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嫂嫂万福重生 七六君 > 第19章(第1页)

第19章(第1页)

第19章

王昭云的承诺在裴远山这里,顶多比鸿毛重不过三分。

但他还是鬼使神差地采纳了王昭云的建议,不仅允许王家安排账房的人到军中协助登记流民信息造册,甚至还配了边州向导,供江培宁观风和王昭云勘察田地所用。

不过,果真不出王昭云所料,因为先前的流民登记过于粗滥,裴远山口中所说的“流民册”已与真实的流民情况相去实在太远,甚至出现许多重名丶冒名丶僞名等等的异常情况。

这些异常情况中有些是说得清的,这种多是一些流民为多领些粮米的有心之过。

而那些说不清楚的,情况就要复杂许多,或是胡贼安插的间谍,或是匪寇派来的暗桩。。。。。。

总之,不管是哪些不明的异常情况,裴家军都必须循着线索一一查清,将间谍或是暗桩都扣下来,细细盘查,以免遗落後患。

如此一来,灯下黑的边州之主裴远山便无可推辞,只能日日待在军中,随时根据呈上来的线报作出决断。。。。。。这也够他忙活一阵的了。

不过也好,这样一来便能挫一挫裴远山那总是不可一世丶不听人言的傲气,再者,也让王昭云省去了应付新婚夫君的功夫,腾出更多的时间研究复起边州农事的计划。

这日,她见天朗气清,便点了陈砾和元井一道,打算先到边州的城郊看一看——百年前,那里可是边州的农耕要地,甚至是整个富庶汉土的粮仓之一。。。。。。只是後来寥落,不再被人提起,甚至于裴远山给配的向导方丰茂一路上喋喋不休,但一提及这片田地的故事却总是只言片语说“这里从前是良田”便算是带过。

“这里从前既能是良田,便必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稍加利用,便可恢复盛景,可为何你们不愿事农耕?”

王昭云既来了,便要听最真实的话,那些山河志上都已经记载的山河人文,她并不需要旁人赘述。

方丰茂见这话题避无可避,又看王昭云明亮的眸底一束冷光淡淡扫来,他便自嘿嘿笑了两声,一边陪着扒拉开半人高的杂草,一边道:“夫人也瞧见了,这里杂草丛生,密密麻麻皆有数尺之高,若要清除这些,怕是费上个把月,都未必能把农田清出来。”

他又道:“况且,边州战事频繁,早些时候,三月一小战,两年一。大战,胡人一来,人是肯定要跑的,庄稼也是必定要被糟蹋的,谁还有心思事农耕呢?”

这话是没有错,但裴远山收复西边州後,这西北关隘不是稳定了许多麽?

“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王昭云辩道:“依边关战报记载,如今的边州虽仍有胡人侵扰,但次次交锋也不过是些小打小闹,怎麽会连事农耕的心思都没有?”

这话直指边州百姓怠惰,想要坐等朝廷投喂。

而古往今来,一方百姓怠惰,无不是一方之主惫懒所致。

方丰茂心思何其活络,当下便听出了王昭云的言外之意,连忙停下脚步,“夫人误会。”

他甚至收起一路来时的嬉笑神色,恭恭敬敬地朝王昭云拱手赔了个礼,才认真道:“将军素来勤政,绝没有领着我们偷懒的意思,只是眼下边州看似平稳,但北边胡贼,西边流寇,无一不需警惕,而我们裴家军虽有五万兵马,却全是这些年在边州乃至周边各城招募而来的贫民奴隶,治军练兵尚且不能一蹴而就,况且如今又有大量流民慕名涌入边州城,人口安置也是一个难题,这桩桩件件,早就令我们将军腾不出手来。”

方丰茂说得声情并茂,见王昭云脸上已有沉思之色,连忙又添道:“将军虽是个九尺男儿,但到底也是个肉做的人,夫人不知,他要是遇上妇孺啼哭,也是要手足无措的,只是他身上煞气实在太重,显得不那麽亲民而已,要不然,哪能让那个姓秦的糟老头子日日撺掇着百姓,胁迫我们将军呢?”

他话落,便满意地瞧见将军夫人挑眉却疑惑地看向他——可不得回去找将军领功了?

想到此处,方丰茂当即要再为将军在夫人面前多美言几句,可恰此时,却有开路侍从在前惊呼了一声,更是险险要拌一跤,多得是同僚扶住才不至于摔了下去。

陈砾冷眼一瞥,当即领人上前查看。

枯黄缠绕的杂草拨开,一团乱草捆束之中,现出些斑斑锈迹。

陈砾想也没想,便抽出长剑,剑锋过处,黄草顷刻断碎,现出内里乾坤。

“是兵器。”有人惊道。

“是废弃的兵器。”元井声音沉沉,“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坊间有过一道传言,约莫数十年前,胡人南下,意欲彻底踏破我汉人江山,彼时千军万马已经破了武埠山,更是抵达西江北岸,直逼边州这一咽喉之地。

眼看汉地就要失守,可朝廷式微,无法支援,万千边州百姓便就放了一把火。

传言这把火烧得极其凶猛,以至于从此以後不敢轻易过西江,而只是据守武埠山罢。

而也正是因此,东边州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更给後来人收复故土垫下基础。

眼下看来,当年那场火便是烧在了这片良田。。。。。。还有那半片山上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