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关键人物
回到熟悉的省城,时光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一切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像是静静等待着与旧友重逢。街道两旁,高大的法桐繁茂蔽天,斑驳的树影随风轻轻摇曳,为行人遮挡着炽热的阳光。泉水茶馆里,几位老人围坐一桌,品茗谈笑,闲适而宁静。
寂峰依照先前获取的地址,来到了周文澜居住的小区楼下。他掏出手机,拨通了电话,随着话筒里一声接着一声“嘟嘟”的蜂鸣声,他盘算着若时间充裕,便回家看望父母,若还有时间,再……
“喂,哪位?”周文澜那苍老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打断了寂峰的思考。
“喂,是周老吗?”
“我是周文澜,您是哪位?”
“我是岚谷刑侦支队的寂峰,之前跟您联系过,今日特意前来看望您。”寂峰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加诚恳。
“哦,寂队长。不必客气,有事您尽管说。”周文澜的声音带着大病初愈的羸弱。
“周老,我已到您楼下了,想去府上拜访您。”
电话那头略一停顿,说道“家里不太方便,就去小区对面的雅器茶舍吧。”
“好的,我先去订个座,您慢慢下楼,不要着急。”
青砖小径蜿蜒通向一处珠帘半卷的雅舍,檐角悬挂着铜铃,风过时,清越的叮咚声悠然响起。案上的白瓷香炉吐着沉香细缕薄烟,与窗外竹叶间漏下的光尘相互纠缠。每个雅间皆以汉唐宋明清命名,里面的茶桌茶椅风格款式与相应朝代相契合。茶舍一角,水系假山水雾氤氲,水声潺潺。不知何处传来一缕清幽笛音,缓缓流淌,与窗外竹影丶炉中轻烟,共同酿就一室静谧,馀韵袅袅。
寂峰走进茶舍,先是在茶器区为周文澜精心挑选了一套考究的天青色汝窑茶具。随後,选了一间能看得见门口的雅间,请茶艺师泡上了一壶上好的龙井,静候周文澜。
不多时,一对老年夫妇撩开珠链蹒跚而至,想必应该是周文澜夫妇,寂峰赶忙上前迎接问候。
“是周老吧?”
“我是周文澜,你是寂队长吧?”周文澜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虚弱的笑容。
“我是寂峰。周老,您好,阿姨,请坐。”寂峰细心地为他们拉开椅子,轻扶二人坐下,茶艺师轻手轻脚地端上茶盏,热气腾腾的龙井茶香四溢。
“寂队长,不必麻烦了,我坐不了太久,有事您就直说吧。”
在周文澜对面坐定,寂峰仔细端详了一下周文澜,老人虽显老态,身形瘦弱,却仍透着一股书卷气。银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茍,眼镜背後的目光温和而沉静。额上皱纹纵横,像是刻着年岁的痕迹,整个人散发着儒雅的气质。
“今日特意前来看望您,之前因工作繁忙,仅在电话上交流过。”说着,寂峰拿出准备好的茶器伴手礼。
周文澜稍感意外,捧起茶器看了看“您太客气了,这太贵重了,我心意领了,东西就算了。”
“周老,您别误会。这是我做为一个晚辈对长辈的一点心意,没有其他意思,希望您能喜欢。”寂峰恳切地说道。
寂峰的真诚似乎打动了周文澜,他眼中闪过一丝暖意,缓缓点了点头。
周文澜的老伴在旁边说道:“寂队长,咱们也通过好几次电话了,也算熟人了,有话您就直说,老周刚出院,还在恢复中,坐不了太久。”
“好的,那我就直说了。您是否知晓蓝家一家三口前段时间一同出国,还带走了许多古董?”
“哦?”周文澜微微一惊。“我不知道。”
“您对蓝家了解多吗?”
“说实话,如果你是指人,我了解不多,只是与蓝家的上门女婿,也就是沈昭然还算熟悉。但是,如果你指的是他家的古董,我还是了解一些的,因为沈昭然经常拿实物请教我。”
“沈昭然的案子重啓调查了,这事您知道。我想听听您对这件事的看法。”
“人死为大,关于沈昭然,我点到为止。这样说您能明白吗?”
“明白。”寂峰当然能听懂这句话更深层的意思。
“其实也无可厚非,在商言商,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这很正常。”周文澜继续说道。
“我认同。然而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很容易引发利益争夺。。。。。。”
“您误会我的意思了。”周文澜一摆手,制止了寂峰的猜测。“沈昭然虽精于算计,奉行金钱至上,但他的生意与蓝家是互为独家的,一对一的关系,他没有竞争方面的压力,不存在你刚才说的利益争夺。所以,我判断,他的案子应该与生意无关。”
“那麽根据您的推断,他的案子大概率与什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