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于佳佳带着工人们,在老锅炉房里开始了“魔鬼训练”。
他们用手触摸那些废料,感受它们的质地、温度、湿度;用耳朵倾听它们的声音,分辨其中的细微差别;用鼻子嗅闻它们的气味,记忆其中的独特味道。
于佳佳还特意请来了一些老技工,给工人们讲解当年的经验和技巧。
这些老技工,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江湖,他们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和经验。
赵工一直没有露面,但于佳佳知道,他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这里的一切。
第三天傍晚,赵工终于现身了。
他还是穿着那身洗得白的中山装,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没有说话,只是拿起一把旧扫帚,在水泥地上划出了三道弧线,间距不等。
随后,他让学员们闭上眼睛,赤脚行走在这些弧线上,感受震颤的差异。
工人们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突然,一个年轻的管道工顿住了脚步。
“左边那条……像我爸修暖气时踩过的楼板。”他喃喃自语道。
赵工点了点头,递给他一撮黄沙,让他撒在线缝间。
第二天,于佳佳用无人机航拍,现沙粒自动排列成波纹状,走向与地下供暖管老化区域完全一致!
工人们顿时惊呆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原来,老手艺真的不是摆设!
结业考核那天,于佳佳宣布了一个临时任务:在不使用任何仪器的前提下,找出锅炉房东墙内隐藏的一处空鼓层。
工人们顿时傻眼了。这可比之前的训练难多了!
他们又是敲,又是听,又是摸,但始终找不到空鼓层的位置。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周正礼突然搬出了一台报废的八十年代拾音器。
这玩意儿还是他年轻的时候用的,虽然已经报废了,但他一直舍不得扔。
他把拾音器接上耳机,递给工人们轮流听。
工人们一个个戴上耳机,仔细地听着墙壁里传来的声音。
直到最后一位老太太接过耳机。她听了一会儿,突然皱起了眉头。
“这声音闷得慌,像我蒸包子揭锅前那一下。”老太太说道。
她顺手拿起一根擀面杖,在墙面上敲了三下。
“当!当!当!”
回音清亮如钟!
老太太指着墙面,说道:“就这儿!肯定有空鼓!”
工人们立刻找来工具,凿开了墙面。
只见空腔内,竟积存了大量腐蚀性气体!
如果继续封闭下去,极有可能引爆裂!
工人们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老太太的经验,竟然救了他们一命!
于佳佳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感慨。
老手艺,永远不会过时。
事故报告很快上报,安监部门震怒,开始追责施工单位瞒报风险。
而“粗碗讲习所”……
“主任,你说……这墙里的气体,会不会是……”姚小波欲言又止。
事故报告一出,整个安监局都炸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