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就剩一口气
衆人不说话了,但脸上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做梦!”冯兰厉声喝道,“我冯兰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我收留招娣,是因为她孝顺懂事,值得我帮!不是因为她爹是个无赖!你们算个什麽东西?也配拿自己的亲骨肉来跟我谈条件?”
她的话,像一记记耳光,扇在那些男人的脸上,火辣辣的疼。
“今天,我把话放在这里!你们的女儿,我一个都不会收!你们现在就带着她们,滚!要是再让我看到你们谁敢打骂丶发卖女儿,我冯兰第一个就去报官!到时候,买家卖家,一个都跑不掉!”
冯兰的气势太盛,眼神太冷,那些男人被她镇住了,一个个面如土色,拉起自家的女儿,灰溜溜地作鸟兽散。
一场闹剧,总算收场。
可看着那些女孩们麻木丶绝望的眼神,冯兰的心,却怎麽也轻松不起来。
她知道,今天把这些人赶走了,他们回去,只会把气撒在这些可怜的女孩身上。治标不治本。
夜里,冯兰辗转反侧。
陈康伯叹了口气,将她揽入怀中:“别想了,这事怪不得你。”
“康伯,”冯兰忽然坐起身,“我想明白了,堵不如疏,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救不了那麽多人。要想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只有一个法子。”
她的目光,在黑暗中,闪烁着惊人的光亮。
“我要把绣庄,做大!我要办一个平江县最大的绣坊!招收学徒,包吃包住,给她们一门能安身立命的手艺!”
陈康伯被妻子这个大胆的想法惊住了。
“这……这得要多大的地方?多少银子?”
“地方和银子,都不是问题。”
冯兰的思路异常清晰,“这件事,光靠我们自己不行,必须把县令大人也拉进来。”
她分析道:“如今大旱,流民渐多,县令大人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安置这些灾民,稳定局面。”
“我这个绣坊,招收的都是女眷,让她们有活干,有饭吃,不但能为家里减轻负担,还能创造收益,这就是在帮县令大人分忧!这是一件天大的功劳!”
“只要他点了头,给了政策,地皮丶人手,甚至是前期的啓动银两,都好商量!到时候,别说这几个女孩,就是全县的孤女,我都能给她们一个家!”
第二天一早,冯兰便让王先生写了一份详尽的呈文,然後带着那柄作为敲门砖的双面绣团扇,和二姨太给的信物,直奔县衙。
这一次,她要见的,是知县,宋
冯兰去县城办大事的时候,陈康伯也没闲着。
东院那十五亩地,如今成了整个平江村最亮丽的风景线。靠着那口深井,陈康伯日夜引水浇灌,当别家的田地干裂得能塞进拳头时。
他家的庄稼,却是一片喜人的翠绿。
秋收之後,玉米丶谷子丶红薯,堆满了整个院子和地窖。
那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码得像一座小山,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晾晒的竹竿。
一家人完全不愁吃穿,甚至还有些富馀。
这日,二丫带着三丫去镇上布庄采买新到的丝线。
风骨绣庄的生意实在太火爆,村里女人们交上来的绣品,几乎是刚挂上货架,就被抢购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