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娘娘,孟诗雨开始注意“娘娘”的作息,毕竟她来此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照顾她,调整相同的作息是照顾的关键。
但她发现,娘娘的作息完全是乱得。有时候她夜里两三点钟,别人睡觉的时间她精神奕奕。而到了白天,尤其到下午三四点钟,她睡得正香,直睡到天黑。
如果全是这样的作息也算好的。偏她不固定,有时候夜里两三点没醒,直睡到五六点钟。
看似跟正常人的睡眠时间同步了,偏这样醒着的时间不长,大约九点就又睡了,这一觉可能就睡过午饭的时间,两三点钟才醒,醒来后到了六七点钟又睡了,跟着可能十点左右醒来,那么这大半夜就要熬着……
总而言之,十分折磨人,作息毫无规律可言。三个人轮流照顾,勉强不影响正常生活。
这样的作息持续了数天,孟诗雨觉得即便不是病人,正常人这么个作息身体也会受不了。她就想能不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娘娘”的作息呢?
为此她查了一些资料,发现“娘娘”之所以这么个作息的原因有很多种,当然生病是主要原因,但最关键的一点是家人的纵容。
☆、改变作息(下)
精神混乱的“娘娘”醒着会给人添很多麻烦,像之前,她自己一个人离开别墅,浑浑噩噩在车水马龙的大路上乱晃,实在让人无法心安。
尤其耽误王熙文的工作,几度令他从重要的会议中离开,满城寻人。
如果只是麻烦些倒也罢了。偏这紊乱地作息致使她没有固定地用餐时间,即便到了正常饭点醒来,她也没办法进食,如今尚能活蹦乱跳全靠输营养液!
作息不调整,饮食无规律,这人基本废了。
孟诗雨实在看不下去,也不想他们再纵容“娘娘”。
秉持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原则,或者说同情心泛滥,总之,孟诗雨决定潜移默化的改变“娘娘”的作息。
改变作息就要让“娘娘”白天不睡觉,怎样才能不睡觉?孟诗雨试了很多方法:
首先,第一步读书,孟诗雨邀“娘娘”一起坐在二楼的客厅里看书,二楼这里有两处书房,放着很多书。
不过开端就失败了,因为这里大部分书晦涩难懂。别说引起“娘娘”的兴趣,她看着都犯困,根本读不了几行字。
既然自己做不到,即便对“娘娘”有帮助那也是有限的很。
然后便是看电视,孟诗雨专门找来了家庭伦理,讲婆媳关系的那种电视剧,看一集能气得人咬牙根,和女主同仇敌忾。
但试过以后,孟诗雨就有点怕,她怕作息没调整好再把人气出个好歹来,所以这一件也只能放过。
那么就只剩最后一件了,那就是运动。罗阿姨知道她的计划后,警告孟诗雨带人活动可以,但不能带出去。
这就有点难为人了,尽管这里是个别墅,且有院子,可终究小了点,完全活动不开。
王熙文得知后,竟让人立刻在三楼的小花园里摆满了各种运动器械。孟诗雨一边感叹好有钱,我喜欢这样痛快的有钱人,一边带着“娘娘”开始了各种运动。
就这样折腾了三天,孟诗雨把自己都折腾的精神恍惚了,“娘娘”调整作息的进度仍旧微乎其微。
这样的结果难免让人泄气,尤其“娘娘”也不大愿意配合。
她不愿意配合孟诗雨很能理解,毕竟她身体的大部分营养都靠输液来维系,日常用餐很艰难,生活中的精力有限,自然无法分出多余的精力来配合一个年青人的瞎折腾。
当真是瞎折腾吗?孟诗雨仰靠在客厅的沙发上思考,自己这样难为她难为自己究竟对不对?
就连旁观许久的罗阿姨都说:“你别折腾了,遵医嘱不好吗?省事省力省心。”
“可是医生也没有把‘娘娘’完全治好,你看她瘦的只剩一把骨头了,每日里都是昏昏沉沉的状态,这哪里是个正常人该有的生活?”
“小姑娘,你就不要瞎操心了。老老实实陪着她就得了。”罗阿姨一脸的不耐烦,“等医生治好夫人的精神病,自然有营养专家治好夫人的身体。”
沈阿姨从厨房里出来,将孟诗雨脚边的茶几用抹布擦了一遍,她说:“你罗阿姨说得是。你看你这几天忙活的,把自己都搞得要累死了……”
“可是……”孟诗雨看向沈阿姨道:“将心比心,如果我母亲变成了‘娘娘’这个样子,我肯定要用我的方法救她,让我坐视不理除非我不爱我的妈妈。”
“孟诗雨,注意你的身份!”罗阿姨铁青着一张脸站到了她面前,“你不是依依,不是夫人的女儿!”
“我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必罗阿姨你总提醒我。”孟诗雨重新仰躺进沙发里,心头有什么东西滑过,她慢条斯理自问自答,道:“她为什么会病?因为接受不了丈夫、女儿的离世,尤其女儿,那是她始终无法释怀的痛。心病还须心药医,她将我看成她的女儿,那就是说心药已经找到了,那剩下的就是如何医……”
罗阿姨和沈阿姨见孟诗雨还没放弃,彼此心照不宣的看对方一眼,然后转身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倒是孟诗雨,越想脑子越活络。有个法子在她大脑里逐渐成型,为此她激动不已。
这日午饭前,王熙文突然回来了。餐厅和厨房之间,罗阿姨和沈阿姨正忙活着,见他忽然回来,不禁意外
“先生怎么这时候回来了?吃饭了吗?”沈阿姨问。
“有事刚好要在这附近忙活,这不是眼看到吃饭的时间,就回来了。”王熙文脱掉外套,问:“孟诗雨又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