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牛肉吃不腻 > 第153章 鹏城初探潮涌心头(第1页)

第153章 鹏城初探潮涌心头(第1页)

阳光越来越暖,她把地图和信纸拿到屋里,坐在窗前细细研究。

秀竹在信里夹了几张照片,都是深圳的街景。

一张是宽阔的深南大道,路两边还在施工,但已经能看出未来的气派。

一张是罗湖口岸,人流如织,很多人提着大包小包。

最后一张是秀竹在国贸大厦工地前的合影,背后是高耸的塔吊。

沈秀兰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心跳又一次加快。

她能感觉到时代的脉搏,感觉到机遇在敲门。

她找出信纸,开始给秀竹写回信。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字句流畅而出。

“秀竹,信已收到。我二月初八动身,坐火车到广州,大概初十到,你帮我联系一下布料市场的陈老板,就说我想看看最新进口的面料……”

写到这里,她停笔想了想,又补充道:“另外打听一下深圳的厂房租金,最好是离市区近一点的,如果有香港来的设计师,也可以约着见一见。”

信写完时,日头已经偏西。她封好信封,贴上邮票,准备明天一早就寄出去。

院子里渐渐凉下来,沈秀兰却觉得浑身充满干劲。

她开始收拾行李,虽然是十天后的事,但提前准备总能让人安心。

衣柜最里面放着她的黑色手提包,是去年生意好转时买的真皮包。

她仔细擦拭干净,把地图、笔记本和计划书放进去。

又找出两件体面的外套,一条西裤,都是兰竹服饰的精品。

作为服装店老板,出门在外更不能丢了面子。

太阳西沉时,叶昭下班回来,手里拿着一本《深圳特区报》。

“托人找的。”他把报纸递给沈秀兰,“最新的。”

报纸是半个月前的,已经有些褶皱,但上面的新闻依然新鲜。

头版报道了深圳gdp增长的消息,第二版有服装出口的专题报道。

沈秀兰如获至宝,就着夕阳的余晖细细阅读。

报纸上的数据与秀竹的信相互印证,勾勒出一个蓬勃展的经济特区。

“看这里。”叶昭指着一个小方块,“深圳欢迎内地企业家投资办厂,有政策优惠。”

沈秀兰仔细读完那则通告,嘴角扬起笑意。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刚刚好。

晚饭后,她借着灯光继续研究深圳的资料。叶昭在一旁帮她整理行程,用红笔在地图上标出最佳路线。

女儿做完作业也来帮忙,小姑娘心细,提醒妈妈带晕车药和清凉油:“小姨说南方天气热,蚊子多。”

夜深了,院子里静悄悄的。沈秀兰把资料收好,心里已经有个清晰的计划。

她站在窗前,望着南方的方向。月光洒在院里的老槐树上,枝头已经冒出嫩芽。

喝茶的时候,沈秀兰又把秀竹的信读了一遍。

这次她注意到一些细节:深圳的房租、人工成本、政策优惠……

“秀竹说深圳有特区政策,外资企业能免税三年。”她指着信中的一段给叶昭看。

叶昭凑过来看信,眉头微微皱起:“免税是好事,但要跟外资合作得谨慎。”

“先去看看。”沈秀兰合上信纸,“不一定要合作,可以学他们的管理方法。”

茶喝到一半,招娣背着书包从屋里出来。她今天要去学校参加生物竞赛集训,穿着沈秀兰给她做的新衣裳。

“妈,爸爸,我走了。”她拎起书包,注意到石桌上的地图和信纸,“这是什么?”

沈秀兰把她拉到身边:“妈妈要去深圳出差,给你小姨帮忙。”

叶妍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深圳?老师说那是经济特区,展特别快!”

她拿起地图看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什么:“妈,能帮我带本英文的生物书吗?老师说深圳的书店有进口书。”

沈秀兰摸摸女儿的头:“好,一定带。”

叶妍高高兴兴地出门了,辫子在脑后一甩一甩。

沈秀兰看着女儿的背影,想起前世女儿因为家贫放弃学业的遗憾,这一世,她一定要给孩子们最好的条件。

叶昭收拾好茶具,看看手表:“我去上班了。”

他走到门口又转身:“晚上我回来帮你订行程。”

沈秀兰点点头,送他到院门口。警服的身影消失在胡同拐角,她回到石桌前,继续研究那份深圳地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