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这真是太痛了啊!”
……
底下小声嘀咕的人,还要再说什么,便被点名回答问题,顿时就老实了。
但是苏蘅还是荣获了同学们给的称号:经济学种地一把手。
在经济学里农学最强,在农学生里经济学最强。
这怎么不算双料第一呢。
苏蘅顶着同学们善意的调侃,在学校里一下子成了名人。
她还收到了一笔奖金,是蒲丰良分给她的。
“这是项目奖金。”
苏蘅笑眯眯地接过,里面有一千块,她顿时乐得不行。
蒲丰良又说:“基地要扩建了,上面打算将整个红星大队都规划成实验田的场地,还额外派了研究人员过去学习,我等这些事情交接完估计就要被调回来。”
蒲丰良当时本来就是临时被调到那里,后面因为有研究项目才驻守在那,现在成果都出了,自然要被调回来。
“那您回了北京再来家里吃饭。”苏蘅想到红星大队的人以后都能拿到工资,心里也高兴。
随着红星基地的扬名,大队以后的发展不会差。
“好。”蒲丰良笑着应下,没再多说什么就带着张兴禾走了。
小小的出了下名,对苏蘅的生活影响并不大,但是朋友们还是特地来家里为她庆祝了一下。
有家人朋友在身边,即使陆明川经常不在家,苏蘅也没觉得无聊。
他几乎是出去跑一个月回家休息一周,每次回来都能带回一些小玩意儿。
秋秋会说的话一天比一天多,苏蘅有时觉得,时间过得真的很快,像一趟高速行进的列车飞驰而过。
一眨眼,冬天就过去了。
属于一九七八年的那一页被翻过,迎来了一九七九年。
这一年,家里的人都有了更好的发展。
因着去年十二月的那场会议,确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街上的小摊一下子多了起来。
年后,陆明川跟苏景干脆直接从沪市进了一批服装鞋子回来,将苏蘅之前囤的一间临街铺子改成了服装店,正式开始做服装生意。
因为缺人手,文舒想停了裁缝生意过来帮忙,但没想到顾客挺多,一时又脱不开身。
还是苏景雇了两个兄弟来帮忙,他往那一站就是金牌销售,加上店里的衣服款式又新颖,服装店的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
你是会拉踩的
她原本还想着要是没生意,就叫上305的人过来当气氛组。
但是当她站在店门外看着里面满满当当的人群,还有被小姑娘围住的苏景时,悬着的心终于是落了地。
陆明川从后面仓库搬完货下来,看到苏蘅立马迎了上来。
“去楼上坐会儿?”
“不用了,我就来看看生意怎么样,你们是不是忙不过来,我去帮忙收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