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野完全不知道自己无形中错过了什么,不过当晚林向榆说炸排骨很好吃,给他高兴得不行。
他知道林向榆不爱做饭,也没教他怎么做,只是洋洋洒洒发了一大堆菜单过去,【喜欢过两天再做,不过吃多了容易上火,明天给你炖冬瓜薏米排骨汤喝怎么样?那个可以清火。】
林向榆对他打蛇随棍上的本事已经习惯了,无奈地笑了笑,还是拒绝了,“明天我不在家吃饭,不用了,你多吃点。”
电话挂断,盛野卸了力气,斜靠在沙发上,心里感慨道:林向榆可真冷酷啊!今天果然又是被拒绝的一天。
但转念一想,那可是林向榆啊,被拒绝了也不亏,况且今天还见了一面,赚大发了。
这么一想,盛野心里那点儿沮丧立马消失了,盯着面前的花盆自顾自地笑出了声。
花盆里是连一个花苞都看不见的山茶枝条,盛野看着看着突然被口水呛了一下,有些心虚。
这根枝条还是当时他喝醉被林向榆接回去,第二天他出门买早饭的时候偷摸折的,特地折了角落里的一枝,他估计林向榆现在都还没有发现。
他下楼的时候天还有些朦胧,但院子里的山茶却格外艳丽,明明院子里花团锦簇,他还是第一眼就看到了那抹红。
看着盛放的山茶花,盛野的思绪一下回到那个午后,檐下滴雨,他看见了吹笛的林向榆。
那一刻,一树的山茶都沦为了他的陪衬。
但在看到山茶花时,盛野总是不可避免地会想起林向榆,所以他鬼使神差地折了一枝山茶枝条。
但那时太慌张了,盛野回家后才发现那一枝枝条上好像没有花苞,他有些失落,但还是寻了个花盆把它养了起来,一直养到了现在。
盛野漫无边际地想了一通,起身给山茶浇了水,就洗漱去了。
刚杀了几头年猪,明天他得做些腊肠,再把肉给腌上,他之前做过,林向榆很喜欢,而且店里点腊肠腊肉的也不少,可不能腌坏了。
日历翻了两页,很快就到了腊月二十八,今天也是赶年街的日子,林向榆一大早就骑着车,抱着相机出门了。
他之前网购了不少年货,给他奶奶的各种补品,衣服,还有给他大伯大伯母的礼物,以及他几个月前就想定的越野车和一套医院附近的房子,方便过几天带奶奶去体检。
但还是有很多东西没买,今天都得买齐,明天他不想出来了。
刚过路口,林向榆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是他大伯和大伯母。
他问:“大伯,伯母,你们来买年货吗?要不要我帮忙?”
林俊达摆摆手,“来找你的,等会儿再去买,你这是要去拍视频?”
没错,在继盛野之后,林家夫妻俩也刷到了林向榆的视频,看到那么多粉丝,两个人骄傲得跟什么似的,天天都给林向榆评论,只是林向榆暂时还没发现。
林向榆点点头,“顺便再买点年货和菜,大伯你们要不要一起?”
纪桃雨突然拍了林俊达一下,“我就跟你说得提前几天说吧,就你不上心。”
林俊达也没反驳,“下次下次,下次一定。”
看出林向榆的疑惑,纪桃雨笑容满面地说:“阿榆,今年去家里过年,我们现在去买菜,你想吃什么和伯母说,伯母给你做。”
林俊达跟着开口,“原本前两天就想跟你说的,想着电话里说不明白,这就耽搁了,你奶奶可说了,除夕给你炸排骨吃,你小时候最爱吃那个了。”
林向榆不大意外,不过他还是拒绝了,“大伯,今年我就不去了,老房子刚修好,怎么也得在这边过个年,初一我再过去。”
林俊达皱着眉,“哪有一个人过年的?你爸妈也是,今年又不回来,你听话,就跟着我们过,今年你堂哥忙回不来,你堂姐又跟你姐夫回去了,就咱们四个过了。”
林向榆笑着摇头,“大伯,我初一肯定过去,三十我就想一个人过。”
他已经很习惯一个人过年了,区别只在于地方不同而已。
林俊达夫妻俩都说不动他,这又是街上,人来人往的,三个人说话这会儿功夫,已经遇到不止一个熟人了。
最后,林俊达气得大喘气,“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呢?等会儿我就跟你奶奶说,让她来叫你。”
林向榆就是笑,“大伯,你就听我的吧,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初一我肯定过去吃汤圆。”
林俊达自然不肯,但林向榆都骑着摩托车溜了,他也没办法,只能一个劲儿地念叨,要回去告诉他奶奶。
林向榆虽然不准备过去过年,但被邀请还是很开心的,连拍视频都不觉得麻烦了。
街上人多,就就没有哪个摊儿上是没有个人的,林向榆一路走一路逛,从街头买到了街尾。
视频也从门口挂着的灯笼拍到路边小摊上的对联,从街头鲜香麻辣的米线拍到刚出锅的肉包子和吸引了一堆小孩儿的炸串。
今天是个好天气,万里无云,明媚的阳光落到行人脸上,映出一张又一张笑脸。
“阿叔,你要买几条鱼啊?”
“哈哈,挑着大的来三条,我家那口子就爱吃鱼。”
这是个健谈的阿叔,卖鱼的老板随口问了一句,阿叔就自己说开了,“要说也不缺这点买鱼的钱,就是平时忙啊,年纪大了挑鱼刺都挑不清楚,还是过年了,家里孩子都回来了,我那小女儿最贴心,挑刺都帮她妈妈看了,这才想着多买两条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