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揭妆剑是什么来历 > 挑灯看剑七(第1页)

挑灯看剑七(第1页)

挑灯看剑(七)

三日後,卞红秋将黄雀洲大捷和未能擒获境西王的请罪折子一起发往京城,还有请监国太子降罪的陈情书。当天的申时一刻,派去席中庭那讨信的亲卫回来了,原原本本带了这位铁面无私的“沙场铁狼”的话:此次突袭,考虑不周,深感抱歉。逆贼身边内应未有回信,请静候佳音。

末了,亲卫道:“席将军说不知蔡招何人,私通叛贼按律当斩,殿下照实报往京城便是。”

卞红秋轻嗤一声。

遥想境西王刚叛逃出京时,薛皇手中无人,即便是个尸位素餐的都愿留在京城,现在却肯为一个太子,连前线厮杀的将士性命都枉顾。

他不欲说太多,挥退亲卫。

退至一旁的六郎见人离去,复又上前来,继续禀报:“……李夫人现将张阿嬷带在身边。境西王一干人逃去春香洲的行宫中,期间官员人心浮动,她撬开了数人的口,但与我传信说,朝廷想要的东西,这些人恐连风声都没听过。”

卞红秋将左肩脱下的中衣拉起来,系好衣带後把顺手扎起的长发放下。六郎见他上药太随意,正想劝他,被他擡手止住了,听他问:“李夫人有没有说,东西最有可能在谁那里?”

据他推测,境西王确实没贴身带着这件让朝廷投鼠忌器的“保命符”,否则内应没必要将所有密室暗格大敞着告诉他们已经搜过了。可境西王身边真有这样鞠躬尽瘁的谋士,怎麽几十年里从不拿保命符出来做文章?他们究竟在等什麽时机?

六郎道:“说了,就李夫人看来,要麽在文妃手中,要麽在文大人手中。”

卞红秋面色一凝:“文妃的同胞兄长文机云?”

“是。”

卞红秋拢着外衣的衣襟,心道这真是不好办。

六郎与梁王府的交集太浅,从前柳先生授课也只讲些史官工笔的大事,所以他并不清楚文氏与梁王府之间的纠葛。按卞红秋的年岁,他本来也不该知道,但好歹现在是梁王府的一家之长,早就从邵蒸和柳先生口中听了个全貌。

宋静妍受老梁王恩惠,只把自己当做王府中一根随时能燃尽的蜡烛。

可老梁王从没这种念头,在大虞还没内乱时,曾在京城为宋静妍订过一门亲。

正是文相长子,如今跟随在境西王身边的第一人,文机云。

听邵蒸说,宋静妍那时并非全无意,但身上领着官职,无论如何也不愿嫁入文家为妇。

对万事洞若观火的文相十分豁达,说他那儿子没有宋静妍惊才绝艳的本事,又是头愤世嫉俗的倔驴,不过品行端正丶对自家人十分体贴,是个适合端茶倒水丶说贴心话的丈夫人选,倘若宋静妍愿意,他就把人送来梁王府给宋大人暖炕。

两方一来二去合计了大半个月,老梁王连为宋静妍自立门户的府宅都挑好了。文相口中的倔儿子一声不吭,倒以男主人的姿态把庭院的布置都定好了。宋静妍默许此人进进出出,还混上了梁王府吃饭的桌子。

没成想喜事未办,先等来了文相的丧事。

紧接着,将文相之死埋怨上灵帝的文机云在京中隐忍蛰伏,待今上登基,与境西王联手折腾了整个朝廷人仰马翻。

卞红秋虽从没听宋静妍提起过这桩旧事,可这不代表她心中一点儿都不在乎。宋静妍不是喜欢朝外嚷嚷自己心绪来消愁的人,只有心细如发的柳先生提起过,宋静妍一直将文机云设计新宅庭院的图纸收在书房中。

他琢磨了片刻,取出一卷特殊的无痕纸。

无痕纸顾名思义,以特殊的墨书写,墨迹干後,字迹会消退,要阅信者以特殊药水覆盖,才能重现内容。

卞红秋没有写太多内容,提笔点了个三字人名在上头。

他将纸卷起来递给六郎:“你把信送去李夫人那儿,若我所想不错,陛下派去境西王身边的内应就是此人。”他来回松动着僵硬的脖颈,散漫地朝圈椅後一靠,“陛下想明目张胆派个人过去不容易,但这饭桶动作也太慢了。”

“十年,掘把锄头能将大虞南北挖穿了,却连个小东西都找不出来。”

六郎应是:“若是此人,可要请李夫人先为我们联络一番?”

卞红秋摇头:“境西王身边形势如何,我们一概不知。李夫人想必会有决断,请李夫人多伸把手,照她的判断行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