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谁也没说话,屋子里只有吸溜面条的声音。
叶昭吃得很快,一大碗面条转眼就见了底。他放下筷子,抬起头,看向自己的三个孩子。
叶邵凯也放下了筷子,他站起身,小小的身板挺得笔直,看着叶昭,眼睛明亮得惊人。
他憋了半天,才用一种近乎庄严的语气,一字一句地说:“爸,他们都说你傻,可我觉得,你才是真正的警察。”
招娣似懂非懂,但也跟着站起来,学着哥哥的样子,脆生生地说:“爸爸是英雄!”
最小的叶铭也从板凳上滑下来,跑到叶昭腿边,仰着小脸,用力地点头:“英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秀兰坐在他们对面,看着这一幕,眼眶微微烫。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拿起碗,又给叶昭添了半碗面。
叶昭看着眼前的三个孩子,又看看沈秀兰,眼底的疲惫被一种深沉的暖意所取代。
他拿起筷子,夹起一筷子面,用力地送进嘴里。
自那晚后,叶昭依旧早出晚归,但整个人松弛了许多。会和叶邵凯聊聊学校的趣事,会在饭后拍拍团子的脑袋,眉眼间也总算有了些许暖意。
日子一晃,便入了秋。院里的葡萄藤叶子开始泛黄,风中也带着一丝凉意。
少年宫的舞蹈课,招娣去得越勤快,练舞回来,小脸总是红扑扑的,眼里亮晶晶的,像是藏着什么秘密的欢喜。
这天下午,叶昭难得提前下了班。他骑着自行车,车轮碾过胡同里铺满的落叶,出沙沙的声响。
拐进自家院门前那条窄巷时,他下意识地放慢了度。
巷子口的老槐树下,站着两个小小的身影。一个是招娣,她穿着那件沈秀兰给她做的新布裙,背着小书包,低着头,两只手紧张地绞着衣角。
她对面,站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是她同班的同学,叶昭有点印象。
那男孩手里捏着什么东西,有些笨拙地递到招娣面前。
招娣迟疑了一下,还是伸出小手接了过来。她飞快地把那东西塞进口袋,头埋得更低了,脸颊红得像是熟透的苹果。
男孩见她收下,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然后转身一溜烟地跑了,就像后面有狼在追。
招娣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才转身往家走。
叶昭就停在巷子拐角,整个过程一言不。他的脸,像是被秋霜打过,瞬间冷硬下来。
他推门进院时,招娣已经把书包放在了石桌上,正要去帮沈秀兰择菜。
看到叶昭,她的小脸白了一下,怯生生地喊了声:“叶叔叔。”
叶昭“嗯”了一声,声音又冷又硬,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他把自行车停好,一言不地走进屋里,脱下外套,又走出来,拿起院角的扫帚,一下一下地扫着地上本就干净的青石板。
沈秀兰正在厨房里忙活,听到动静探出头来,看见叶昭那张乌云密布的脸,心里便是一咯噔。
再看看女儿那副做了错事般的神情,她心里大概有了数。
叶邵凯也从屋里出来了,他看看他爸那能冻死人的背影,又看看坐立不安的招娣,眼里闪动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光芒。
他凑到招娣身边,用手肘捅了捅她,压低声音问:“怎么了?爸的脸怎么跟锅底一样黑?你又闯祸了?”
招娣咬着嘴唇,摇了摇头,不敢说话。
晚饭的气氛,是前所未有的压抑。
叶昭坐在桌边,埋头吃饭,碗里的饭菜堆成了小山,他却像是在嚼蜡。
他一句话不说,只是偶尔抬眼,视线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招娣。
招娣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小脑袋都快埋进碗里去了,扒拉米饭的动作小心翼翼,生怕出一丁点声音。
叶邵凯则是一副侦探的模样,一会儿看看他爸,一会儿看看招娣,眼神里全是“快说快说,到底生了什么”的催促。
只有小团子,天真烂漫,毫无所觉。他啃着一个鸡腿,吃得满嘴是油,含糊不清地问:“爸,你今天怎么不说话呀?”
桌上瞬间安静下来。
叶昭的筷子顿住了。
沈秀兰连忙给团子夹了一筷子青菜,柔声说:“爸爸工作累了,让他安安静静吃顿饭,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