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皙华这般温和有礼的模样,章夫人更是爱得不行,倒也将方才的不快抛之脑後。
加上张皙华又哄了章夫人许多好话,章夫人乐呵呵认下了张皙华这个干儿子。
一旁瞧着的程瑛是又急又气,急得是自家母亲不再提她和张二郎君的婚事了,气得是自家母亲都认张二郎君做干儿子了,她与张二郎君还有成婚的可能吗?
等到正午时分,姜夫人留章夫人与程瑛母女俩用午饭。
章夫人再三推辞,带着程瑛出了张府大门。
母女俩登上马车後,章夫人才对程瑛道:“你啊,死了这条心吧。我原以为永嘉侯爵府门第不显,他家二郎再出色能出色到哪里去,可见了真人,光相貌这一点,少不得将来有不计其数的小娘子扑到他身上。你选这样的郎君当夫婿,若他心中有你还好,若他心中无你,数不尽的苦头等着你吃呢。”
程瑛不死心,“可就算女儿愿意听姨母的话进宫去当皇後,不也还是要和无数女人争夺陛下的宠爱吗?”
“不一样的。”章夫人凝望着女儿这张比花还要娇美的脸,“你只要有皇後的体面,就算不得帝王真心,也值了。可若你死心塌地要做张二郎君的夫人,不过是赔了一世好光景进去,撑死了挣个诰命夫人。于家族而言,进宫才是你的好出路。”
程瑛流下两行清泪,气自己生得还不够好看,要不方才在张府为何张二郎君看也不看她一眼,更气自己有一个当太後的姨母,否则她也不用因为张二郎君不肯要她就非得去选入主中宫那条路。
“女儿输了和姨母的赌约,会听姨母的话进宫去做姨母的棋子。”
“你姨母是真心疼爱你的,瑛娘,可不许在你姨母面前说这样伤她心的话。”章夫人拈起帕子替女儿擦泪。
程瑛颌首,紧抿着嘴唇。
可她心里恐怕要一直装着那个人。
她倒要看看,张二郎君会选一个怎样的女子做他的妻子。
*
徽元二年二月,张老太爷病逝于太平府张家宅邸,张皙华的孝期又重新起算。
许平之丶陈昂丶蒋扬三人常来与张皙华倒苦水,徽元帝生母姜氏的皇太後身份虽然确定了,但徽元帝生父襄王是否应追尊皇帝丶称宗入庙又在朝野之中掀起了风波。
许平之如今为礼部祀祭清吏司员外郎,正为襄王追尊入庙一事头疼不已。
“章太後一日要去哭三回太庙,说什麽要是陛下将襄王的牌位也摆进太庙中,她就下去见她的夫君正熙皇帝与她的儿子弘德皇帝。”
“太庙那麽大,多放一块牌位,难不成会挤着正熙皇帝丶弘德皇帝的牌位麽?”蒋扬戏谑道。
陈昂:“章太後是故意不承认陛下是我大明朝正统皇帝,认为陛下是因弘德皇帝无子而捡漏以小宗入嗣大宗。章太後口口声声说要陛下只尊她这伯母为母後丶只尊正熙皇帝为皇父,而以生母江太後为叔母丶以生父襄王为叔父,是遵礼法,但无人情。”
三人说完,一齐看向张皙华,且异口同声道:“你怎麽看?”
张皙华:“其实只要找出太祖皇帝抄录的《孝经》给章太後丶文武百官乃至天下人看,答案就有了。”
“二郎,你何时想到这麽一个好点子的?”许平之问道。
张皙华:“刚出襄王追尊入庙一事,我便想到了。”
许平之:“那你怎麽不早说?”
张皙华:“你们也没问我呀。”
许平之丶蒋扬丶陈昂:“……”
果真拥护徽元帝的一派官员将太祖皇帝抄录的《孝经》拿出来一说,原本反对朱明霁追尊其生父襄王并让襄王牌位入太庙的官员们都哑口无言了。
礼法纲常,也跳脱不开那个“孝”字。
朱明霁如愿追尊自己的生父为文襄皇帝,诏令文襄皇帝的庙号为肃宗,并将其生父的牌位摆在了他伯父正熙皇帝的牌位旁边。
章太後因此气病了,自成婚之後一直受朱明霁冷落的程皇後到慈宁宫为章太後侍疾。
章太後喝着程皇後喂给她的汤药,又见程皇後服饰素净,不免念叨起来。
“瑛娘,哀家的指望全在你肚子里了。你也为哀家争口气,诞下皇帝的嫡长子。莫让江氏给皇帝挑选的妃嫔先你一步诞下长子。”
程皇後轻轻蹙起眉头,“姨母,後宫妃嫔除臣妾以外还有十馀人,可陛下未曾临幸过谁。臣妾也看不穿陛下的心思。陛下本就忙于政事,每个月进後宫的日子也就那麽四五日,而那四五日都是因为陛下要向两宫太後请安才有的。”
章太後也奇怪朱明霁这不近女色的和尚性子,又想到之前朱明霁还是襄王世子时连通房都不曾有过,心中便有了个大胆的猜测。
“皇帝这是要绝我大明皇室的後啊。瑛娘,你听哀家的,去挑几个清秀的太监放在皇帝身边。哀家不信皇帝这血气方刚的年纪,就不会想有泄火的时候。别让哀家抓住了皇帝的痛处。”
“姨母,您是说陛下喜欢男子?这不能吧?”程皇後忽然想起去年中秋夜徽元帝问自己关于张皙华的事的神情,别是陛下和自己一样心里都装着张二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