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喟然一叹,对着御座上的李世民,缓缓躬身,声音随之响起:
“陛下!秦王此法思虑周全,体系严谨,实高明至致,臣……不及也!”
“臣不及也!”
这四个字从权倾朝野的赵国公口中说出,其分量之重,远超千言万语。
哗!
殿内大臣有些哗然。
房玄龄目光复杂地看着长孙无忌,又看看李恪,心中波澜起伏。
秦王……太优秀了!优秀到有些妖孽!
如此人物,对大唐对社稷,究竟是福是祸?
房玄龄看不透,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秦王与太子之间,必有一伤!
“唉……难道又要上演玄武门之变吗?”
房玄龄心里暗叹。
李世民端坐于御座之上,看着锋芒毕露的儿子,又看了看有些颓然的大舅哥,眼中光芒闪烁。
他不禁又想到了程咬金昨晚对他说的话:
陛下可曾闻,昔日魏武之子,曹子建呼?
恪儿如此惊才绝艳,太子日后容得下他吗?
会不会像那曹丕一样,不断迫害恪儿?
还有。
恪儿这般优秀,真的能容许太子继位吗?
他会不会走上自己相同的路,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夺权上位?
一想到将来极有可能再度上演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愁容满面,忧心忡忡。
怎么办?
该怎么办?
李世民陷入纠结。
眼见皇帝沉默不言,群臣都有些困惑,陛下这是怎么了?何故一言不发?
“父皇?”
李恪叫了一声。
李世民这才回过神来,深深看了李恪一眼,开口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既然辅机也认为恪儿之法可行,那负责玻璃一事,全权交于恪儿!”
李恪微微躬身:“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
李世民深深看了一眼李恪,目光有些复杂。
忽然,他瞥见御案上被暂时搁置的薛延陀和亲奏折,心里微微一动。
方才与群臣商议此事,意见纷纭,莫衷一是。
恪儿总能给朕些许惊喜,或许……恪儿,能有些一些不同的见解?
于是李二拿起奏折:“恪儿,方才议及一事,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薛延陀部真珠可夷男遣使上书,希望能求娶一位公主,行和亲之礼。对此……你怎么看?”
殿内一众大臣闻言,不约而同看向李恪。
陛下方才问过他们这个问题了,大家意见很大。
和亲乃军国大事!
牵扯外交、军事、国体颜面,极为复杂。
他们很想知道,秦王殿下又会有何高见?
和亲?
李恪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沉吟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半晌才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分析道:
“回父皇,若单从国家利益角度考量,和亲,确实算是一种以较小代价换取边境短期和平的策略。”
殿内群臣微微颔首,这看法还算中规中矩,符合主流的部分观点。
连李世民也微微挑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李恪继续道:“通过一桩婚姻,暂时安抚强邻,避免刀兵之祸,为我大唐争取喘息之机,积蓄国力。”
“若操作得当,或许能以此羁縻薛延陀,甚至挑动草原各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