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燕站起来,“多谢娘娘。”
巧儿伸手扶着她,“先不谢,我还有件事,要请你帮忙呢。”
陈飞燕疑惑地看着她。
巧儿道:“你生活在郴州,夫君又是官场中人,应该知道赵家的赵中瑞吧,说说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飞燕虽然才嫁去郴州没几年,但对于赵家的这个公子,还是听了不少传闻的。
“赵公子也算是个可怜人。他从小热爱文章,梦想就是科举入朝为官。可是他的祖父却对他寄予厚望,想让他学武。赵公子不喜欢,就被赵老爷子日迫习武。小时候也就算了,后来赵公子长大,有好几次偷偷报名参加州城的学子选拔,都被赵老爷子发现取消了。”
巧儿道:“一次都没有成功过吗?”
陈飞燕摇头,举着一根手指说:“成功过一次,令人没想到的是,他却落选了。大家都疑惑,因为平时他表现的很有才学。后来还有人说是赵老爷子暗中收买了主考官,就想让赵公子考不过。此事还惊动了州城的大人们。”
“后来呢?”巧儿好奇地问道。
“后来州城衙门特意查看了赵公子的答卷,都说落选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答卷上字迹模糊,写的文章也一塌糊涂。后来赵公子萎靡了一段时日,自此再也没有提过科举这回事了。”
陈嬷嬷听的入迷,“这是为什么,难道他的真才实学,都是装的?”
巧儿道:“应该不是。他从稚童起就被赵家人逼迫习武,自己内心又反感此事,可能造成了心理阴影。等真正到了考院,他脑子里一时想着考卷,一时又害怕赵家人突然从哪里出现,压力太大,所以才答不好的。”
她从前为了了解自己说话重言结巴的原因,看了不少相关的医书。就像赵中瑞这样,她自己说话重言结巴,也是小时候那段惊险无比的经历刺激的,留下了心理阴影。只是现在,她通过努力已经克服了。
这个赵中瑞,可能就倒在了当年的阴影里,再也无法正常地参加科举。甚至只要进入考院还未答卷,他整个人就已经败了。
“啊?”赵嬷嬷感慨道,“这点小事都有阴影了,真没出息。”
陈飞燕虽然没有明说,但她的神情也表露出来,她赞同陈嬷嬷的话。
巧儿对此事无法评判,就像她也不能替陈飞燕做决定一样。她道:“飞燕,等会我会让公主过来,当着她的面问你赵中瑞的事情,你就如实说,不可夸大,也不可含糊,知道吗?”
陈飞燕不知她此举是何意,但也知道她不可能害自己,遂点头答应:“好。”
巧儿又让人去叫宝嵘过来。
听到来人的话,宝嵘知道肯定是赵中瑞的事有了新情况,放下手中的事直接来到了锦绣宫。
巧儿又让陈飞燕重复了一遍方才的话。
没想到宝嵘的反应,和陈嬷嬷简直如出一辙,“这么点压力他就承受不住了?真没出息。”
要不是顾念到宝嵘的脸面,巧儿都要笑出来了。真不愧是陈嬷嬷教出来的人,就连想法都一模一样。
“你为何如此说?”巧儿问道。
宝嵘道:“谁小时候不是被控制着长大的。不说远的,郑顺义,他小时候调皮贪玩,被他父亲天天吊着打,有一次还把他的肋骨都打断一根。再说我,小时候被那~么多人管着,这个不许那个不行,还让我吃我不喜欢吃的东西,把我喜欢吃的东西都拿的远远的,就连走路的姿势都被人盯着。一日十二个时辰,一点空闲都没有,就连睡觉都被看着姿势,我们怎么就没阴影呢?”
最后又‘啧啧’地感慨道:“他心理好脆弱,这样的人,不堪大用。”
巧儿笑了,心知此事是成了,要是这般,宝嵘心里还藏着赵中瑞,她宋巧儿的名字就倒过来写。
巧儿捏着她的脸笑道:“不愧是我们小公主啊,就是有远见能辨是非,真厉害。”
宝嵘扭捏地推开她的手,“皇嫂你做什么,还有人呢。”
话都说开了,陈嬷嬷起身告别,“娘娘,公主,那老奴就带着他们先回去了。”
巧儿点头,“我让飞云备了些东西,已经放到宫门口你们的马车上了,嬷嬷带回去吧。”
她都做到如此份上,陈嬷嬷也没有再推辞,“多谢娘娘。”
巧儿叮嘱:“让小平在武院里好好努力。不过也别受欺负了,万事有我呢。”
宝嵘听到她的话,好奇地问:“小平?小平是谁啊?院里那个摸着刀耍来耍去的小傻子呢?”
巧儿闻言,忙向外看了一眼,陈嬷嬷和飞燕已经走出房间了,并没有听到宝嵘的话。
巧儿点了一下宝嵘的额头,“瞎说什么,那是陈嬷嬷的小儿子,未来可是要当大将军的。”
宝嵘捂着额头不服:“那个咧嘴笑的小傻子要是能当大将军,那我就”
“就什么”
宝嵘龇牙一笑:“就不告诉你。”
巧儿嫌弃道:“你这傻笑的样子,和外面那个小傻子没任何区别。”
“哎呀皇嫂~”宝嵘拉长音调撒娇,“你又欺负我~~,你再这样,等过两日照喜的生辰宴,我出宫就不给你带礼物了。”
林照喜早就出了宫,回到了林府生活。巧儿也有段时间没听到她的消息了,“照喜的生辰?”
宝嵘点头,“她只邀请了我哟。”
她脸上都是明晃晃的嘲笑,似是在嘲笑巧儿没有收到林照喜生辰宴的邀请函。
其实林照喜没邀请巧儿是正常的。
毕竟巧儿作为宫妃,平日里无事不得出宫。林照喜只是一个郡主,她的生辰宴,还达不到能让巧儿出宫的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