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现调度系统自动生成了一条异常指令……王建国揉了揉熬得通红的双眼,盯着调度系统那条突然冒出来的“幺蛾子”指令:所有途经步行街的车辆,整点前后三十秒,龟行驶,时不过o!
“哪个缺德的玩意儿搞事情?”他嘀咕着,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疯狂搜索指令来源,结果——查无此人!
更诡异的是,系统日志一片空白,就像这条指令凭空冒出来的一样。
按理说,这玩意儿必须立刻清除,不然明天早高峰绝对炸锅。
可王建国看着那行字,心里却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嘴角一咧,露出了一个略带邪气的笑容:“既然天意如此,那就顺水推舟一把!”
他噼里啪啦一顿操作,手动调整了路、路和路三辆公交车的时刻表,确保它们能在整点那一刻,精准地“偶遇”步行街东口。
时间一到,三辆公交车依次驶入步行街,车轮碾过那些经过特殊设计的地砖,出“嗡嗡嗡”的低沉共鸣,像是三把大提琴在合奏。
监控室里,王建国死死盯着屏幕。
他看到,车厢里原本昏昏欲睡的乘客们,突然齐刷刷地抬起头,眼神迷茫地望向窗外,似乎听到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听到。
他端起搪瓷缸子,狠狠抿了一口苦涩的凉茶,望着窗外明明灭灭的霓虹灯,轻声嘟囔了一句:“老祖宗说得对,人在局中不知局,兴许,真有那看不见的手在拨弄棋子儿呢!”
“嘀嘀——”调度系统突然弹出一条信息。
王建国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古怪起来,自言自语道:“于佳佳,你想干什么?”
林小满捏着那份盖着鲜红印章的通知函,指尖微微泛白。
信封里,赫然写着“国家数字遗产”几个烫金大字,庄重得让她有点喘不过气。
“路过的人”编号ooooo,那是她最初的声音采集项目,记录着城市里那些微不足道的声响。
现在,这些声音竟然要被纳入国家数字遗产批开放接口?
这事儿,魔幻得像她熬夜剪辑时做的白日梦。
档案馆的工作人员隔着厚厚的玻璃,公式化地解释着使用协议:“林老师,这是好事啊!您的声景数据很有价值,尤其那段原始的三击声,被专家评估为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耐着性子听完一堆官话,终于等到关键信息:“谁要用我的数据?”
“市交通指挥中心。”
林小满愣了一下,交通指挥中心?
这八竿子打不着的单位,要她的生音数据干嘛?
技术人员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带着一股技术宅特有的呆萌解释道:“是这样的,最近我们ai系统监测到一种规律性的低频震动,在城市某些区域特别明显,疑似会影响路面传感器的精度,干扰交通信号的判断。所以,他们想通过您的原始声景数据进行溯源建模,看看能不能找到震动源。”
“震动源?”林小满的脑海里浮现出那天在步行街听到的,风铃、秤砣、站牌交织在一起的奇妙共鸣。
她隐约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那……我可以提个条件吗?”她定了定神,语气平静地说道。
“您说。”
“所有原始音频,不得做任何降噪处理,必须完整保留所有的背景杂音。”
技术人员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林老师,您确定?那些背景杂音,大部分都是噪音啊,比如汽车鸣笛、人声嘈杂,还有一些施工的声音……”
林小满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不,里面有人走路的声音。”
技术人员耸了耸肩,表示理解不了艺术家的小心思,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