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谁知,造化弄人。老天给她开了个大玩笑。
彼时,还是太子的皇帝秦建璋出宫玩耍来了姜府,遇见了妹妹姜瑶华。
瑶华性格开朗活泼,笑声如铃;而她呢,从小性格就内向少言,皇帝一眼爱上了活泼的瑶华,而嫌弃她安静少言,不愿娶她了。
圣旨赐婚是赐给长女,父母为了不得罪太子丶又不违抗圣旨,便说,瑶华是姐姐,而她是妹妹,姐妹顺序颠倒,将瑶华嫁入宫中。她们姐妹是双生,差别极小,也没人分得清。
彼时她对皇帝早已芳心暗许,气闷之下病倒,险些没命。姜父就入宫请求了太子,也一并将她收入宫中,封了良娣,做了妾。
而後,她便一直学着瑶华的性格,让自己开朗,让自己不要那麽内向丶讨人嫌。
可是那讨人嫌的内向性子就像影子一样随着她,要改掉,仿佛如剜肉一般痛苦。
在宫中磋磨这麽些年,她也总算能够在人前“开朗”起来,只可惜,时过境迁,早已物是人非。而她的爱情还没开始,就已经随着当年瑶华的逝去,而死了。
瑶华死後,皇帝再也看不见她姜瑶兰,只会透过她这张脸,追思瑶华……
“唉……”
长长的叹了一息,姜瑶兰觉得心头沉重,几乎让她透不过气。
……
栖凤台的宫人队伍,簇拥着姜瑶兰的软轿正在尚阳宫与东宫之间的长街行进。
前头不远,就要路过东宫的侧门——博信门。
此时一双内侍捧着一对锦盒,转入博信门,这边,崔尚宫耳聪目明,远远就看了清楚,忙令轿子停了停。
“怎麽停下了?”姜瑶兰不耐问。
崔尚宫小声道:“娘娘,奴婢看见一双内监捧着两个古古怪怪的锦盒入了东宫。”
“宫里赏赐多了去了,走。本宫有些乏累,回栖凤台。”想着往事,姜瑶兰有些无力。
崔尚宫贴近轿帘小声急道:“娘娘,奴婢看那一双内侍仿佛是康寿殿的大太监,方明亮公公的手下,恐怕是太皇太後吩咐来的人。”
轿帘霍然被掀开,姜瑶兰炯炯盯着博信门,只捕捉到那双内侍进门时的半个身影。
“太皇太後!”
姜瑶兰呼吸急促丶发沉,先前在尚阳宫温柔的眼睛此刻变得阴冷如黑夜。“这老婆子,棺材都已备在奚官局了,她还想翻什麽大浪?!”
忆及方才尚阳宫母子丶婆媳几人的温暖和谐,姜瑶兰紧咬红唇丶眉间刻出皱痕。
她决不许任何人,危及她的儿子!
“回,宫!”
姜瑶兰重重放下轿帘,方才想起往事的无力丶悲伤都消散无踪,仿佛被这一幕的威胁,而激出了无限的勇气和力量,能够让她哪怕不吃不喝也能风雨无阻走下去。
就如当年她为了儿子的前程,为了不让儿子如她这个娘一样被皇帝所忽略无视丶重蹈她的命运,而命人将姜瑶华的安胎药和落胎药,掉包一样。
·
那双内侍转入东宫後,便被东宫的内监领着去见了东宫的大太监曹全。
曹全又迈着小步,先去凌霄殿禀告弘凌,此时弘凌正在与兆秀丶冯廉等人说撤换尉迟云山手下将军之事。
听闻是太皇太後的人,弘凌既是便令兆丶冯等人先退下,见了二内侍。
“太子殿下,这是太皇太後娘娘命奴才们送来的莲才人的遗物。”
莲才人三字,令弘凌皱了皱眉。
莲才人,是他生母,在他出世之时,便被人拖下了床,残忍杖毙……
弘凌不由磨了磨牙紧握双拳,鼓起勇气才将锦盒打开——
里头放着些女子用得篦子丶发簪。款式都很素净,并不是张扬。
近来太皇太後似有意亲近他,却又未完全表明态度,弘凌也有些猜不透这人到底想如何。
或者她只是老糊涂了,并没有什麽特别目的……
“太皇祖母她老人家可还有什麽吩咐?”弘凌道。
内侍躬身答:“太皇太後娘娘说,莲才人是个好母亲,请太子将这些东西收好,不要责怪生母。待过两日,时机到来,她老人家会亲口告诉太子殿下一些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起太早,脑子混混沌沌的,写得有点儿慢。原计划写六千字的,没想到写完快九千字了。虽然检查了几遍也不知道有没有看漏的虫子,大家看见的就留言告诉作者君吧。麽麽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