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院士在展厅里站了十分钟,他闭着眼睛,静静地聆听着那些来自城市深处的声音。
离开展厅时,他缓缓地说:“我听见了时间的脚步。”
三天后,申报材料获批,备注栏加了一句:“允许动态演化。”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觉得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展。
但林小满却隐隐感到有些不安。
她现“地耳”平台出现了一些异常的干扰信号,这些信号集中在几个新建城区。
她皱着眉头,盯着电脑屏幕,喃喃自语:“是谁在干扰‘地耳’?”
于佳佳走进工作室,看到林小满愁眉不展的样子,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林小满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和担忧:“佳佳,你有没有觉得……最近城市的生意,有点不对劲?”
林小满盯着屏幕上那些刺眼的红色干扰波,眉头拧成了麻花。
这哪是声音,简直是电锯在她脑子里拉锯!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她嘟囔着,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追踪溯源。
“这是哪个缺德玩意儿干的?”姚小波凑过来,看着那混乱的数据流,也忍不住爆了粗口,“跟乱码似的!”
终于,林小满锁定了源头——一家名叫“静居生活”的应用程序。
“高频压制,消除不良振动?”林小满冷笑一声,这帮地产商,为了卖房子真是啥都敢瞎编。
“呵呵,这是要搞‘静音’小区,把城市的心跳都给掐灭了啊!”她转头看向吴小雨,“小雨,给他们来点‘惊喜’。”
吴小雨,工作室里的技术天才,平时沉默寡言,但只要一提到技术,眼睛里立马闪着兴奋的光芒。
他嘿嘿一笑:“林老师,你就瞧好吧!保证让他们知道,啥叫‘自作孽不可活’。”
两天后,一套名为“反向唤醒”的程序被悄悄植入“地耳”平台。
这套程序利用电梯升降、空调启停、甚至冰箱压缩机的震动,模拟出一种微妙而有节奏的“城市心跳”。
两周后,“静居生活”应用程序的用户论坛炸开了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谁能告诉我,我家地板为什么每天半夜都自己‘咚咚咚’地打拍子?!”
“我家也是!一开始还以为是楼上在装修,后来现根本没人住啊!”
“我怀疑我家闹鬼了!这绝对不是正常的震动!”
投诉如潮水般涌来,地产公司焦头烂额,紧急下架了“静居生活”应用程序。
与此同时,“地耳”平台新增了两万多注册用户,其中大部分都来自这些“静居小区”。
林小满看着不断上涨的用户数据,嘴角微微上扬。
她拿起电话,拨通了于佳佳的号码:“佳佳,帮我查一下……”
电话还没拨出去,工作室的门就被敲响了。
一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表情严肃:“请问哪位是林小满?”
工作人员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公式化:“于佳佳女士,我们在‘地耳’平台监测到未经授权的数据采集行为,请您配合调查。”
于佳佳心里咯噔一下,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配合调查没问题,能先告诉我,是哪个部门要调查吗?总得知道我是跟谁在讲道理吧?”
对方递上一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市政府,城市规划与展委员会。”
于佳佳接过文件,快浏览了一遍,心中了然。
看来,那帮地产商坐不住了,开始动用官方力量施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