
吴耀年把卷宗往自己桌上一撂,看了孟延一眼,“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争取能熬到退休。”
此时的孟延根本不懂吴耀年的意思,吴耀年看起来也就四十出头。当年男子退休年龄是六十岁,孟延只觉得这科长话里话外都透着古怪。
1998年,局里为了实现管理计算机化,咬牙购置了2台康柏台式机。档案科分到一台康柏,啓动时嗡嗡半天,才跳进蓝底白字的系统。
吴耀年属于二指禅,戳个档案能戳一整天。而孟延是正牌大学生五笔字速度快,录入工作吴耀年自然而然地就全推给了他。
吴耀年每天的生活极其规律:泡茶,看《滨城日报》或者《法制日报》,偶尔对着窗外发呆,到点就下班,一分一秒都不会耽搁。
孟延有时和女友窦微约会时聊起工作的事,窦微撇嘴,“你这领导,听着就是个老油条混日子的。”
孟延在档案科的日子,工作十分单一。录入那些尘封的旧案卷,其中就有当年轰动全省的“云城特案”:云城县一个偏僻村落,一户人家惨遭灭门,连同留宿者在内五人遇害。五人皆被割喉,连幼童也未能幸免,凶残程度令人发指。
凶手极其狡猾,杀人後反锁房门制造密室并纵火。等民警赶到现场只有五具烧焦的尸骸,院子里整整齐齐插着五根筷子。
现场采集到的血手印来看,凶手作案时戴了手套。案发现场未找到作案用的匕首,且该匕首并非受害者家中所有。
凶手提前准备了匕首和手套,显然是有预谋的作案,并非临时起意。
三年後,邻省发生另一起灭门惨案,手法如出一辙:割喉丶纵火丶门口同样插着对应死亡人数的筷子。两处现场都提取到凶手的脚印和血手印,通过对脚印的分析,警方判断凶手应为一人。
办案人员判断,凶手是以平和方式进入院落的,意味着与死者相识。从现场情况来看,死者家中没有被翻动的迹象。
孟延盯着手中这份泛黄的卷宗,不少地方被水渍晕染难以辨认。他皱着眉,手指划过一行模糊的字迹,“云城大案,犯罪者供述杀人是为了…”他连念了几遍无法确认,只好转向对桌,“吴科长,这处实在看不清。我想问问,当年办案的同志…”
吴耀年正就着搪瓷水杯喝茶,看着报纸平淡地吐出四个字,“蓄意杀人。”
他放下水杯,目光似乎穿透了发黄的报纸,“头一个案子,方向就查错了。光顾着数焦尸,哪知道烧糊的五个人里,有一个是凶手的同夥,分赃不均被灭了口。等明白过来,黄花菜都凉了。”他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冷峭,“要不是那混球三年後又手痒犯案,指不定真就让他漂白咯。”
“那为什麽要杀人?又为什麽插筷子?”孟延追问。
吴耀年终于从报纸後露出半张脸,,他指了指卷宗上罪犯的名字,“那小子要讨老婆了,家里凑不出彩礼钱。人被逼到墙角,就想起作恶的勾当。”
他顿了顿,“插筷子?那村的老讲究了好像是祭野鬼?谁知道呢,横竖是按人头插的。”
孟延低头一看犯人籍贯栏——“云城县里村”,又猛地擡头看向吴耀年,眼中充满惊疑:“吴科长,您怎麽知道得这麽清楚?”
吴耀年像是没听见,重新拿起报纸,把自己严严实实地挡在後面,再无半句回应。直到孟延将这份卷宗录入到最後,在“主审人”一栏,赫然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吴耀年。
後来孟延留意到,吴耀年总是独来独往。在食堂打饭,他总是一个人端着饭盆坐到角落。局里组织的集体活动,也几乎见不到他的影子。
和同在刑侦队实习的同学聊起,孟延才知道,吴耀年调来档案科快一年。之前一直是市局刑侦大队的骨干,破过不少案子。不知怎麽的,一纸调令来了档案科管这方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