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应明心中一紧,却面不改色地问:“您的意思是?”
“国际问题研究所。”
和徐从道所在的76号一样,所谓的“国际问题研究所”其实也不过是一个是打着“研究所”名号的特务机关,直接对日本人负责。它的实际领导者岩崎隆司,实际上是以领事馆外交人员身份做掩护的特务头子。
但徐应明还是装作不解地问:“研究所?”
岩崎隆司摆摆手,却不再解释,吩咐秘书尽快帮她办理手续。临别之前,他意味深长地说:“徐小姐,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徐应明朝他鞠了一躬。
岩崎隆司看着她离去的身影,收敛起虚僞的笑容,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得逞与算计。
他打开一旁的文件夹,里面赫然是徐应明的详细档案:从东北到上海,从中学到交大,再到香港遇袭又回到上海,她的所有信息,包括身边的人丶参与的事,无一不写的清清楚楚。
秘书垂立在他的身後,问:“您是觉得徐小姐有问题?”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岩崎隆司用食指敲了敲手上的纸张,说,“她这一份档案,太完美了,就好像是精心设计的一样。”
“您的意思是,她有可能是重庆或者延安派来的间谍?”秘书吃了一惊,想了想,说,“也是,现在想想,方才她答应的也太快了些,就好像有些……迫不及待?”
岩崎隆司倒没有立即开口,他皱着眉头思考良久,然後摇摇头:“不,不对。如果刚才她找借口推脱,反而更加值得怀疑,毕竟从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个徐应明野心可不小。”
他又盯着看了会儿,然後又取出一份档案来,捏在手里举到一起。如果徐应明在现场,她一定能认出来,那是属于她那个近五年未见的旧友胡文怡的档案。
“至于是不是真的间谍,”岩崎隆司的目光落在胡文怡的那一份上,笑了起来,“会有人帮我们弄清楚的。毕竟,当年这位胡记者被捕的时候,她徐应明可还一直好好的。”
“那我们用不用暂缓对徐小姐的任命,再继续观察一段时间?”
岩崎隆司摇摇头:“不管她的真实身份是什麽,都不影响她是一张好牌,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先把她握在手里,然後再进一步甄别。再说了,如果她真的有问题,只有让她动起来,我们才能抓住把柄。否则,再高级的间谍,不给她接触情报的机会,也只能是一步死棋。”
徐应明被安排进了“国际问题研究所”情报处下辖第二科室,负责电台侦测丶电文破译的相关工作。
科长褚绍伯是个不茍言笑的中年人,和她父亲差不多的年纪。但他此时并不在办公室,而是和其他科长处长一起在岩崎公馆开会。
孟莘是第二科室第一组的组长,徐应明被分到他的手下工作。在他简要地给徐应明介绍完这里的人事情况丶工作范围以及具体的要求之後,对她说:“好好干,咱们第二科虽说活不少,但胜在安稳,没有什麽生命危险。”
徐应明一一应下。
“这里是你的位置,”孟莘指了指靠窗的一张桌子,“里面那间屋子是褚科长的办公室,不过他现在不在。我在你斜对面的位置,有事情的话你可以来问我。”
“多谢。”徐应明说。
徐应明刚一坐下来,便见褚绍伯大步走了进来,他一眼就看见了新来的徐应明,皱了皱眉,然後喊住孟莘:“孟组长,来我办公室一趟。”
“是,科长。”
褚绍伯顿了顿,转头看向徐应明:“你也来。”
徐应明跟着两个人进到屋子里。
褚绍伯靠在椅子上,对两个人说:“岩崎长官刚刚布置下的任务,密切关注苏联领事馆人员动向和通讯往来。孟组长,你带几个人,尽快布置一下。”
孟莘领下任务,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这是要做什麽?”
“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其馀的不要问,说过多少次了?”褚绍伯训斥道,看向徐应明,“让她和你们一起去。”
“她?”孟莘有些惊讶。
徐应明也很疑惑:“可是我不懂俄语。”
“没事,监听的工作孟组长会安排其他人负责。”褚绍伯说。
徐应明点点头。
孟莘想起来:“苏联人前不久更换了新的密码本,我们目前还没有完整破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