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道上驶过一辆马车。那马车华贵,朱漆描金,锦帷绣幄,定是哪位达官贵人来踏春了。这路上人来人往,大家跟身边的人低声私语。
“这是靖安侯府的马车吧,车顶上的旗帜不是绣着嘛,裴。”
“我瞧着是。”
看着车顶上的旗帜飘扬,用金线绣了“裴”字,这中京姓“裴”的,可就靖安侯府一家。
到了玉泉山脚下,马车无法行走,所有人都得步行至山顶。于是这山脚下,停了许多车马,热闹非凡。
“世子,我们到了。”马车一停下,裴实就低声唤着裴知行。
裴知行微微睁开眼,眼神还有些迷蒙,带着困意。
裴知行这两日都在处理昌州细作之事,许久都没有睡好。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一连抓到好几个。不过都是小喽啰,人还在路上,没押送到中京来。
还是这两天休沐,才稍微有点空,休息一下。他听说这报恩寺的签格外灵验,便想为自己求个签。
裴知行微微掀开帘子,往外面看去,就看到了站在马车斜前方的奚九。
今日天气极好,阳光灿烂,微风和煦,奚九身后是开得正盛的桃花,粉白花瓣落在她的肩上。
她头发高束,穿着一袭劲装,肩宽腰细,身高腿长,光是站在那里就赏心悦目,再加上她人又年轻,长得俊俏干净。
已经有不少人,暗戳戳的从她身边经过,只是为了看清楚她的长相。
甚至有姑娘家,脸颊上泛着粉,装作不经意的向她问路。
“请。。。。。。请问这玉泉山的入口是走哪条路?我们不是中京人士,第一次来此地不是很熟悉。”一个女子鼓起勇气问道。
“对的!我们要去报恩寺求签。”她身边的姑娘也狂点头,眼睛亮晶晶的看向奚九。
她们看着比奚九小些,小一两岁的样子。
奚九指了一个方向,道:“左前方的屋舍后面有条青石板路,往上走,不用绕远路,能最快到达报恩寺。”
“是路口刻有石碑的那条路吗?那边好像有两条路。”姑娘有些犹豫。
奚九温和点头,耐心道:“是的,那边有两条路,一定要走铺了青石的路,不要走那条土路,不然绕到晚上也到不了报恩寺。”
因为指路,两人挨得近了些。那姑娘抬眸,眼底眸光流转,她笑道:“多谢姑娘。”
“无事。”奚九道。
问完路,姑娘似乎也找不到话好说,于是和友人相携离去。
走了好几步,还能听见友人急切的声音:“你去呀!我看她挺好说话的。”
“哎呀,你不去问,我帮你问。”另一姑娘性格更豪爽,拉着犹豫不定的朋友就要过来。
“我自己来。”姑娘挣脱友人的手,向奚九走近。
奚九看向又走回来的女子,问道:“怎么了?还有哪里不清楚?”
她对待女子,尤其是比自己小的女子,总是格外温和。
或许是因为奚九也有妹妹。
“不是。”女子有些紧张,脸羞红,“姑娘也来玉泉山踏春?”
“算是。”奚九道。主要是裴知行来求签,她是来保护他的。
“玉泉山求签灵吗?”女子又问道。
“听说挺灵的。”奚九回答。
“。。。。。。哦。”女子暗自调整呼吸,良久,终于问了出来,“我叫宋静姝,金陵人士,敢问姑娘贵姓。”
奚九正准备回答。
“奚九。”身后的声音清冽如冷泉,带着淡漠。
二人转过头去,就看见裴知行从马车内出来,他直直的看向奚九,眼底情绪莫名。
“我叫奚九。”奚九对女子道。随后她向女子礼貌颔首示意,快步走向了马车。
裴知行没下车,直到奚九走到他的面前,抬高手,他才将手放进奚九的掌心下了马车。
等奚九再回首,女子已经和友人走向了青石板路,转个弯,人影消失。
“人已经走远了。”裴知行淡淡道。
奚九收回目光,她是担心二人走错路,在山里迷了路,晚上走不出来。见人走了正确的路,便不再关注。
见奚九面不改色,没有丝毫发觉。裴知行只感觉心里堵着一团气,不上不下。
他冷哼一声,道:“你真是招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