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破败的居民楼门口,秦铮铮刚从三轮车上下来,就有正在小摊上切菜的大婶认出了她。
“接上你姐了不?”
秦铮铮:“接上啦!”
晴晴是秦铮铮在这里的化名。
一边回答熊婶儿,秦铮铮一边跑到三轮车的另一边,将轮椅拿下来撑开,又将陈潭抱下车。
一下车,噼里啪啦的油锅爆炒声和砧板上的笃笃声就钻进了陈潭的耳朵里,她们好像是进入了别人家的厨房,饭菜香混着股辣椒味儿,直接笼罩了陈潭。
陈潭:???
这又是到哪儿了?
视线灰蒙蒙的一片,陈潭什么都看不清,只能靠听觉、嗅觉等去感知周围的环境。
秦铮铮推着她往喧闹里走,一边介绍:
“姐,这是熊婶和万叔的炒菜摊子,两个都是顶顶好的大善人,免费给我们这些病患提供灶火和锅碗瓢盆。”
“1块钱就能炒菜呢!”
“我之前给你送的饭菜,就是在这里做的。”
陈潭哪儿吃到过什么秦铮铮送来的饭菜,但也听出来了,秦铮铮这是在给她介绍环境,让她安心。
如果陈潭只是个高高在上的总裁,可能并不知道这些,但她还是个慈善家。
东五环,一元炒菜摊子,那陈潭就知道是哪儿了。
肿瘤医院旁边的爱心厨房,大概是三四年前,集团公关部门的慈善组曾经给她发过这个地方的提案,她看过,也签发了捐款,但是后来工作人员反馈说,这夫妻两拒绝了。
“……结果出来了吗?怎么样?”
“胰腺癌晚期,好的话,可能也就这几个月了……”
秦铮铮推着陈潭往巷子里走,陈潭听到了周围人哽咽的讨论声,夹杂在炒菜做饭的声音里,大多都是癌症和病人相关的东西。
以及爽朗又落寞的安慰:
“别想太多,心态放平。”
“咱把当下这顿吃好了再说!啊!”
巷子里有些潮湿,秦铮铮推着轮椅走得很慢,路上还有认识她的人打招呼,就更慢了。
陈潭有些惊讶,这人是一听到她出事,就跑到京北来了吗?怎么和这些人这么熟?
不对,新闻媒体具有延时性,她出事的消息,不可能那么早就被公布到了媒体上。
秦铮铮确实没来几天,但之前为了套消息和做身份,除开去医院观察的时间,秦铮铮在这个爱心厨房交际了好几天。
什么保洁换班、非法载人的三轮车、还有早晚高峰等等,秦铮铮都是在这里得到的消息和灵感。
只要她愿意嘴甜,看起来乖巧老实,有点弱势还有点可怜,做事却又很麻利细心的秦铮铮,可以非常迅速的赢得普通人的好感。
“这就是你姐姐吧,长得可真水灵。”
熊婶是个微胖的中年妇女,花白着头发,说话时目光落在陈潭身上,神情没有丝毫对于年轻女孩儿坐在轮椅上的可怜,只是和蔼的笑着。
像一尊菩萨,只是供奉她的不是香火,而是灶上饭菜的人间烟火。
这会儿炒菜的人正多,熊婶也忙着,忽然到她身边说这么句话,应该是有事找她。
秦铮铮笑着说谢谢,而后推着陈潭在巷尾等着,没直接走。
果然,不一会儿,熊婶儿就来了,手里拿着个纸片递给她:
“之前你不是说,今天接你姐姐出院,然后回石市么。”
上回晚上来这儿炒菜的时候,秦铮铮确实跟熊婶提过一嘴。
京北没有她想要的车次,也没有直达她要去的盘市的绿皮火车,最好的路线,是去隔壁省的石市坐车。
只是这种需要交通的转移,比较耽误时间,也容易暴露踪迹。
尤其是陈潭的腿,特征太明显了。
提出需求,也是想着说不准熊婶这些在当地的,见得多的老人会有办法。
当时熊婶并没跟她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