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都点了名字,只剩下郑老还没表示自己的立场。
那人想着,倘若两个开国大臣都站在一起,即使是郭老有罪,那陆驭也总不会把两人一起砍了。
于是他鼓足勇气,喊道:“郑老!你说……是吧?”
郑老掀起眼皮,看了他们一眼。
因着郑老和郭老的关系向来不错,他们都默认郑老会站在郭老身侧,就连郭老都是这么以为的。
但,郑老唇动了动,道:“臣与郭老是多年相识深交的朋友了。”
众人愣了一下,沉默了。
陆驭饶有兴致地望过去,问他:“郑老想说什么?”
“臣……相信皇上的判断。”郑老起身,朝陆驭再行一礼,“皇上也是臣从小看到大的,倘若没有证据,臣相信皇上不会说这种话。”
再者,拿着元老身份挟持,以质皇帝,这行为倘若不是有人鼓动都说不过去。
整个朝廷,怎么会没有一个会思考的人?
郑老方才的激动情绪已经褪尽,他回过神来,才察觉到不对劲。
倘若陆驭真的没有证据,那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倒逼郭老。
郭老送过来的人,为何偏偏是这个时候送,也很有深意。
郑老只是年迈,却并不是傻。
他意识到自己被利用,便果断切割了友情:“请皇上公布。”
陆驭勾了勾唇,叫常康把东西拿出来。
常康便去搬来一叠文书,挨个分发下去。
他们事先准备的是全朝的量,没想到居然还有几个清醒的站陆驭,不过为了不浪费,还是全都发了一本。
他们翻开文书,第一眼便看到了郭老的名字。
这文书足有一拇指厚,里面从当初入宫时的登记,到今日带仇宁上朝的记录,全都列在册内。
每一条都有当差画押,保证决无出错。
郑老望着那份文书,眉宇朝下压了压:“既然当初的记录还保留着,为何那时候没有人提?”
这文书上明显记载郭老入宫的时间,在那个点,郭老应当在家才是。
倘若当时有这份文书,他们怎么会不怀疑郭老呢?
常康道:“因为当日的记录,在当年被人烧毁。”
郑老一愣,正想再问,却听常康道:“就连记录的宫人都惨遭杀害。下官猜测,你们都想知道,当年的记录下官又如何拿到的是不是?”
众人赶忙点头。
“因为——在当时被烧毁前,已经被皇上偷出来了。”
陆驭当时年纪尚小,皇后早已去世,无人管他,在先皇病重之时,更没人有空去注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