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飞机停至巴塞罗那
经过12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巴塞罗那机场。
八月份的巴塞罗那,正值盛夏,天气炎热,阳光充足,正值一年中最热的时间。
李芽芽穿着一条碎花吊带裙,带着大大的遮阳帽,墨镜,手扶两个大行李箱。一早约好的地陪早早在出口迎接,李芽芽用英文跟对方打招呼。对方竟然说了中文。
李芽芽惊讶,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问候语,但听起来却让人十分愉悦。
走出机场门口的瞬间,一股热浪袭来。好在,李芽芽能够接受。
车辆缓缓行驶,向预定好的酒店出发。车辆驶过巴塞罗那的街头,李芽芽按下车窗,感受着窗外的风景,没想到,她竟然真的来了巴塞罗那。
而且,是她一个人。李健仁,你看,她勇敢吧。
车轮压过古老的石板路,发出舒缓的摩擦声,像是一首低吟的城市序曲。巴塞罗那的街道并不宽阔,两旁高耸的石灰建筑在车窗外流动,阳台上垂下的九重葛与天竺葵,在赭石色墙面上泼洒出玫红与橙黄的色块。
车窗仿佛一个移动的画框,将街景切割成流动的片段:哥特区的幽深小巷突然扑面而来,石墙上斑驳的刻痕还留着中世纪的影子;转过弯,高迪的巴特罗之家突然闯入视野,那波浪形的外墙和彩鳞般的瓷砖,在日光下闪烁着童话般的光泽。摩托车灵巧地从车旁掠过,留下断续的引擎嗡鸣,与远处街头艺人手风琴的旋律交织。
空气中飘来复杂的味道——咖啡的醇香刚从街角咖啡馆溢出,瞬间又被海风的咸涩冲淡。这座城市的气息,总是介于陆地与海洋之间。阳光透过悬铃木的枝叶,在挡风玻璃上投下跳跃的光斑,加泰罗尼亚的阳光有着独特的质感,浓烈却不灼人,像蜂蜜般温润地涂抹在每一寸街景上。
当车辆驶至哥伦布纪念碑附近,地中海蓝突然铺满视野。那种蓝有着令人瞬间失语的魔力,与身後老城的暖色调形成鲜明对比。摇下车窗,能听见海浪拍岸的节奏,还有海鸥的清啼从港口方向飘来。
在巴塞罗那行车,更像是一场时空交错的漫游。每一个红灯的停顿,都让你与街头的生活不期而遇——露天餐桌旁举着桑格利亚酒瓶欢笑的人群,面包店里刚出炉的可颂飘出的黄油香气,橱窗里悬挂的火腿像深红色的钟摆。这些瞬间让你明白,这座城市的灵魂不在景点里,而在这些流动的日常中。
当最终停下车辆,耳边仍回响着街道的白噪音,眼前还残留着光影的馀韵。巴塞罗那的街景不是静止的明信片,而是一幅用速度丶光线和声音绘制的动态长卷,在记忆中继续蜿蜒生长。
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李芽芽是需要好好休息一下。环山回北京,又飞了12个小时,李芽芽感觉自己骨头架子都要散了。
酒店阳台望去,就是一望无际的海边。一眼望去,心旷神怡。李芽芽要好好享受,属于她的假期了。
只是,李芽芽怎麽也没有想到,早早就有人在等她了。
睡了不知道有多久,李芽芽被一阵猛烈的敲门声惊醒。看一眼时间,才4点多。
李芽芽睡眼朦胧,意识不清晰地往门口走去。完全没有思考安全问题,就这麽无意识的得去开了门。
尽管李芽芽所住的酒店,属于当地安保设施等都比较好的,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然後李芽芽打开门,就看到了门外站着的谢迪和梁秋艓。
揉揉眼睛,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不是,这两个人怎麽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Surprise!”门外的谢迪和梁秋艓异口同声。
李芽芽要去巴塞罗那的事情,谢迪是最早知道的。因为她询问了谢迪认不认识做国外出游的,毕竟她第一次一个人,出这麽远的门。还是找个靠谱的人,稳妥一点。谢迪也因此得知了李芽芽的出行计划。
然後,就不仅给她介绍了人,还在心里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再然後,谢迪的小算盘被梁秋艓知道了。
最後,两个人就早李芽芽两天,到了巴塞罗那。
“芽芽,快,换衣服,我们去海边看日出!”谢迪推着李芽芽去换衣服。
中国人,对于在海边看日出,好像有种执念。
李芽芽真不敢相信,不仅在巴塞罗那见到了这两个人,而且这个点他们两个还精神抖擞的起了床。
压根没想到,两个人是憋了一宿没睡。好不容易忍到了现在,没有立刻去找李芽芽。
不一会儿,李芽芽就换好了衣服。
简单的搭配,在李芽芽身上,总是别有一番风味。
凌晨5点的巴塞罗那街头,没什麽人影。谢迪拉着李芽芽的手,肆意的在路边奔跑。梁秋艓只是跟在身後,不远不近的距离,记录着她们此刻的美好。
这里没有人认识他们,也没有人会打扰他们。他们只是人群中最普通的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