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带蓝莓酱。”江辞补充道,眼睛看着远处的灯光,“你喜欢的。”
池觉的心像被轻轻捏了一下。
江辞不仅记住了这个细节,还特意告诉他。
——这种情感表达对曾经的江辞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嗯,配吐司最好吃。”池觉轻声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下个月福利院有夏日祭,王院长邀请我们去帮忙,李小盾还说要表演数学魔术呢。”
江辞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可以教他们星座联机,夏天能看到天琴座。”
阳台的灯光下,江辞的侧脸线条柔和而清晰。
池觉想起十五年前那个蜷缩在砖窑里的男孩,想起五年前那个在音乐比赛上惊艳全场的青年,想起现在这个会分享西瓜、记得他喜欢蓝莓酱的男人。
时间改变了太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改变。
夜深了,江辞去了房间,池觉回去了书房。
池觉躺在床上,听着隔壁房间传来的轻微键盘声——江辞可能又在研究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
这声音让他心安,像一首熟悉的摇篮曲。
不知过了多久,键盘声停止了,屋里重归寂静。
池觉轻手轻脚地起身,推开江辞的房门。
——月光下,江辞已经睡着,眼镜还架在鼻梁上,手里攥着一支笔。
池觉小心地取下眼镜,盖好被子,然后静静地站在床边看了很久。
江辞的睡颜平静得像个孩子,睫毛在月光下投下细小的阴影。
池觉想起今天的一切。
——西瓜、雪糕、蛋炒饭,那些平凡到极点的日常,却是他们曾经不敢想象的幸福。
窗外,江城的夏夜依然闷热,但池觉心中一片清凉。
他知道,这样的夏天还会有很多个。
——有西瓜的甜,有雪糕的凉,有江辞安静陪伴的每一个平凡日子。
这才是真正的终章,也是最好的开始。
—全文完—
后记:
写完《星辞觉晓》的最后一个句点,我对着屏幕发了好久的呆。
池觉和江辞的故事虽然告一段落,但他们的影子却始终在我心里徘徊不去。
作为一个创作者,我想借此机会分享这个故事背后的点滴,以及那些未能完全诉诸文字的心事。
关于名字的由来——“池觉“与”江辞“这两个名字,承载了我最初的构想。“池觉”“谐音知觉”,寓意他对江辞的世界始终保持敏锐的感知;“江辞”则暗含“告别”之意,暗示这个男孩不断逃离又不断被找回的命运轨迹。
这两个名字在唇齿间碰撞时,会产生一种奇妙的韵律,就像他们跌跌撞撞却又命中注定的羁绊。
创作自闭症主角的初衷,源于我偶然看到的一则纪录片
。片中那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男孩,在钢琴前展露出惊人的才华,却在社交场合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