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
保研结果公示那天,宁晚枫是抱着曲桴生的胳膊冲进公示栏的。红底黑字的名单被初夏的阳光晒得发烫,她的指尖在“宁晚枫”几个字上顿了顿,又猛地滑向右侧——“曲桴生”的名字赫然在列,两个名字隔着三行间距,却像被无形的线紧紧牵在一起。
“我们都上了!”宁晚枫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雀跃,转身时差点撞到身後的同学,“我就说肯定没问题!你的绩点那麽稳,我的论文答辩老师都夸了!”
曲桴生的目光在名单上停留了很久,直到确认那串熟悉的名字确实印在清华研究生拟录取名单里,悬了三个月的心才彻底落回实处。从三月提交申请材料,到四月参加面试,再到五月煎熬地等待结果,那些反复修改的个人陈述丶彻夜背诵的专业知识丶手心冒汗的答辩瞬间,此刻都化作了胸腔里涌动的热流。
“嗯。”她应了一声,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其实面试那天她很紧张,当被问到“跨学科研究的难点”时,脑子里闪过的不是预设好的答案,而是宁晚枫趴在史料堆里说“文字和数据要像拼图一样咬合”的样子,正是那个瞬间的走神,反而让她说出了最真诚的见解。
周围的同学在互相道贺,有人拍着曲桴生的肩膀说“恭喜啊,理学院的直博名额很难拿的”,有人拉着宁晚枫问“文学院的现当代文学方向是不是很难考”。两人被人群裹挟着往系馆走,手里还攥着没来得及收起的申请材料,纸页边缘被汗水浸得发皱。
“晚上去庆祝!”宁晚枫扒开人群,眼睛亮得像藏了星光,“就去我们上次吃的那家私房菜,他们家的松鼠鳜鱼超好吃。”
曲桴生看着她被风吹乱的发梢,忽然想起刚入学时,也是这样的夏天,宁晚枫举着食堂的糖醋里脊说“等我们考上研究生,就去吃顿好的”。有些约定,会在时光里慢慢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私房菜馆的包间里飘着淡淡的桂花香,松鼠鳜鱼被端上来时,油亮的酱汁还在滋滋作响。宁晚枫夹了块鱼肉放进曲桴生碗里,自己却没动筷,只是托着下巴看着她:“研究生我们还在一个校区,离得不远,走路也就十分钟。”
“嗯。”曲桴生咽下鱼肉,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
“那……”宁晚枫的指尖在桌布上画着圈,声音忽然放软,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我们租个房子住吧?学校的研究生宿舍是单人间,住着多没意思。”
曲桴生夹菜的手顿了顿。她不是没想过这件事,只是总觉得“同居”这两个字太过郑重,像跨越了某种界限。可看着宁晚枫眼里的期待,想起她们在宁晚枫家包饺子的暖,在海边看日出的静,在实验室熬夜的亲,那些犹豫忽然就变得轻飘飘的。
“租个两居室就行,”宁晚枫见她没反对,立刻兴奋地数起来,“客厅要大一点,能放下你的书架和我的画板;厨房要有靠窗的位置,我可以学做你爱吃的清蒸鱼;阳台要种点多肉,你说过喜欢圆滚滚的植物……”
她的声音像羽毛,轻轻搔在曲桴生心上。那些具体的场景——书架与画板共处一室,厨房飘出饭菜香,阳台上的多肉晒着太阳,画面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
“像真正的家人一样。”宁晚枫的声音忽然低了些,带着点郑重,“一起做饭,一起看书,一起窝在沙发上看电影,不用再赶门禁,不用再隔着宿舍楼道说晚安。”
“家人”两个字撞进心里,像投入深湖的石子,漾开一圈圈温热的涟漪。曲桴生想起自己那个总是安静的家,父亲的沉默,後妈的客气,餐桌上永远寡淡的话题。而宁晚枫描绘的画面里,有烟火气,有笑语声,有“我们”这个词的重量。
她擡起头,迎上宁晚枫的目光。灯光落在她眼底,碎成一片温柔的星河。曲桴生放下筷子,指尖在桌布上轻轻点了点,然後清晰地说出两个字:“好啊。”
宁晚枫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被点燃的星火。“真的?”她往前凑了凑,鼻尖几乎要碰到曲桴生的额头,“你同意了?”
“嗯。”曲桴生点头,嘴角弯起一个浅浅的弧度,“就按你说的,租个有大客厅和阳台的房子。”
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同意宁晚枫描绘的“未来规划”。以前总是宁晚枫提出想法,她在犹豫中被推着往前走,而这次,她清晰地听见自己心里的声音——她想要那个有宁晚枫的家,想要那份“真正的家人”的温暖。
宁晚枫欢呼一声,差点把桌上的醋瓶碰倒。“我明天就去看房!”她掏出手机,点开租房软件的收藏夹,里面已经存了十几个房源,“你看这个,离我们俩的学院都近,步行十分钟,小区门口还有个菜市场!”
曲桴生凑过去看,屏幕上的房源照片里,客厅的窗户正对着一片绿植,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地板上,亮得晃眼。“挺好的。”她指着照片里的阳台,“这里可以放你的画板。”
“是啊是啊,”宁晚枫的指尖在屏幕上滑动,“主卧给你,带飘窗,适合看书;次卧我住,小一点没关系,能放下我们的照片就行。”她忽然擡头,眼里闪过一丝狡黠,“不过……要是晚上打雷,我能不能去主卧跟你挤挤?”
曲桴生的耳尖瞬间发烫,别过脸去夹菜:“看情况。”
“就知道你最好了!”宁晚枫笑得像只偷到糖的猫,又给她夹了一大块鱼肉,“快吃快吃,吃完我们去看家具城的攻略,我想给沙发套个草莓图案的罩子。”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像两只忙碌的小蜜蜂。宁晚枫利用答辩後的空闲,把收藏夹里的房源挨个看了遍,回来後拿着笔记本跟曲桴生汇报:“三号房源厨房太小,放不下双开门冰箱;五号房源临街,晚上可能吵;七号房源最好,阳台有个小花园,房东还留下了洗衣机……”
曲桴生则在实验间隙研究租房合同,用她惯有的严谨列出注意事项:“水电费要明确分摊方式,家具损坏赔偿条款要细化,续租提前多久通知……”
“知道啦,老婆大人。”宁晚枫抢过她的笔记本,在“赔偿条款”旁边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我们是家人,哪用算这麽清楚。”
曲桴生看着那个笑脸,忽然觉得那些冰冷的条款也变得柔和起来。是啊,家人之间,计较的从来不是条款,而是彼此的心意。
确定房源那天,两人特意抽了个下午一起去签合同。房东是位和蔼的阿姨,看着她们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真厉害,俩姑娘都考上清华研究生。”她把钥匙递给宁晚枫时,又加了句,“这房子我住了十年,希望你们也能在这里住得舒心。”
打开房门的瞬间,午後的阳光涌进来,照亮了客厅里漂浮的尘埃。宁晚枫第一个冲进阳台,对着那片小花园欢呼:“以後可以在这里种向日葵!”曲桴生则站在客厅中央,想象着这里摆上书架和沙发的样子,心里一片安宁。
回去的路上,宁晚枫把钥匙串在手指上转圈,金属的碰撞声清脆悦耳。“等放暑假,我们就来收拾房子。”她转头看着曲桴生,眼里的光比阳光还亮,“我买了墙纸,淡蓝色的,像我们第一次见面那天的天空;你说要买的落地灯,记得选暖光的,看书不刺眼。”
“嗯。”曲桴生点头,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些。她忽然想起跨学科项目结束时,宁晚枫在报告最後写的那句话:“最好的合作,是让彼此的世界都变得更大。”而此刻,她们要一起搭建一个属于两个人的世界,不大,却足够温暖。
路过校门口的文具店时,宁晚枫拉着曲桴生进去,买了个厚厚的笔记本。“这是我们的‘小家账本’,”她在第一页写下“宁晚枫&曲桴生”,字迹挨得紧紧的,“以後买菜花了多少钱,交了多少水电费,都记在这里,公开透明。”
曲桴生看着那行字,忽然伸手,在後面加了句“XX年夏,我们的家”。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很轻,却像在心里刻下了一个郑重的承诺。
走出文具店时,夕阳正把天空染成橘红色。宁晚枫把账本塞进曲桴生的包里,钥匙串还在指尖转着圈。“你说,我们算不算提前过上了小日子?”
曲桴生看着她被夕阳染成金色的侧脸,想起租房合同上并排签下的两个名字,想起阳台那片等待被种下向日葵的小花园,想起那句“像真正的家人一样”。在她脸上轻轻落下一吻,轻轻“嗯”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笃定。
是的,她们要一起过小日子了。有争吵时的包容,有平淡中的温馨,有未来里的期许。从保研同校的欣喜,到共筑小家的约定,那些被时光串联起的瞬间,都在诉说着同一个词——我们。
曲桴生握紧了手里的包,里面装着那个崭新的账本,也装着一个即将被填满的家。她加快脚步跟上宁晚枫的身影,夕阳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像从来不曾分开过。这个夏天,不仅是毕业的季节,更是她们共同奔赴未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