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种瓜得豆比喻什么 > 第十六章 告别的提前体验(第2页)

第十六章 告别的提前体验(第2页)

我也不确定我有没有在听,反正脑子昏昏沉沉的,但是突然间我的耳边安静了,周遭的环境安静了,整个世界仿佛被抽成了真空,我立刻清醒了过来,这才发现大芳的电话已经挂断了。

我想起小时候我经常伴着电视剧的声音入眠,奇怪的是无论电视的音量是高还是低,都不影响我的美梦,反而是突然有人按下关机键,所有声音一块儿消失的那个瞬间,我会感觉到好像有探照灯打在了我的身上,无数双眼睛盯着我。这种不安会让我立刻醒来。

这次也是相似的,同时我还体会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惆怅。

我索性起床,坐在沙发上捧着杯子大口喝水。我不渴,但好像身体空掉了,急需要什麽东西来填满。

我想起曾经在电视上看过几次那种像模像样的“葬礼体验”——原本活着的人躺进棺木中乔装逝者,用十几分钟的时间给自己的人生画下一个休止符,从而体会生命的珍贵,家属则会在这足以以假乱真的时刻意识到生命易逝,鸡毛蒜皮的琐事实在不足挂齿,应当珍惜眼前人。

可是在我看来,实在没必要那麽大动干戈,只要想体验告别,生活中到处都是机会,就比如我此刻正在经历的这种孤独。

其实之前大芳和老罗也一块儿出过远门的,我不止一次一个人在家,都过得很惬意。但这次不同,因为大明的事情,我突然萌生出一种感悟——每一次子女的远行或是父母的远行,其实都是在为终将到来的那场永别做着铺垫,是一种提前的适应。

我得承认我需要这种铺垫,每一个孩子也都需要这种铺垫。虽然我很清楚任何一出戏剧,都有散场的时候,人总是越走越孤单,但我还是希望电视的音量是循序渐进地降低直至消失的,我希望每一场相聚都有完美的告别体验。

这样的想法帮我解开了困扰多日的关于大明的“救与不救”的这个难题。第一个给出这两种选择的是医生,大明发病当天,我们在医生办公室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但是之後的日子,大家陆续听到了来自朋友和同事的另一种声音——不救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家属少辛苦,患者免遭罪。有一次在医院里,另一位患者的家属也曾聊起过这件事,表示有些後悔抢救了,现在人半死不活的,又要花钱又要有人照顾,太难了。那时孟磊还没走,我记得当时孟磊对着空气发问——怎麽能不救呢?还是得救的。孟磊把这场救治形容为父亲给他出的一个大难题,但现在看来,这大概是大明留给家人的一次机会,大家可以当他是出门远行了,可以用漫长的时间为最终的告别做准备,这样的过程总好过不辞而别吧?

我得承认,大明的倒下让我变得敏感了,虽然我跟这个舅舅的关系一直因为疏于交流而淡漠着,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同情,而且这段时间我开始更加关注大芳和老罗的身体了,会提醒他们去做相关的检查,同时对关于人生告别这件事産生了极大的焦虑。我希望那一天永不到来,现在的生活很美好,我愿用我不再获得任何好东西的代价,来换取永不失去我目前所拥有的一切,相信大多数的人都有一样的想法,只是不会有人如愿,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身不由己,也只能步履不停地应对一场又一场道别。

我呆坐了好久,第一次发现我们家挂钟的秒针那麽吵,即使它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声音来源,也还是让人觉得喧闹。它就应该静下来,一切都静下来,我们齐心协力背叛时间,这样是否就能让悲伤永不到来?

我以为我在逃避悲伤,殊不知我已忘情地沉溺于悲伤之中了。

幸亏方舟打来了电话,把我从“黑洞”中解救了出来。

“醒了吗?”他问。

“醒了。”

“叔叔阿姨出发了吧?”

“出发了。你今天怎麽起这麽早啊?”

“我定的闹钟,之前你总说我不够细心,这次我特意动脑子了,我想到叔叔阿姨这麽早出门很可能会把你吵醒,那我不得赶紧趁机表现啊?”

“打个电话就是表现了?”

“当然不是,你出来,我带你吃早点去。”

“我不爱动,要不你买完给我送过来,到我家一起吃吧。”

方舟有些为难:“啊?这。。。。。。不好吧,第一次登门就挑个叔叔阿姨不在的时候?弄得跟见不得人似的。”

“吃个早点,你想那麽多干什麽?”

“那也不行,还是你出来吧。反正等他们回来也就知道我了,到时我再正式上门接受检阅。”

见他如此坚持,我只好尊重他的决定。

但两天後,方舟的“原则”还是被一次突发状况给打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