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
周一清晨的风带着秋末的凉意,吹得老槐树叶沙沙响。
许恙走到楼下时,陆近宇已经站在树下,手里拎着两个热饮袋,脚边放着个保温桶,看见他就快步迎上来,校服领口还沾着点面包屑:“今天我妈煮了南瓜粥,特意让我带保温桶给你,还热着呢,你快尝尝。”
许恙接过保温桶,指尖触到温热的桶身,打开盖子时,南瓜的甜香立刻飘了出来——粥熬得很稠,里面还卧着个溏心蛋,蛋黄微微泛着橙黄。“你妈妈太费心了,”
他说,低头用勺子舀了一口,甜糯的南瓜裹着米香,温度刚好暖到胃里。
“我妈说你早上总吃面包,对胃不好,”陆近宇挠挠头,把热豆浆递过去,“粥要是不够,还有豆浆和蔓越莓饼干,我装在书包里了。
对了,昨晚我把周末捡的银杏叶都夹进历史书里了,等会儿给你看,我还在每片叶子旁边写了捡叶子的地点,以後翻书就能想起那天的事。”
两人往公交站走,许恙手里拎着保温桶,陆近宇在旁边絮絮叨叨说昨晚的事——物理题又找了三道练,错了一道;历史时间线小程序的测试题难度等级弄好了,就差调试;还把捡来的银杏叶按颜色分了类,浅黄的放一起,深黄的放一起,最特别的那片带浅红的单独夹在扉页。
“等会儿课间我把历史书给你,”陆近宇说,“你看看我夹的叶子整齐不,要是不整齐,你帮我重新夹一下,我总怕把叶子压皱了。”
“好,”许恙点头,想起上周陆近宇认真整理叶子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弯了弯,“你夹的肯定整齐,不用重新弄。”
公交到站时,两人刚好喝完粥。陆近宇接过空保温桶,仔细盖好盖子放进书包:“这个桶我妈说让我明天再带给你,她明天煮小米粥,说小米养胃,比南瓜粥更适合秋天喝。”
许恙没拒绝,只是轻声说:“别总麻烦你妈妈,我自己带早餐也可以。”
“不麻烦!”陆近宇立刻反驳,“我妈说喜欢你来家里吃饭,还说下次周末让你去我家,她给你做你喜欢的糖醋排骨,就是上次食堂二楼的那种味道,肯定比食堂做的好吃。”
许恙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低头看着脚尖,小声应了句“好”。
到教室时离早自习还有十分钟,陆近宇放下书包就掏出历史书,小心翼翼翻开扉页——那片带浅红的银杏叶躺在上面,旁边用铅笔写着“10月21日,城东公园湖边捡的,许恙说好看”,字迹歪歪扭扭却很工整。
再往後翻,每片叶子旁边都有小字标注,比如“最粗的银杏树下捡的,比手掌大”“草丛里找到的,沾了露水”。
“你看,”陆近宇把书递过去,眼里满是期待,“我都写了地点,以後我们翻书的时候,就能想起那天在哪个地方捡的这片叶子,是不是很有意思?”
许恙接过书,指尖轻轻拂过叶片,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书页上,把叶子的纹路照得格外清晰。
“很有意思,”他说,擡头看向陆近宇,“比我夹的好,你很用心。”
陆近宇的耳尖瞬间红了,赶紧别开视线,假装翻书包:“我就是觉得这样好记,以後我们还可以在叶子旁边写点当天的事,比如那天做了什麽题,吃了什麽好吃的,这样就像写日记一样了。”
早自习的铃声响起,陆近宇赶紧坐好,掏出物理错题本——昨晚错的那道题旁边,用红笔写了详细的错误原因,还画了个小小的哭脸,旁边备注“下次再错就罚自己多做两道题”
许恙瞥见那道题,想起昨晚陆近宇发消息说“这道题我算了五遍才明白,下次肯定不会错了”,忍不住在心里笑了笑。
第一节是数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讲函数图像,陆近宇听得很认真,偶尔在笔记本上画草图。
许恙坐在旁边,看见他画的图像比之前整齐多了,虽然偶尔还是会把坐标轴标错,但比刚开学时进步了不少。
课间休息时,陆近宇掏出物理错题本,拉着许恙去走廊:“你看我昨晚错的这道题,是不是思路错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来。”
许恙接过本子,看着上面的解题步骤——题目是关于斜面受力分析的,陆近宇把摩擦力的方向搞反了,导致後面的计算全错。“你看这里,”
他指着步骤,“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时,摩擦力方向应该沿斜面向下,和运动方向相反,你写成向上了,所以後面的结果都错了。”
陆近宇盯着本子看了半天,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昨晚总觉得摩擦力方向不对,但又不确定,现在听你一说,一下子就明白了。”
他掏出笔,在错题旁边写了“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记牢!”,还画了个大大的感叹号,“我下次再错,就罚自己抄十遍这个知识点。”
许恙看着他认真的样子,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开里面夹着的一张纸——是昨晚他特意写的斜面受力分析总结,分了物体静止丶向上运动丶向下运动三种情况,每种情况都画了示意图,标注了摩擦力方向和受力平衡方程。
“这个给你,”他把纸递过去,“你把这个夹在错题本里,下次遇到类似的题,先看这个总结,就不容易错了。”
陆近宇接过纸,小心地夹进错题本,指尖触到纸上整齐的字迹,心里像被什麽东西暖着:“谢谢你许恙,你总是这麽帮我,要是没有你,我物理肯定还是不及格。”
“不用谢,”许恙说,“你很认真,进步很快,下次肯定能及格。”
第二节是历史课,老师让大家自由复习,准备下周的小测。
陆近宇掏出历史书,翻到夹着银杏叶的那一页,跟许恙一起复习《辛丑条约》的内容。
“你上次说结合历史背景记条约内容,”他说,“我试了一下,真的好记多了,比如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就记当时中国有4。5亿人口,每人赔偿一两,这样就不会忘。”
许恙点头:“这个方法很好,你可以把其他条约也用类似的方法记,比如《南京条约》的通商口岸,记‘广夏福宁上’,这样顺口也好记。”
陆近宇立刻掏出笔记本,把“广夏福宁上”写下来,还在旁边画了个小笑脸:“我记住了,下次再也不会把通商口岸记混了。”他擡头看向许恙,眼里满是光,“要是历史小测能及格,我妈肯定特别开心,她还说要是我历史进步了,就带我去买新的编程书。”
“你肯定能及格,”许恙说,“你最近复习很认真,不会有问题的。”
中午吃饭时,陆近宇拉着许恙去食堂二楼,说今天有糖醋排骨,是他特意问了食堂阿姨的。
两人排队时,陆近宇从书包里掏出个小袋子,里面装着几颗橘子味的软糖:“我妈昨天买的,说饭後吃一颗解腻,你要不要吃?”
许恙接过一颗,剥开糖纸放进嘴里,橘子的甜味在嘴里散开,和上次的一样清爽。“好吃,”他说,“比硬糖软,不粘牙。”
“我妈特意挑的软糖,说你可能不喜欢吃硬糖,”陆近宇笑着说,“下次我让我妈多买几种口味,草莓味丶苹果味的都买,你可以挑喜欢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