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似的。”
蔡定:“叔是热心肠,寻宝贝去了呗。”
陆玉婵摸了一下蔡定圆圆的脑袋,微微笑着摸了一下自己的肚子。
蔡定的小脸变了神色,他人还没有桌子高,双手将蔡瓒抱起来,放到旁边椅子里,自己小跑到门槛边上去坐着。
沈书挑了一对玉如意,宝石丶珍珠装了一个小乌木箱子,还想给一箱金银,周戌五忙止住他,哭笑不得地提醒,应天府里要花钱的地方还不少,沈书和纪逐鸢许久不在应天,抛下隆平的家业跑回来,金银是带了些回来,但光是支持季孟买粮输送到大都便花用不少。在隆平置办的田地丶铺子,屋舍,也都留给了在隆平招的佃户们。
“再送下去,咱们自己家里要揭不开锅了。”周戌五道,“少爷还是停停手,这些宝贝也都得来不易,都是少爷们拿命挣的,也得给自己留下点。”
“再添一对儿这个。”沈书打开一个红色的小盒子,里头是一对精工的银锁,给小孩戴的。
“就只有这一对了,上个月夫人才生下个儿子。”
“又生了?”这朱元璋也太疼爱马夫人,沈书算了算,结结巴巴地说,“都生第三个了……”
“这是第四个。”周戌五小声说。
沈书:“……”这麽算来从朱标开始,马夫人就没停过生孩子,还生的都是男孩。对于一个有称帝野心的男人,马氏顺利生下四个儿子,不是让朱元璋有个枝繁叶茂的家族这麽简单,可以说每一条小生命的降生,都会又一次刺激朱元璋称雄天下的野心。
“少爷?”
沈书回过神,放下那对银锁,心里盘算了下,让周戌五去送也是不妥,最好自己去一趟。离开应天府这麽久,回来家还在,这里头本就有当日出事後陆玉婵去找马夫人帮忙的功劳。
“这个老四叫什麽名字?”
周戌五抱着大大小小几个盒子,边走边侧身让过门槛,看着沈书出来上锁,回话道:“战事吃紧,这个四公子呱呱坠地到现在了,国公也没腾出空来给他好好起个名儿。”
沈
书点了点头。想想觉得马氏也极不容易,陈友谅要联合东线夹击朱元璋,龙湾大战是生死之战。赢了这仗之後,朱元璋乘胜追击,自然更顾不上四儿子。老子要是不能打下江山,也是被人砍头的命。
见到沈书带来的礼,陆玉婵不好意思地推辞起来。
蔡柔反倒懂事,扯上蔡定,姐弟二人便把礼收下了。陆玉婵也不好凶他们,只得作罢。
“叔,别让姨站着啦,她肚子里还有弟弟呢。”
“你怎麽知道是弟弟?”蔡柔凶巴巴地瞪了一眼蔡定。
蔡定撇撇嘴,不怎麽把蔡柔装模作样的凶狠当回事。
沈书既觉得新奇又难掩高兴,朝陆玉婵贺喜,还要再去库里找点值钱的东西出来送她,陆玉婵连忙扯住他的袖子:“弟,你要再这样,以後你家我可不敢来了。”
“那等孩子生下来再送。”沈书也不好一直盯着陆玉婵的肚子看,连忙让陆玉婵赶紧坐下来。
通过陆玉婵,沈书得知黄老九他们回来的一路不算太平,进城後家里很快便来了检校组的人,带走王巍清丶晏归符两人,反倒是舒原没事。
“他一直被放在铸造局,没有出过头,无人注意。”舒原沈书原是想他去文官阵营,还没来得及,一家人就被杨宪祸害得不得不出逃。只带走他俩沈书也颇为意外,毕竟家里还有刘青在,刘青也是进了军队在名册上的。
“多亏指挥使出面。”陆玉婵说。
那便是朱文忠拦下了,当时出逃,刘青和柳奉亨也没有跟着走,而是继续在朱文忠的麾下效力,後来送信才到的隆平。
沈书又问:“抓走之後呢?”
“就说问话,过了半日放回来的,我哥当时也找了人,他俩没遭检校组的罪。”陆玉婵说,“指挥使为你们兄弟请功,检校组後来便没再派人来。”
“杨宪不跟朱文忠作对了?”
陆玉婵:“这两年文忠少爷随胡大帅东征西讨,立功无数,杨宪也不敢鸡蛋碰石头。对了,有个事儿,你听说过刘基此人吗?”
沈书正想摇头,
朱文忠给他写的一封信却突然闪现在脑海中。
“刘基……处州刘基?”
“听说是青田人,如今国公信任宋濂丶刘基二人,常听他们献策,最近没怎麽见检校组的人,杨宪也不在应天。”
杨宪不在沈书知道,但宋濂丶刘基两个不是投降过来的吗?这麽快便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沈书按下疑问,想到当时朱文忠的信里还提到章溢和胡深二人,便问陆玉婵有没有听过。
陆玉婵蹙起眉头,轻轻摇头:“不大听说。宋濂丶刘基也是你鸿虚兄说与我听的,什麽时候你们见面问他便知。”
“明天就见。”沈书起身去写帖子,交给陆玉婵带回家,陆玉婵一面埋怨她带个话不就是了,沈书答道人人都有,规矩还是不能少。
送走陆玉婵之後,沈书拟了个名单,挨个写帖子,想来想去,最後两封丢在一边,到底没写上宋濂和刘基,既然是新得朱元璋信任的人,应该是名声在外的人物了,年纪恐怕不小,面都没见过,就冒昧邀请,也说不过去。
小厮去送帖子,沈书细细洗了一遍手,正说去眯个盹儿,纪逐鸢带着几个武弁回来。一进院子,几个人顿时收声。
“沈大人。”
“大人。”
沈书一摆手,笑呵呵地说:“无官无职的别叫大人,哥哥们吃饭了没有?”
那几人忙说吃过了。
沈书让厨房弄几碗乌梅汤给他们喝,好消暑,那几个武弁训练了大半日,脸上发红,从脖子到後背都是热汗,连声说谢。
纪逐鸢也不同他们客气,让人到後面院子里等,过来同沈书进房里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