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终究是小道。
而“赋”和“序”则是正经的大型文体。
尤其这种应制颂圣的赋序,最考验文采、典故积累和宏大叙事的能力。
非学识渊博,功力深厚者不敢轻易尝试。
魏王殿下竟然为此准备了一篇赋序?
着实出乎众人意料,但不得不说,一下子将格调拔高了许多。
李世民脸上,也露出饶有兴致的神色。
李泰那点小九九,李二自然看得出来。
但作为帝王,他乐见儿子们展现才学,尤其这种需要深厚功底的宏文。
“青雀竟还准备了赋序?甚好!速速念来,朕与诸位爱卿一同听听!”
“是!父皇!”
见成功吸引了父皇的注意,李泰心里一定,暗自庆幸自己早有准备。
他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一卷精致的纸稿展开,然后高声朗诵起来:
“《端阳赋序》”
“臣闻:天枢转晷,正阳居仲夏之中;地络循时,重午启炎序之盛。”
“惟我大唐,膺乾抚运,圣主垂裳。德被寰宇,恩覃草木。故得节符羲历,气应尧蓂。”
“……”
“伏愿皇图与南山并固,圣寿共北斗齐辉。谨拜手稽首而献赋曰!”
待李泰念完,全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魏王一系官员立即奉承起来。
“好!魏王殿下大才!此赋序格局宏大,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用典精妙,实乃难得之佳作!”
“是啊!赋序方显真功力!非博览群书,深谙制艺者不能为也!”
“颂圣得体,气象万千,颇有汉赋遗风!殿下于文章一道,造诣非凡!”
房玄龄、魏征、虞世南等人轻抚长须。
平心而论。
魏王这篇赋序,就应试作文和应制文章的标准来看,属于上乘之作。
结构完整,辞藻华丽,典故运用娴熟,马屁拍得恰到好处,没什么大毛病。
然!
辞藻虽然华丽,却难免显得有些板滞。
甚至……
听起来略显空洞,总感觉差了那么点意思。
李世民自然也看出了这篇赋序的水准,但还是笑着点头嘉许道:
“青雀有心了,此赋序花团锦簇,颇见功力!”
李泰听出了父皇话里的意思,有些一丢丢失望。
他原本指望用这篇重磅鸿文彻底扭转局势,没想到效果似乎并不如预期。
就在这时,李恪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父皇,四弟这篇赋序,辞藻华美,颂圣赤诚,确是佳作。”
李恪先是客气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恰好,儿臣也准备了一篇文章,还请父皇、母后、诸位叔伯鉴赏!”
此言一出。
李泰的脸色变得无比难看,甚至有些狰狞。
文章?
老子耗尽心血准备了一篇骈四俪六的赋序,你他妈也准备了一篇?
这是诚心要跟老子打擂台是吧?气煞我也!
李泰强忍着怒火,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哦?三哥竟也准备了文章?”
“呵呵,真是巧啊!那小弟可要洗耳恭听,好好品鉴品鉴三哥的大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