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岁岁今安锦一免费阅读最新章节 > 第47章 善良要有锋芒(第1页)

第47章 善良要有锋芒(第1页)

第47章善良要有锋芒

东边院子里,那场小小的胜利带来的笑声,像一缕温暖的炊烟,久久不散。

冯兰利索地收拾着残局,将那只立了大功的木盆和木桶冲洗干净,空气中那股令人作呕的恶臭,总算被清新的井水冲淡了些。几个女儿围在她身边,叽叽喳喳地回味着刚才的场景,尤其是老太太那副尊容,成了她们今晚最大的乐子,连带着对那堵墙的怨气都消散了不少。

陈康伯没笑,他只是默默地将院门重新插好,又检查了一遍那堵新墙的根基,仿佛要将所有潜在的危险都堵在外面。做完这一切,他才走到灯下,看着妻子和女儿们,那张素来刚硬如石的脸上,线条柔和了许多。

“好了,都别笑了。”冯兰拍了拍手,把女儿们都拢到跟前,“事情还没完呢。”

话音刚落,墙那头就传来了压抑的哭嚎和咒骂声,夹杂着陈康仲和陈康叔气急败坏的呵斥。显然,西院的闹剧才刚刚开场。

“娘,咱们……真不管了?”大丫有些迟疑地问。她虽恨老太太,但毕竟是血脉相连的亲人,看她那般狼狈,心里终究有那麽一丝不忍。

冯兰摸了摸她的头,眼神却很平静:“不是我们不管,是他们不给我们管的机会。你记住,大丫,善良要有锋芒。对豺狼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她话里的意思,女儿们似懂非懂,但陈康伯却听得明明白白。他走到冯兰身边,沉声道:“我去。”

冯兰拉住他:“你去了,他们只会更来劲。这事,得让他们自己把脸丢尽。”

她话音刚落,西院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陈康仲和陈康叔两人,竟擡着还在滴答污水的门板,将一身恶臭丶哭天抢地的老太太像扔一袋垃圾似的,丢在了东院的门口。

“大哥!大嫂!”陈康仲梗着脖子,离着老远就喊,生怕沾上那股味儿,“娘是你们气病的,也是从你们家墙头摔下来的!这人,你们管!”

“就是!你们现在有钱了,吃香的喝辣的,总不能看着亲娘不管吧?这要是传出去,你们的名声还要不要了?”陈康叔也在一旁帮腔。

他们打的好算盘。人丢过来,冯兰一家要是管了,那以後就有的是由头来纠缠;要是不管,正好坐实了他们不孝的罪名,到时候去村里闹,去族里哭,总能把名声给他们搞臭。

夜色下,不少被惊醒的村民还没散去,都伸长了脖子在远处看着热闹。

冯兰冷笑一声,没理会那两个跳梁小丑。她走到门口,居高临下地看着瘫在地上丶还在哼哼唧唧的老太太,声音不大,却清清楚楚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娘,您这是唱的哪一出啊?是觉得我们家猪食盆不够软,想换个地方躺躺?”

“你……你个天杀的……”老太太有气无力地骂着。

“我天杀的?”冯兰蹲下身,与她平视,嘴角挂着一丝讥诮,“我再天杀,也没半夜翻墙去偷自家儿子东西的本事。您老人家真是宝刀未老,身手矫健啊。就是这眼神不太好,把猪食盆当成米缸了。”

“噗嗤……”远处看热闹的人群里,有人忍不住笑了出来。

陈家老太太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羞愤欲绝。

冯-兰站起身,目光转向墙那边的陈老头,他正缩在门後,只探出半个脑袋。“爹,您是一家之主,您来说说,这事儿该怎麽办?是把娘领回去,关上门,好好教教她什麽叫‘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还是就让她在我们家门口这麽躺着,给全村人当个景儿看?我们家倒是不介意门口多个看门的,就是这味儿……怕是会把耗子都熏跑了。”

这番话,句句诛心,把陈老头最後那点脸皮也给剥了下来。他知道,今天这脸是丢到姥姥家了。再闹下去,只会更难看。

他狠狠瞪了陈康仲和陈康叔一眼,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老三!还不把你娘扶回去!嫌不够丢人现眼吗!”

陈康叔一脸不情愿,磨磨蹭蹭地走过来,想去拉老太太,却被那股冲天的臭气熏得连连後退。

最终,还是西院的门再次打开,一直没露面的钱氏和刘氏,捏着鼻子,一脸嫌恶地拖着老太太,像拖死狗一样把她拖回了西院。那扇破门“砰”的一声关上,也彻底关上了陈家在平江村的颜面。

东院,终于恢复了宁静。

陈康伯看着妻子,眼里是前所未有的光亮。他发现,自从分家之後,这个平日里温顺隐忍的女人,仿佛变了一个人。她变得果敢,聪慧,言辞犀利,却又总能恰到好处地守住底线,让人既解气,又抓不住任何把柄。

“兰儿。”他走过去,握住她的手,那手上还带着井水的凉意。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为一句,“有你在,真好。”

冯兰回握住他,笑了笑,眼里的笑意却很快被一丝忧虑取代。

夜深人静,孩子们都睡下了。夫妻俩坐在灯下,相对无言,气氛有些沉重。白天的胜利和晚上的闹剧,都无法掩盖那个最严峻的现实。

“地里的庄稼……”陈康伯终于开口,声音沙哑。

一想到那十五亩被毁于一旦的稻田,他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那是他们一家七口的命根子,是他们新生活的全部指望。

冯兰沉默着,脑子里却在飞速地运转。毁掉的稻田,陈家人的挑衅,还有……这个时节。

一个被她深埋在记忆深处的片段,毫无征兆地浮现出来。

那是上一世,也是差不多的时节。秋收之後,天气便开始反常,一连几个月,滴雨未下。村里的河沟见了底,井水也一天比一天少。起初大家都没在意,以为只是寻常的秋旱。可谁也没想到,这场干旱,竟会持续整整两年。

第一年,靠着家里的馀粮和官府微薄的赈济,还能勉强度日。到了第二年,便是真正的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为了几口吃的,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在平江村附近都时有发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