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橘子糖的做法 > 数学研究所与新的方向(第1页)

数学研究所与新的方向(第1页)

数学研究所与新的方向

周末的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校园里。集训队的同学们在教练的带领下,坐上大巴,前往位于市郊的数学研究所。

“听说今天会有院士来讲课,你们可要好好听。”教练在车上叮嘱道。

“放心吧教练!”陆野拍着胸脯,“我一定认真记笔记!”

“别光记,要理解。”贺临舟在一旁补充。

“我知道啦,你怎麽比教练还啰嗦。”陆野立刻炸毛。

大巴车缓缓驶入研究所的园区。一栋栋简洁的白色建筑坐落在绿树之间,安静而肃穆。下车後,同学们被分成几个小组,在研究员的带领下参观各个实验室。

“这里是计算数学实验室,主要做数值分析和高性能计算。”一位年轻的女研究员介绍道,“你们看到的这台超级计算机,主要用于求解大规模的工程和物理问题。”

“哇,这麽厉害!”陆野瞪大了眼睛,“它能帮我们做题吗?”

研究员笑了笑:“它主要解决的是需要大量计算的问题,而你们的竞赛题更考验思维和方法。不过,很多数学方法的灵感,正是来自这些实际问题。”

参观结束後,大家来到报告厅。一位头发花白丶精神矍铄的老院士走上讲台,全场立刻安静下来。

“同学们,很高兴见到你们。”院士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你们是中国数学未来的希望。今天我不想讲太多复杂的定理,只想和大家聊聊‘为什麽学数学’以及‘数学通向哪里’。”

他从历史讲到现代,从纯粹数学讲到应用数学,用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告诉大家,数学不仅是解题的技巧,更是理解世界的方式。

“很多同学可能会问,我们现在学的这些抽象概念,在将来有什麽用?”院士微微一笑,“我的回答是:很多伟大的数学理论,在诞生之初并不知道会有什麽用,但它们最终改变了世界。学好数学,不仅能让你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更能让你拥有强大的思维能力,去面对未知的挑战。”

讲到最後,院士鼓励大家:“无论你们将来选择纯数学丶应用数学,还是其他领域,都希望你们保持对数学的热爱,保持好奇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报告结束後,是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

“院士您好,我想问一下,科研和竞赛最大的区别是什麽?”一个男生问道。

“最大的区别在于问题的来源。”院士回答,“竞赛题是人为设计的,通常有明确的解法和标准答案;而科研问题往往来自现实世界或数学内部的矛盾,没有现成的答案,甚至不知道是否有答案。科研需要更多的耐心丶合作和长期的投入。”

轮到陆野时,他有些紧张地站起来:“院士您好,我想问,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

院士笑了笑:“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多尝试,多阅读,多和优秀的老师丶同学交流。不要过早地给自己设限,纯数和应数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很多优秀的数学家,既有深刻的理论贡献,也能解决重要的实际问题。”

交流结束後,大家在研究所的门口合影留念。走出研究所时,陆野还沉浸在刚才的报告中。

“怎麽样,有什麽感想?”贺临舟问。

“感觉……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陆野若有所思,“以前我只想着怎麽把题做出来,拿到高分。但今天听了院士的话,我开始好奇这些数学背後的意义,以及它们能用来做什麽。”

“这是个好的开始。”贺临舟点头,“竞赛之外,还有更广阔的数学世界。”

“你呢?”陆野反问,“你没想过以後要做什麽吗?”

“我喜欢纯粹数学的优美。”贺临舟想了想,“但我也对数学在物理和工程中的应用感兴趣。也许我会尝试做一些跨学科的研究。”

“听起来很酷。”陆野的眼睛里闪着光,“那我呢?我可能更偏向应用吧,比如用数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无论你选择哪个方向,我都会支持你。”贺临舟看着他,“而且,无论选择什麽,扎实的基础都很重要。”

“嗯!”陆野用力点头,“我们一起加油!”

回到学校後,教练宣布了一个新的安排:为了让大家了解不同的数学方向,接下来两周将举办一系列的专题讲座,涵盖从数论丶代数到概率统计丶计算数学等多个领域。

“太好了!”陆野兴奋地说,“这样我就能多了解一些方向了。”

“别只顾着兴奋,别忘了每天的基础训练。”贺临舟提醒道。

“知道啦,你怎麽这麽啰嗦。”陆野嘴上嫌弃,心里却很感激贺临舟一直以来的提醒和帮助。

专题讲座开始後,同学们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新的知识。陆野对计算数学的讲座特别感兴趣,第一次了解到数学在天气预报丶金融风险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

“原来数学还能做这麽多事!”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我以前真是太井底之蛙了。”

“这只是开始。”贺临舟笑着说,“世界很大,数学无处不在。”

讲座结束後,教练给大家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建模,并在两周後做一个小型报告。

“这不就是个小型科研项目吗?”沈策兴奋地说,“太酷了!”

“我们选什麽主题呢?”陆野问道。

“要不我们选交通流的建模?”贺临舟提议,“这个问题既有趣,又有很多数学工具可以用。”

“好主意!”陆野点头,“我最近正好对这个感兴趣。”

于是,他们和另外两位同学组成了小组,开始查阅资料丶建立模型丶编写代码进行模拟。陆野负责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贺临舟负责模型的数学分析,另外两位同学则分别负责文献综述和实验设计。

“这个模型的关键在于守恒律。”贺临舟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的方程,“我们需要考虑车流的密度丶速度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我来处理数据。”陆野打开电脑,“我可以用真实的交通数据来验证我们的模型。”

小组合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候会因为参数的选择而争论不休,有时候又会因为代码的bug而焦头烂额。

“这个参数为什麽要这样选?”一位组员问道。

“因为它代表了司机的反应时间。”贺临舟耐心解释,“我们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来验证这个选择是否合理。”

“代码又跑不动了!”陆野抓狂地敲着键盘。

“别急,我们一起找bug。”贺临舟走过来,和他一起检查代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