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终定(正文完结)“师兄……
“他怎麽样了?”
镇长家的小院内,言锦正守着药炉熬药,他神色有些恹恹的,大约是劳累了这许久没能歇息的原因。
忽然院门被人打开,言锦擡眼看去,温邬带着人走了进来:“宿淮醒了吗?”
“还没有,不过他并无大碍,相比其他病人来说,他已算得上轻症。”
言锦起身想进屋给温邬搬一把椅子出来,被他挥手阻止:“你别忙活,歇着吧,我也要走了。”
“怎麽快?”言锦一愣。
“嗯,此事蹊跷,我需得尽快办完手头的事去调查。”温邬道,“不过你就别卷入其中了,此事在你们这里就到此为止。”
言锦紧抿着唇,并未多问,有些事确实不是他能掺和的,镇中疫症得以控制已是最好的结果。
“外面我已吩咐人安排妥当,先前派人追杀你们的人我派人抓了起来,打算带回京发落,新的知府即将上任,大夫和药材皆会送来新的,你不必担心。”
“多谢侯爷。”言锦俯身一礼,“侯爷会为镇中百姓讨个公道吧?”
“这是自然。”温邬屈指弹了一下他的眉心,笑道,“好了,别愁眉苦脸了,我专程和你道别的,你再这副模样我可不高兴了。”
他说完不等言锦说话,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去:“待天下太平之时,我再来寻你喝酒赏雪。”
很快三日已过,宿淮也整整睡了三日才醒。
因着宿淮有些疫症的症状,叶琦将宿淮单独放在了一屋,又见言锦精神不好,担心他身子弱又染病,勒令言锦不许与宿淮待在一起。
言锦只得日日在院中陪着屋里的宿淮。
但实际他能陪着宿淮的空闲也很少,几乎是看顾其他镇民的空隙中挤出来的时间。
“大师兄,新任知府已到,另派了三位大夫来镇中相助,现在人手和药材皆足,只是……”夏箐颜翻着手中的簿子,道,“如今镇中的米面粮油已用完,後续之事也需要人手。”
“粮食我已经传信给舅舅,最迟明日便到。”言锦站起身,忽然觉得脚下虚浮,踉跄了一下,夏箐颜连忙将他扶住。
“大师兄你怎麽样?歇一会儿吧。”
言锦闭了闭眼才站稳,对她摇了摇头表示没事,才又道:“我去看看叶大夫和窦小花那边的情况……”
他话音未落,院外突然由远及近,传来一阵异常喧闹的欢呼声,那声音如同冲破阴云的阳光,瞬间驱散了小院中沉闷的疲惫。
夏箐颜疑惑地转头:“外面怎麽了?”
言锦心中一动,似乎有所预感,他加快脚步向院门走去。刚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眼前的景象便让他怔在了原地。
只见在道路尽头,一支规模不小的车队正缓缓驶入镇子,为首一人高坐马上,身形挺拔,风尘仆仆却难掩眉宇间的欣喜。在他身後,满载着米粮丶药材和各类物资的马车一辆接一辆,几乎望不到头。
“是舅舅……”言锦喃喃道,一直紧绷的心弦在这一刻骤然松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很快自长长的车队中间又现出一群人,言锦霎时愣在了原地,那人群中间全是熟悉的身影。
“言大夫!”陈笑棠远远地就挥手喊道,“听说你这边有难,我们全村能动的都来了!”
“我们来得及时吧!”这是青霄的喊声。
他们满身尘土,可每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陈笑棠快步跑到言锦面前,得意道:“镇上的事我们都听周老爷说了。当初你们救了我们全村,现在该我们来帮忙。可惜村中没有旁的大夫,不然雪枝姐也来了。”
张大正拍了拍言锦的肩膀:“有事别一个人扛着。咱们这些人别的没有,力气和粮食还是管够的。”
这些日子压在每个人心头的阴霾,在这一刻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暖驱散了。
“我们还带了村里最好的石匠和木匠来。”张大正转身指向身後,“谁家的屋子需要修葺,尽管说。”
“是的嘞言大夫,病人需要照顾的,洗衣做饭这些,都交给我们。”一个大娘挽起袖子道,“也该让你们歇歇了。”
言锦看着他们,深吸一口气,向後退了几步,俯身行了一个大礼:“言锦在此多谢诸位相助。”
“哎呦,瞎客气,咱们可不整这些虚的。”陈笑棠道,“走着,去干活!”
很快,整个镇子就活了过来。
在大多数病人痊愈的的那天傍晚,镇中央的空地上难得的燃起了篝火。
大家围坐在一起,火光映着所有人的脸,不少人觉得还有些恍惚,仿佛那场瘟疫是一场梦一般。
这时,陈笑棠站起来,她毫不胆怯,举着粗陶碗:“等这场灾过去了,咱们大石堡和镇上就是一家人!往後年年走动,互相帮衬!”
“对!一家人!”衆人齐声应和,碗碰在一起的声音清脆响亮。
这时有人问了声:“言大夫呢?”
言大夫要回家找小娘子。
言锦负着手溜达在小路上,嘴里哼着一首不知名的小调,眉眼舒展。
这歌还是上回来古瓷镇时,宿淮唱给他听的。
调子从唇齿间轻轻淌出来,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思念和许多即将满溢的欣悦。他和宿淮已有小半月未能好好见面了,镇上的事务丶病人的隔离,总像一层无形的纱隔在中间。
可如今不同了。他想着今晨叶琦的话,嘴角便忍不住向上弯。叶大夫说,宿淮脉象平稳,疫症已清,只需再静养一两日便可无恙。
远离人群後,白日的喧嚣与忙碌如同退潮般消散,只馀下无边无际的宁静笼罩着这座刚刚痊愈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