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她还能从那边赚到黄金,像冯放这样给钱爽快,还不要购物发票的买家可不好找。
“啊啊啊!”送走冯放后,叶宁看着自己手机银行里的余额,没忍住在门后手舞足蹈地蹦跶了起来:“赚钱了!赚钱了!这下子可真是赚大了!”
因为刚入帐的这笔钱,叶宁对自己的两个世界倒买倒卖的生意就更有自信了,当即她也不看着余额傻笑了,而是打开购物网站寻摸起了下次交易的商品。
才刚卖了一次布料,这次肯定不能再拿布料了,毕竟那边的社会风气还是很节俭的,上次的布料就够尤利民他们卖上一段时间了。
想来尤利民也要等把手里的布料清完后,才会再次买入布料。
适合拿到那边去卖的东西很多,自行车、手表、不锈钢盆甚至于暖水壶都是很吃香的东西。
想到之前说的要送支手表给顾骁,叶宁就先去了看了机械手表。
因为生产技术的发展,其实在现代更加常见的是电子手表,安上电池就能用一两年的时间,但是在六七十年代,大家用的还是需要手动上发条的机械手表。
在现代,机械手表可比电子手表贵多了,这东西在那边稀罕,很多工人都舍不得买。
本着为消费者考虑的想法,叶宁也没看那些一两百块的便宜货,而是在网上找了一家这二三十年才开始做机械手表的国产品牌。
钢制表带,石英石材质的表盘,价格不上不下,九百五十八一支。
叶宁还特意做了功课,网上都说这个牌子的老板原本国营手表厂的厂长,下岗潮后又去国外的手表厂工作了十来年,积累了足够多的资产后,才回国开的这家手表厂。
网上都说他家的手表用料实在,虽然款式有些单一,但是质量和以前的老手表是差不多的。
这是拿到那边要卖一两百块的高价货,质量最要紧。
叶宁可不想弄些样子货回来坑人,回头别人买回去用个一两年就出问题了,不得来找尤利民的麻烦?尤利民那样的人要是有了麻烦,必不可能放过顾骁。
叶宁挑着不同款式和颜色买了十块男表、五块女表。
付款的时候叶宁心里还是有些心疼的,不过她又转念一想,一支手表的价格还不到两克黄金的价格,而这些手表拿到那边去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只卖八块钱。
如此在心里换算一番,叶宁瞬间就不觉得肉疼了。
有了这十五块手表后,叶宁下次的交易就算是没问题了。
除了叶宁自己,马玉书也去找周琴卖黄金了,东西卖出后,她立刻就给叶宁打电话了:“那两样东西都卖出去了,金价降了一点,卖的六百五一克。”
原本叶宁还在沾沾自喜,这会儿一听这话,立刻就意识到自己卖便宜了。
天杀的冯放,看着浓眉大眼,笑呵呵地跟个弥勒佛似的,竟然也是个奸商!
这上下嘴皮一碰,就少给了自己一千多块钱。
心里气愤归气愤,卖都卖了,叶宁也不能把对方怎么样,只能低声道:“我这边也卖出去了,不过价格要便宜十块。”
知女莫若母,隔着电话马玉书也察觉到了女儿的情绪不高:“正常,这种上门回收的价格本来就要低一点,能把东西卖出去就是好的。”
叶宁一想也是,这些金子本来就是她用一些不值钱的布料换的,大头已经赚到了,实在是没有必要为了这点差价而气愤。
想明白后,叶宁又高兴了起来:“我又买了一些手表,还剩下不少钱,我等会儿转给你。”
马玉书笑道:“不用,现在我手里不差钱,那些钱你自己拿着,想一想你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了,手里没点钱怎么行。”
到底是年纪小,叶宁一听母亲说自己是顶梁柱,那嘴角是怎么都压不下来,挂掉电话后还捧着脸傻笑着回味了好一会儿。
因为今天赚到的钱,马玉书到医院的时候都不像之前那样满脸郁色了。
看着妻子脸上偶尔不经意间露出的笑容,叶卫明也是一头的雾水:“是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吗。”
病房人这么多,马玉书也不会和丈夫说家里的事情,只语气含糊着解释:“医生说你恢复得不错,再观察个几天,就可以回家休养了。”
想到自己出事这段时间以来,妻子日夜不休的照顾,叶卫明也是心疼:“是啊,总算是熬过去了。”
这一个多月里,叶卫明几度以为自己要熬不下去的,当时他心里担心的都是妻子和女儿的未来。
这会儿人快要出院了,叶卫明心里又忍不住想:自己现在已经成了废人,以后处处要人照料,是不是更加拖累了妻女……
在害怕拖累妻女的这件事情上,尤利民心里的想法和叶卫明是一样的。
手里有了充足的布料后,他就找了不少信得过的小媳妇和婶子帮着做衣裳。
像谷三家这种家里有缝纫机和人手的,只要裁好了布料,一天能做七八件衬衣也是没问题。
这不,才两天的时间,尤利民手里已经有了三十几件成衣了。
手里有了货,尤利民就想着先去市里出一次货,毕竟为了买这些布,他手里的存的黄金全拿出来了不说,还找在银行上班的熟人换了不少,如今手里只剩两三百块钱了。
三十几件衬衣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安全起见,尤利民的妻子就提出要带着女儿和丈夫一起去。
齐芳是市里的人,经过父亲的介绍,和转业回家的尤利民结了婚,有她和女儿在一旁打掩护,只要说是回娘家,也不会有人会想着来查他们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