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江四人甚至又继续搓起了麻将,因为距离顾清歌的下一个节目,好像还有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这一个小时,对于搓麻的人来说,其实过得还是非常快的。
在顾清歌《晨光曲》的上个节目接近尾声之前,他们已经重新来到了客厅的电视机前。
而随着主持人的介绍完,顾清歌和这支舞蹈的其他成员们,已经出现在了舞台上。
先让观众们无比惊艳的,正是她们背后仿若油画一般美轮美奂的背景……
接下来,舞蹈正式开始,它从平平淡淡的生活细节中入手,生动表现了海都弄堂中女人生火做饭、缝衣绣花、乘凉遮阳、还有静坐呆等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琐事,又无一不体现了东方女子独特的神秘。
特别是江南女子的温婉柔美,更是刻画了一段静谧散淡、温情美好的弄堂生活。
当第一缕晨曦唤醒江南水乡,弄堂里薄雾氤氲。
早起的女子,轻绾髻,身着清一色的烟青旗袍,唯有领舞的顾清歌的旗袍是微雨杏花色。
当顾清歌身穿这样的旗袍出现在舞台上时,现场的观众们都看呆了,她这一次的服装和妆容,真的太美啦!
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已经看得目不转睛!
老色批吴硕彻底鸡动了,他揉了揉眼睛,喃喃道:“竟然是高开叉的旗袍,顾本有腿的级大招啊,这谁顶得住啊!”
可惜顾清歌高开叉旗袍下穿的并非丝袜,不过灰白色的舞袜,同样极为撩人,简直戳中了无数男性观众对美腿的幻想!
伴随着那无比轻灵悦耳、悠扬舒缓的纯音乐,舞蹈继续进行,她们手执蒲扇,袅袅婷婷走出家门。素素的,淡淡的,却颇有惊为天人之感。
这些女子掀帘出门,坐在雕花窗下的小板凳上,点火生煤炉。
她们皓腕轻摇,蒲扇生风,红唇微嘟,吹气如兰。
炉火便燃起来了,水和一天的日子便沸腾了。
观众们好似已经完全代入到了这个《晨光曲》的世界,跟随她们的舞蹈而脑补一切。
顾清歌和这些舞者们,在市井街巷的烟火气里,把江南女子的妩媚优雅拿捏得恰到好处。
哎呀!不小心被烫到了,连忙含笑用纤纤玉手去摸耳垂,这是个舞蹈动作,那一低头的娇俏,正是是婉约女子神态自然流露。
这种美,是朴素而真实的,却是美得动人心魄。
小憩时一个打盹儿,蒲扇掉到地上。美人惊醒四顾,眼神掠过一丝羞怯慌乱。她可是梦到了与心上的人儿相依相偎的甜蜜场景?
最美不过江南绣女,她们安安静静忙着活计,柔夷之手,飞针走线,绣花针恰似精巧画笔,一针针花团锦簇,香满衣襟,一线线鸟啼虫鸣,山河锦绣。纤纤十指下,春波荡漾。
十八个从诗经里走出来的仙女,个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她们也是从海都弄堂走出来的普通女子,一针一线,一粥一饭。每个动作,都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却又是俗世凡尘柴米油盐中仙气十足的风花雪月。
分明是人间烟火,平常人家,清丽的倩影和明媚的回眸,却似临水照花,不惹尘埃。
十八个江南女子舞出了千娇百媚,也舞出了生活中精致的烟火气。
她们千娇百媚,风情万种,却又美得贴近生活,质朴素雅,美得倾国倾城而不自知。
第383章完成舞蹈
其实这支《晨光曲》舞蹈的道具非常简单,只有极为普通小板凳和蒲扇。
舞者们所有的行为语言,包括揽镜梳妆、乘凉遮阳、生火烧饭、绣花做衣等动作,都是或坐或站在小板凳上,凭借一把蒲扇来完成的。
蒲扇也称葵扇和芭蕉扇,是南方常用来纳凉和驱赶蚊虫的小物件。
蒲扇在这个舞蹈中却是画龙点睛的精彩之笔。
一把蒲扇,演绎了海都弄堂寻常百姓家最温暖亲切的生活。
她们用一把蒲扇划出令人痴迷的弧度,把整个身心投入到韵律中,晨曦中衣袂飘飘,仿佛出水的莲花。
舞蹈中江南女子侧身垂睫,低回宛转。
个个手中一把蒲扇,除了是引微风送清凉的小物件,还可以是一面镜子,佳人对镜理云鬓;可以是一柄油纸伞,伞下是丁香一样的姑娘;可以是一把团扇,半遮美人娇羞面;可以是一把桃花扇,扇上书写河山锦绣;还可以是一把轻罗小扇,团团扑流萤。
然后是小板凳,放在里弄,它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家什。
而摆放在春晚的舞台上,坐在上面的人儿宛如一朵花坐在枝头,一弯新月坐在亭檐,一缕灯光坐在书页。
小板凳,不仅瞬间美出了真实生活中的烟火气,而且美出了诗情画意,美得那么静笃熨帖。
接下来就出现了这支舞蹈中的一个名场面!
几乎所有的观众都看呆了!
那就是踏在小板凳上舞蹈的女子,如行走在江南的小桥之上,步步生莲,顾盼生辉。
方寸之上舞姿轻灵似燕,身躯柔若无骨,有小板凳在脚下,人便格外修长轻盈,缓缓伸臂抬腿,翩然如嫦娥奔月,美得惊心动魄。
此时春晚导播也给了领舞的顾清歌一个特写,当她在小板凳上做出这样的动作时,观众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美腿是多么修长撩人!
大家甚至都已经忽略了她的美貌,
此刻网络上的直播平台中,弹幕已经彻底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